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麗 吳澤瓊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隨著時代發展,傳統媒體慢慢被分流,新媒體后來居上[1]。視頻營銷概念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逐漸走向潮流,各個成熟的短視頻播放平臺一個個躍到人們眼前,各個企業以及個人個體意識到短視頻營銷形式的重要性,因此催生了自媒體短視頻。短視頻短而快,正好迎合如今生活節奏變快的人們,豐富多彩的短視頻內容和超強的互動性質呈現了多元化的盈利方式,這就是短視頻在內容傳播領域中的優勢所在。具有創意內容的短視頻往往比那些平鋪直敘的短視頻更加能吸引用戶,創意能讓用戶與自媒體短視頻之間產生關聯以及互動,更能增加用戶的粘性。
能與用戶產生關聯和交流互動的創意,希望創意滲透到社會上的每個角落,參與社會以及塑造社會的創意被稱為社會化創意。其使命是站在高處思考一種規則,選擇一種價值,堅定一種方式,讓我們的社會在創意中不斷進步。社會化創意具有意外性,也能產生重大的影響,能讓用戶行為產生自我的價值,最終的落腳點在于表露出創意提供的生活態度。社會化創意的思維是非線性的,具有高關聯度和高參與度。
自媒體是互聯網術語,指具備私人化、自主化、平民化、普遍化等特性的傳播者。利用現代化的、電子化的手段,向受眾傳播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2]。快手、抖音、火山等視頻軟件的成功,自媒體短視頻市場的潛力逐漸被挖掘。各大平臺紛紛發布扶持計劃,投入大量資金以及資源為自媒體短視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3]。自媒體短視頻行業存在日益增加的競爭壓力,市場正向著成熟的方向走去。
讓用戶參與互動,和短視頻內容形成關聯,這就是社會化創意的核心主旨[4]。用戶的觀看時間長度、停留退出點、播放高峰期所構成的數據,是自媒體短視頻所制作視頻受歡迎程度的表現,也就是視頻的播放量。社會化創意促使用戶表達,從而得知用戶最真實的需求,社會化創意拉近用戶與自媒體短視頻之間的距離,讓他們產生共鳴。
粉絲粘性,指的是粉絲對自媒體短視頻的忠誠、信任、與良性體驗等綜合形成的依賴感和期望值,依賴感越高,粉絲粘性越高,期望值越高,粉絲粘性越高,這就是通俗里說的鐵桿粉。如今自媒體運營的同質化極其嚴重缺乏差異化的內容,大多數自媒體都做到別人無法模仿的境界,才導致被取代。
社會化創意中社群時代的社群經濟調性,就是有趣比有錢更重要。社會化創意中的social,不是引導用戶,而是用戶表達。同理,social 運用在粉絲粘性中,便是粉絲表達。運用社會化創意中的參與度和互動性,能很好地達到鞏固忠誠度的目的。社會化創意的觀點中,讓用戶成為精神股東,以此建立自己的影響力。獲利或者商業化是自媒體短視頻無法繞開的話題,區別只是商業化的時間和商業形式,讓粉絲產生商業價值,正是影響力的體現。
運用社會化創意建立粉絲非線性認知,社會化創意牽連甚廣,它必須線上線下結合,讓短視頻變成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非線性認知可以理解為和常規線性思維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它很有可能不會按照平常的邏輯思維方式走,有某種知覺的含義,是一種無須經過大量資料、信息分析的綜合系統,如果其輸出與輸入成正比,則它就是非線性的[5]。
運用社會化創意引導粉絲表達,在這個“戲精”的時代,粉絲更需要表達的舞臺。自媒體短視頻不應該是單方面輸出,互動與參與成了存在感體現的途徑。粉絲希望自媒體感受到他的存在,當他得到回應的時候,他的內心會產生極大的觸動,如果在此給予他們一點物質或非物質激勵,會再一次激發粉絲的熱情,要知道,對于短視頻關注度和傳播度,粉絲貢獻了主要力量。
運用社會化創意讓粉絲自主產生UGC,UGC 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縮寫,意思是用戶原創內容。UGC 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聯網領域,即用戶將自己的原創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6]。自媒體短視頻的粉絲也分為兩類,一類是粉絲偏愛分享信息,一類粉絲是自我信息制造者,想要粉絲自主產生UGC,需要的是自我信息制造者而不是信息分享者。
到目前為止,短視頻行業才剛剛開始。影響自媒體短視頻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小到封面、標題、內容、背景音樂,大到自媒體短視頻背后的運作,是否合理利用社會化創意等。無論哪種創意,它都不是嘩眾取寵。一條自媒體短視頻深受粉絲喜歡的原因,要么它的制作很精良,要么它的內容很精彩,要么它的內容對某些人有幫助,要么它的內容具有深刻的意義。有趣,不走尋常路,從多角度展開營銷。增加參與度與互動性,給粉絲足夠寬廣的內心戲舞臺,與粉絲建立精神聯系,會讓自媒體短視頻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