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嘯 徐州機電技師學院
工學結合的意思其實就是為了滿足當下我國社會對于職業人才的大量需求,但職業院校在專業人才培養上所需要的教學時間較長,無法及時充分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優質人才而提出的有效辦學形式。同時也是目前我國各大職業院校主要采用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其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綜合實踐水平,將校園教學和社會工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到崗位上進行實踐學習,由此充分將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作用到實踐工作中去,并將此模式融匯到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工學結合模式不但能夠提升職業院校的綜合教學實力,培養更多優質的專業型人才,為國家和社會及時輸送所需的專業人才,還可以促進學校和相關專業企業之間的更深入聯系,豐富學生日后的職業發展前景。
目前,一些職業院校在學生管理上的理念比較落后,采用的管理方式太過死板。雖然工學結合模式已經被廣泛的推廣和運用,并且也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許多高質量的優質專業人才,但是這種教學發展趨勢并不平衡,個別的學校在學生的專業知識教學上投入的精力更多,間接的阻礙了學生到工作崗位上的實踐經驗學習,由此使得學生的專業能力無法綜合提升。
職業院校在學生管理體制也有一定的缺陷,對于管理服務的意識較為淡薄。盡管目前我國社會對于人才有著大量的需求,但是與此同時也提高了對專業人才的要求目標,學校在學生管理體制上的不健全,導致學生得到的學校服務力度較小,從而學生的自身權力和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目前,一些職業院校與合作的用人單位的聯系度不夠,導致彼此之間的配合不夠深入和默契,由此增添了較大的管理難度。目前,我國社會上的各類企業五花八門,企業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由此對于優秀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此時,學校與合作的配合度不高,會產生對于學生在學習和工作間分配上的矛盾,合作分歧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職業院校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緊隨時代的發展動向,及時的進行教學管理理念的更新,提升學校的學生服務意識。由于我國社會的進步,以及企業對專業人才要求的提高,過去的流行的學生管理理念已經落后,無法滿足目前的社會發展需要,根據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學生管理,職業院校應該創建動態化的學生服務體系,針對學生的具體專業學習和實踐情況建立有效的評價和獎勵機制。由此就需要職業院校根據本校的教學特色和優秀校園文化設定教學理念,時刻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貫徹實踐工作上的專業教學,由此提升學生在實踐工作中的專業知識融合,培養學生的工作自信心。
創建健全的學生管理體系,確保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的工作權利。職業院校作為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管理體系將極大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所以,學校要創建起適合學生學習和未來發展的管理體系,針對學校擁有的各類專業要求和合作單位的要求,設定合適的學生教學進度。提高學生專業培養的資金投入和教學資源投入,確保學生能夠在學校期間得到應有的學習權利。
提高校企之間的配合度,增加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校企之間的溝通和協商是確保學生能夠順利、高效完成學習以及工作的重要前提。這就需要學校和用人單位能夠共同制定合理的合作計劃,針對學生們的各項專業以及學習程度進行相應的分析和安排,科學分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其實發揮工學結合模式教學的作用和意義。
綜上所述,由于目前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完善,職業院校的教學體系結構也隨之改變著,對于學生的教學目標發生的變化,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水平和綜合素質已逐漸成為各大職業院校的重要教學目標和任務。由此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的學生管理工作,就需要對學校的專業教學課程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不斷健全管理體制,為學生們的學習與實踐提供便捷條件,由此來順應目前的工學結合教育發展方向,培養高質量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