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惠 武漢宇翼教育培訓學校
虛擬現實,也可以稱為VR。這是一位美國計算機科學家也是1980年代早期的VPL JARON 拉尼爾的創始人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是關于使用計算機創造一個活生生的3D 虛擬環境,為用戶提供生動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當人們站在虛擬現實環境中,用技術模擬場景時,他們會覺得自己像是置身于現實中。目前,虛擬現實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許多學科和行業,引起了眾多研究者和學者的關注。這種技術可以應用于教育、醫學、電影、游戲和計算機科學,具有明顯的優勢,即提供多種獲取信息和學習的方法。但是,將虛擬現實技術與新聞報道結合起來,是新聞業面臨的新挑戰和新機遇。2013年,《得梅因公報》完成并推動了“變革的收獲”項目,該項目將虛擬現實技術用于講故事,被認為是新聞報道中首次嘗試使用虛擬現實技術。2015年11月,著名報紙《紐約時報》啟動了虛擬現實新聞項目,推出了《紐約時報虛擬現實》。第一篇是關于敘利亞戰爭帶來的影響的報道。這部作品以“流離失所”的名義直接參與了三名兒童難民的真實生活和情況。由于新技術提供的新鮮感受和體驗,參與者對這種新的信息獲取方式非常感興趣。這是《紐約時報》的一大成功,因此在2016年,它繼續推出一個新項目,“尋找冥王星冰冷的心臟”。
隨著這些嘗試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大陸的新聞媒體也試圖利用VR 技術來改變傳統新聞報道的方式,以適應媒體發展中的新技術。事實上,與傳統媒體,如電視和報紙,甚至現在的互聯網和社會媒體相比,虛擬現實技術的三個核心特征:沉浸式、互動式和想象性,在給觀眾提供新鮮感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顯示出技術在對受眾產生強烈共鳴的明顯優勢。這些因素為傳統媒體的領導者提供了機會,促使他們利用這項技術吸引受眾,贏得商機。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信息傳播的新媒介而存在,與傳統的人們接受新聞方式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在信息傳播的過程和結果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作為一項全新的技術,對于我們這些剛剛掌握了一點信息和知識的人來說。這種新媒介在各個方面都優于傳統媒介嗎?如果這是真的,那么它擴展了信息傳遞的過程?在我們試圖找出新技術的其他功能的時候,VR 應該回答的這些問題仍然存在。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VR 技術帶來的新聞內容變化的方面,然后是三個目標。
目的1:探討虛擬現實新聞的內容,找出虛擬現實新聞與其他新聞報道內容的差異。
目的2:探討虛擬現實技術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想了解虛擬現實新聞在展示信息方面的主要功能和優勢。
目標3:檢查觀眾是否能和什么樣的信息交互。交互作用是虛擬現實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在VR 新聞的過程中只發生了一些互動,那么應該找出問題的答案,即受眾如何獲得信息。
作為信息時代的新技術和新媒體,虛擬現實技術引起了學者和研究者的極大關注。正如麥克盧漢對媒體的看法:“媒體是信息”,“媒體是人的延伸”,虛擬現實技術實際上是對人的意義的延伸,在新媒體時代發揮了強大的作用。隨著受眾與事件之間距離的日益減少,新聞報道為呈現真實客觀的新聞,VR 新聞是當今新聞業順應社會潮流的一種新方法。
VR 新聞有助于新聞業打破時空的界限,強調新聞的強大功能。如今視覺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大量的圖像和視頻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求越來越多的視覺體驗。所有這些原因使得VR 技術在這個時代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多數學者認為,VR 新聞是傳統媒體,尤其是報紙和電視的必然趨勢,通過解決獲取信息的多重需求,可以滿足受眾的需求。
通過使用VR 技術,新聞內容變得比原始內容更深。傳統媒體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只是作為一個概述,相比之下,VR 新聞為受眾提供了足夠的信息和更多的細節,這加強了故事敘事的原始形式。如2016年的民主黨辯論和2017年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等。VR 技術的使用,使新聞內容的呈現形式變得豐富多樣還體現在,現在國內外的很多媒體會在使用VR技術呈現新聞的時候,輔助一些傳統的媒介以更好的講故事,使之前無聊無趣的新聞報道形式變得有趣,大大滿足了受眾的好奇心。紐約時報的全景內容的制作總監曾表示,“一些內容更適合用文字來呈現,也有一些更適合圖片圖表,所以我們需要尋找那些適合用全景方式來展現的內容?!?/p>
通過創造一個整體的“超現實”世界,讓觀眾在這種環境下進行互動,給觀眾營造了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之成為“事件的主角”,“親自”來到了事件的發生地點,從而提供了強大的感知體驗。在這里,因為極其逼真的呈現效果,個人感覺的整體感可以被調動,情緒可以快速產生,這是VR 新聞相對于其他媒介的特殊功能。例如2018年的兩會,人民日報客戶端提供了一份三分半的VR 視頻,對人民大會堂進行虛擬沉浸,人們只需輕輕拖動鼠標,便可以360°全景觀看人大代表們開會的場所,仿佛置身其中。
也正因為如此,VR 新聞改變了受眾的角色。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聞傳播過程中,記者是最重要的人物。他們有選擇主題和內容的能力,他們可以選擇哪些內容應該呈現給觀眾,然后他們也需要根據自己的聲音向觀眾講述故事。因此,在傳統的新聞傳播過程中,受眾以“外部”的形式存在,而在虛擬現實新聞中,受眾則成為事件的中心。隨著虛擬新聞的發展,受眾與新聞傳播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在過去,存在著“I—it relationship”關系,記者站在事件的核心位置,新聞對觀眾來說似乎仍然是“IT”?,F在變成了“我與你的關系”,對于觀眾來說,他們可以直接面對VR 新聞中的事件,并通過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和感受這些事件。這些變化發生在觀眾的角色中也引起了他們對新聞的關注。
與報紙或電視對傳統新聞報道不同,VR 新聞的內容和主題都是非常有限的。這些新聞往往以調查性新聞報道、深度報道和紀錄片為主,主要涉及戰爭、災難、全運會等。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近觀眾,有很強的視覺呈現感,也不需要及時報道。即使存在諸多優勢,VR 新聞在學者們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對于新聞傳播的傳統過程,信息被記者過濾。所以最后的信息對于觀眾來說是很有價值的。但是現在,VR 新聞給觀眾提供了所有的信息,很容易讓他們看到不重要的信息。
其次,也是最有爭議的一個,那就是如何區分虛擬現實新聞的客觀信息和真實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新聞傳播中關于真實和虛構故事的討論仍然存在,但受眾質疑新聞報道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是不可避免的。在虛擬現實技術中,首先是模擬,然后是現實。它只是一種模擬真實世界或重建真實世界模型的技術,所以它確實像真實但不是真實。虛擬現實新聞實際上是一種由現實和模擬相結合的智能環境,它依賴于人的行為,并對其做出反應。這是一個混合的現實環境。在虛擬現實世界中,我們所能體驗到的是與現實毫無區別的幻想。虛擬現實新聞雖然準確,但往往不真實,這一事實可以改變新聞界原有的“真實”概念,使“真實”成為其作品的第一原則。
同時,技術帶來的強烈的感官體驗也使人們容易受到影響,虛擬現實新聞的信息傳遞在吸引人們并使他們感同身受上毫無困難,這一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如何引導受眾進行理性思考,是未來虛擬現實新聞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此外,由于虛擬現實新聞中敘述者的記者角色越來越弱,新聞也有可能通過導演來創造現實和產品故事。虛擬現實新聞工作者仍然可以通過編輯和重新編排來彌補“現實”,呈現他們想要呈現的東西。
如前所述,大多數學者贊成使用虛擬現實新聞。研究虛擬現實技術對新聞內容的影響,可以拓展對虛擬現實新聞發展的認識,揭示當今虛擬現實新聞的弱點。因為分析虛擬現實新聞的內容,它給我們提供了關于虛擬現實新聞的優勢的信息。由于很多學者關注虛擬現實新聞對受眾和新聞業的影響,基于虛擬現實新聞的內容分析進行研究是不普遍的,這也為新聞業提供了一些新的技術運用思路。
虛擬現實新聞是虛擬現實技術創造的一種敘事媒介。它改變了傳播的過程和新聞的內容。VR 技術具有獨特的功能,為觀眾提供了即使在很遠的地方也能感受到的事件的機會。在研究《紐約時報》的虛擬現實新聞時,我們可以發現虛擬現實新聞的敘事主題是集中的,主要是關于戰爭、游戲或某些生態的,以展現宏大的場景和強烈的視覺。而視頻的長度取決于新聞和故事的主題,而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下來的新聞和故事總是比其他的要長。VR 新聞呈現在360°視頻中,為觀眾提供了全景視覺的視角。人與視頻的交互作用主要是通過受眾的控制來改變視頻中的視角,而故事的信息通常是通過字幕或獨白來提供的。
盡管虛擬現實新聞具有很強的故事和事件呈現能力,但它仍然不能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新聞,如日常生活中以短篇幅和簡單內容呈現的新聞。VR 新聞適合于需要在宏大的場面和長的時間線上敘述的主題,而且故事對于社會來說是深刻的。本課題包括調查性新聞報道和深度報道。因此,傳統媒體的存在仍然必要,為社會呈現日常新聞,而VR 新聞只是作為一種工具來增強受眾沉浸感,更好地描述事件。
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內容的變化發生在故事主題和人們如何通過VR 新聞獲取這些信息的方法上。把虛擬現實技術放在每個人的家里,每天看虛擬現實新聞是不可能的。但是,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結合仍然是整個社會和新聞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戰爭、社會問題等事件可以在當今虛擬現實技術中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共鳴,從而使社會思考并關注周圍發生的一些嚴重的問題,把它們置于浸沒的環境中,這也是各個時代新聞事業的目標。受眾與信息互動并不重要,但如何讓社會關注這些事件。我認為這是虛擬現實新聞最重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