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顯亮 云浮日報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戰線的同志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當前,由于新聞宣傳的時代內涵、發展業態、受眾特點等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部分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難以與時俱進,亟須加以改進發展。因此,著眼媒體新聞記者職業特點,通過強化自主培訓、優化外部環境等舉措提升職業素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聞記者要強化主動發展意識,堅定自身職業信念,增強對于職業身份的認同感、歸屬感、價值感,從小處細處入手,為職業素養訓練從理念思路轉變為操作實踐奠定堅實基礎。一是要提升政治與道德素養。新聞記者要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為,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兩個務必”,要加強自身職業修養,恪守新聞職業道德,遵守法規法紀,杜絕有償新聞、虛假報道,維護自身職業形象與媒體公信力。二是要提升個體采編能力。加強采編技巧與方法研究,通過不斷積累與磨練,在模仿、學習與創新過程中,提高自身文字與口頭表達能力。
增進對于新技術、新設備、新器材的學習與了解,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實現對于常用信息技術軟件的熟練掌握,做到對于新媒體技術的靈活運用,深化新形勢下的采編方法創新。著眼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新目標、新任務,增強與媒體同業先進的交流溝通,了解新聞傳播發展前沿要求,提升對于新聞工作的宏觀認識水平。要積極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努力在生活中觀察生活,在思考中深化思考,在實踐中認識實踐,加強對于國情黨情、社意民情的認知深度,把握國家發展與社會脈動的真實現狀與發展趨勢,真正將新聞內容講清、講深、講活,引導群眾對社會現象與問題展開建設性的思考。三是要提升理論人文功底。新聞記者要針對自身職業需要,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理論,特別是宣傳工作論述的學習,加強新時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研讀,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深入研習新聞傳播的專業理論,并以此為輻射,完善知識結構,增強人文素養,拓展理論視野,積累專業功底,提升對于新聞題材重點、焦點、熱點的理論認識水平,為進一步提升自身“腦力”,實現“心中有黨、目中有人、言中有理、筆中有道”奠定堅實基礎。
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訓練的開展,需要有科學的管理為基礎,這就需要媒體及社會各界采取更有效的管理策略,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實現各項工作任務責任到人、責任到崗,推動齊抓共管的管理體系形成。一是創新工作理念。媒體要在思想上提高對于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的重視程度,立足媒體的發展特色與新聞記者的專業特點,靈活科學的借鑒國外以及其他媒體職業素養訓練的相關經驗,完善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訓練的理念引導,將其作為推動媒體工作發展的重要支點,納入到新聞記者培養的大局之中,在工作內容、模式、方法、環境支持上不斷創新,以重新定位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訓練思路,提高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訓練質量。二是要完善激勵機制。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訓練屬于系統性、持續化的人才建設工程,只有在完善的激勵機制保障下,才能協調多重因素,為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訓練開展提供堅實保障。媒體應立足隊伍建設的現實需要,適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職業素養水平認證、評價與考核機制,將其與職稱評聘、獎優樹先、收入待遇等進行掛鉤,并且通過樹立榜樣、組織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比賽等方式,營造媒體重視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的良好氛圍,激勵新聞記者加強學習,提升自身職業素養。三是強化環境支持。著眼新聞記者的成長規律,立足新聞記者自我成才與職業規劃需求,建立職業素養學習與實踐平臺,推進具有新聞記者特點的業務培訓,加強資深記者與年輕記者的“訂單式”幫扶機制。結合新聞記者實際,鼓勵其通過網絡等途徑,成立互助組織,針對包括職業素養培養、采編方法探究等方面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幫助其更好的掌握經驗方法,促進自身職業素養提升。加大資金投入,劃撥支持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訓練的專項資金,建立經費專用管理體系,為新聞記者職業素養培養提供相對充足經費保障。
作為媒體建設與發展的生力軍,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是媒體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媒體運營質量提升,整體工作發展,隊伍素質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媒體融合不斷深入的今天,媒體要充分發揮新聞記者的重要作用,在引領其加強自我學習與實踐提升的同時,進一步創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幫助新聞記者做好采編播等環節的訓練,提升其對于新形勢下新聞報道的整體駕馭能力,從而為媒體運營質量提升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