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傳統的電視臺新聞節目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時代觀眾們的需求,所以如何進行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創新是電視臺工作人員應該重點關注和思考的問題。而要想實現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創新就必須要發現當前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存在的問題。
很多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仍然沿用傳統的新聞節目模式,甚至一味模仿央視新聞節目的模式,從內容制作到內容播報,甚至連主持人念稿子的口吻全都在模仿央視的模式,不僅使得電視臺新聞節目模式單一,而且顯得缺乏創意。然而問題是連央視的電視臺新聞節目都已經在積極創新模式,開創多元化的新聞節目模式了,而很多其他的電視臺卻仍然采用傳統的單一的新聞節目模式,這樣很難在當前的時代形勢下吸引人們的關注。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那么每個地方的電視臺都應該相應地去探索自己的地方特色,打造出屬于自己地方特色的新聞節目。然而當前很多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內容都出現扁平化的現象,甚至有趨同的趨勢。很多觀眾在新聞時間打開自己家的電視節目,會發現各個電視臺策劃、播報的新聞節目都差不多,甚至連程序都一模一樣,缺乏一定的辨識度,完全沒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而對于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來說,地方特色是打造電視臺新聞品牌的重要部分,所以如何解決電視臺新聞節目內容扁平化和缺乏特色的現象是每位電視臺新聞工作人員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相比于當代新媒體工作人員,電視臺的新聞工作人員在諸多方面都有待提高,比如思想觀念落后、思想理念跟不上時代潮流、工作方法單一、制作工具傳統等問題都是制約電視臺新聞節目實現創新的障礙,所以電視臺要從多方面來提高電視臺新聞工作人員的素質,促進新聞節目的創新。
雖然新媒體技術更多地應用于新媒體領域,但事實上新媒體和電視臺的新聞節目都屬于傳媒這一大類,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而很多電視臺還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和技術的快速發展,仍然采用傳統的技術和設備制作新聞,這無疑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創新程度。
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內容與新聞節目的模式進行完美融合是電視臺新聞節目走向創新的第一步,所以電視臺要創新和策劃多元的新聞模式。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新聞制作和新聞播報的時候可以融入多種元素,而不要固守傳統的新聞節目制作模式和“一本正經”的新聞播報模式。比如說,新聞節目播報人員在進行新聞播報的時候可以以一種聊天的方式把新聞事件“說”給觀眾聽,同時在語氣、手勢等方面都融入適合新聞事件性質的元素,這樣能夠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同時也能夠豐富新聞節目的播報模式。[1]
地理位置和環境等因素對新聞事件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每個電視臺都應該充分挖掘本地資源,探索本地地方特色,在新聞節目的策劃、剪輯、播報等各個部分中融入具有本地標志性特色的素材和元素,明確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定位,打造出電視臺新聞節目的特色,通過這種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本地觀眾,讓觀眾在心理上產生身份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也有利于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向外傳播,提升電視臺的影響力和認可度。
有效提升新聞工作人員的素質對于電視臺新聞節目創新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電視臺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全方位提升新聞工作人員素質:首先是要轉變新聞工作人員思想觀念和工作理念,讓新聞工作人員意識到時代的變化,傳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要求,要在思想上盡快跟上時代潮流。其次,電視臺要多組織新聞工作人員到一些新聞節目做得比較好的電視臺學習,學習他們的工作方法、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吸收新鮮的內容。最后,要從技術上對新聞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鍛煉新聞工作人員對新媒體技術的使用熟練度和對新媒體平臺的熟悉程度,使得新媒體技術和平臺成為新聞工作人員創新新聞節目的有效工具。除此之外,電視臺還可以多多吸納一些90 后的年輕人加入其新聞團隊中,年輕人對當下的新鮮事物比較熟悉,能夠給新聞節目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2]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和樂趣,也應該成為電視臺新聞節目工作人員提升工作效率、創新工作模式等方面的得力工具。電視臺新聞節目制作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借助新媒體技術進行節目的制作:首先,電視臺新聞節目工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頭條等平臺來獲取新聞資訊和新聞事件,及時對搜集來的這些新聞資訊和新聞事件進行篩選、整理就有可能制作出一條具有時效性和趣味性的新聞內容;其次在制作新聞內容的過程中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來進行圖文制作、視頻剪輯等工作程序的制作不僅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能夠增加新聞節目的趣味性,符合當前觀眾的口味,吸引他們的關注;除此之外,電視臺還可以在自家新媒體平臺上進行節目的發布、傳播和互動,能夠有效增加新聞節目的活躍度。
新聞節目應該是每個電視臺根基類的節目,對于塑造電視臺形象,打造電視臺品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當前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電視臺一定要及時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努力跟上時代潮流,實現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