高鴻宇 中共牡丹江市委黨校
在著名京劇《打虎上山》中,“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歌頌的就是傳奇英雄楊子榮。楊子榮(1917-1947),山東省牟平縣人,中共黨員,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是他戰斗犧牲的地方。1947年,他帶領5 名戰士化裝成土匪打入敵人內部,并一舉將“座山雕”等25 個土匪全部活捉,創造了深入匪巢以少勝多的戰斗范例。在繼續追剿殘余土匪的戰斗中英勇犧牲,東北軍區司令部追授他“特級偵察英雄”光榮稱號,其生前所在排被命名為“楊子榮排”。
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偉大歷程、可歌可泣英雄史詩的縮影和代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信念堅定、對黨忠誠、不畏艱險、知難而進、勇于奉獻、敢于擔當”正是對子榮精神最好的詮釋。飽經歲月的磨礪,子榮精神歷久彌新,已經內化為新時期共產黨人干事創業的動力支撐,激勵著新時代共產黨人激情創業,奮勇爭先,引領著共產黨人演繹振興崛起的精彩跨越。
(一)“子榮精神”的本質是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精神。在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有句臺詞“黨給我智慧給我膽,千難萬險只等閑”,充分說明了楊子榮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仍然堅守著作為一名革命者的堅定決心,要踐行子榮精神,首先要對黨的絕對忠誠,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做到純粹的、無條件的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馬克思主義,是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根本堅守。
(二)“子榮精神”最為可貴的是不畏艱難、知難而進的精神。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我們共產黨人都不會退縮,有信心、有能力去征服它。因此,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時間點上,我們要弘揚和踐行“子榮精神”,做到知重負重、苦干實干,敢闖新路險關,不管有多少坡要爬、坎要過、關要闖,都要堅定前行目標,為實現牡丹江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
(三)“子榮精神”詮釋的是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的精神。我們要充分領會新時代的“子榮精神”,努力克服“思想缺鈣、精神萎靡、作風蛻變”的問題,不斷激勵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勇挑重擔、奮發作為,保持和發揚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努力踐行子榮精神的,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本色。
(一)建立科學的研究、開發與保護的體制機制。楊子榮精神的研究是對牡丹江地域文化挖掘、傳承、變革和創新的系統理論和實踐活動,要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組織重大研究項目,推廣研究成果,加大對外宣傳交流活動,提升子榮精神的活力。
(二)把傳承與弘揚子榮精神納入牡丹江文化建設發展規劃。要高起點高標準推進楊子榮烈士陵園改造提升工程,制定保護措施,建立紀念保護標志,對加強對楊子榮同志活動、戰斗遺址、烈士陵園等開發管理。同時,要對現有的研究成果、存在問題進行逐一梳理分清層次,對有珍貴歷史價值的文物、資料照片、文件實物進行廣泛搜集和整理,有計劃地編輯出版史料匯編和叢書等。
(三)加強子榮精神的普及教育宣傳,培育特色文化環境。積極引導研究人員開展楊子榮精神研究,探究梳理歷史脈絡,結合新時代要求深入凝練精神主旨內涵,創新賦予“牢記使命忠誠擔當”的時代主題;要將楊子榮精神作為從義務教育階段到大學乃至各級黨校的必修課,推動楊子榮精神進課堂、進社區,培育公民們的良好思想文化意識,激發公民的愛國熱情和報國意識,使子榮精神成為人們良好的精神迫求和價值信仰。
(四)開發楊子榮精神,培育紅色旅游市場。子榮精神是牡丹江市獨有的、不可替代的紅色旅游資源,要組織精干力量,利用現有資源深層次挖局楊子榮精神的深刻內涵,打造以楊子榮精神為品牌的紅色旅游精品項目,提升牡丹江市紅色旅游核心競爭力,推動全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旅游產業的吸引力和輻射力。
(五)子榮精神與文藝作品相結合,使子榮精神大眾化。要在廣大普通群眾中以大眾化、生動化、圖文并茂的形式,宣傳楊子榮精神,積極引導作家、編劇等文藝群體關注子榮精神,從而寫出接地氣的文藝作品。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大膽使用新媒體技術和現代裝潢手段,創作開發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將楊子榮精神的作品活靈活現地展現在熒幕上,讓更多群眾可以通過電視、網絡等大眾媒體感受子榮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