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蘭 甘南廣播電視臺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現在已經迎來了信息時代,這個新時代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以及各行業的發展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在信息時代中,信息具有傳播快、信息量大的特點,并且人人都可以進行信息傳播和發布,這就使得新聞行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空間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從事新聞的工作者,要善于發現這個時代為新聞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廣播電臺的記者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工作能力和知識面,提升對新聞的敏感度,能夠快速過濾一些無用的新聞信息,找出真實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
對從事新聞工作的工作人員來說,新聞的敏感性是他們的第六感官,是否具有對新聞的敏感性能夠檢測出新聞者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它對從事新聞的工作者提出了一些要求,主要包括了是否擁有一定的工作閱歷、觀察事物時是否具有獨到的思維和敏銳觀察的視角。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新聞的敏感性決定了其對新聞的靈活思維,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對事物做出快速且準確的判斷。
對編輯記者來說具備新聞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其需要具備的新聞敏感性當中,對政治的敏感性是十分重要的。身為一名編輯記者,要注重結合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以往的工作經驗,在對新鮮事件進行觀察中,來鍛煉自己的洞察力,通過自身敏銳的觀察來挖掘出有新聞價值的深層信息。
在新聞這個行業當中,編輯記者會影響這個行業的發展,由此可見,編輯記者不光要擁有很強的文字編輯能力,還要對信息有著非常快速有效的反應能力,要求編輯記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某件新聞事件快速做出反應,并且可以準確的對其中含有的新聞價值進行判斷。在開展實際工作時,編輯記者必須要具備這些能力,因此要注重培養和鍛煉自身對新聞的敏感性。并且作為編輯記者在編輯社會新聞時,要持有客觀評價的態度,并且還要從創新的角度出發,深入挖掘一些能夠吸引受眾的新聞觀點。作為編輯記者必須不斷提升自身對新聞的敏感性,才能在社會新聞報道中發揮作用。
電臺的編輯記者提高了自身對新聞的敏感度,還能有效提升電臺節目的質量,促進廣電行業的快速發展。
群眾在新聞節目中可以對國家或社會上發生的大事以及對外部信息進行獲取,因此,新聞節目也是一個傳播政治價值觀念的重要平臺。從這個角度來說,提升新聞的節目質量能夠有效促進群眾的社會價值觀念,因此需要從新聞節目的特點和功能出發,來明確編輯記者的發展方向。
身為編輯記者,需要對時事政治進行有意識的關注,在關注的過程中能夠為新聞編輯積累素材,這樣可以提升編輯記者的政治素養,明確黨的方針和政策,擺正自身的政治思想和態度,這樣在對新聞節目進行制作時,能夠更加正確且充分的對黨的政策內容和思想進行宣傳,使得群眾可以受到優秀思想文化的正確引導。
編輯記者在鍛煉自身洞察力時,不僅僅要注重在現實生活中對突發事件進行觀察,還要重視對事件的根源進行考察。編輯記者在進行新聞編輯的工作過程中,需要善于利用自身具備的工作經驗和智慧,快速有效地找到新聞事件當中所包含的內在聯系。通過這樣的深入挖掘和思考,才能保證所報道的信息真實且有吸引力,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出讀者的共鳴。編輯記者在面對新聞時,要能夠快速的對新聞中所包含的主次矛盾進行分層分析,并且能夠挖掘出新聞背后的深層原因,從中可以將事件中包含的社會價值更深入的挖掘出來。因此,編輯記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思維敏感度,這樣才能更好的對新聞線索進行有效的深入挖掘。
編輯記者要想高效且高質量的完成自身的編輯工作,必須要具備優秀的知識涵養和專業技能,在進行新聞編輯時,還需要從多個角度方面對問題進行觀察和思考,并勇于提出自身的觀點和意見。從而最大限度地體現新聞的社會價值和社會關注力。編輯記者還應該學會將自身所積累的知識涵養與專業技能,更好的運用到工作當中,這樣更有助于促進新聞信息的傳播與報道。這些都要求了編輯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社會基礎知識和個人的專業知識,才能更好的做好編輯工作。
如果想要增強新聞行業和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編輯記者不僅要時刻關注社會上的熱點事件,還要注重深入群眾,將工作落實到實際生活當中,從生活的小事中也可以認知到政治思想和國家政策,能夠更好的將政治思想落實到各行業和日常生活當中。這便考核了編輯記者是否具備了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只有擁有了社會責任意識,才能將新聞工作變得有溫度。
在新時代下,從事新聞到相關工作者在對某一事件進行報道時,要注重考慮到與時間有關家屬的情緒和想法,要善于與家屬進行溝通,從中挖掘出家屬對事件的看法和深入的有關信息,使新聞報道能夠更加深入和有效。
還可以通過對編輯記者進行教育培訓,提高編輯記者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能夠更加高質量、高效的完成自身工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編輯記者必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能力,才能有效提高新聞節目的質量,因此,編輯記者必須要接受教育培訓,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養。第一,編輯記者必須要擁有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要對工作負責,保持熱愛學習的態度,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思想,在面對新聞事件時要有客觀的報道態度。第二,編輯記者要掌握新聞專業的工作技能和一定的知識理論,注重提高業務水平,并且還要提升自身對新聞的敏銳觀察能力。在進行教育培訓時也注重從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這兩個方面開展培訓活動,培養編輯記者正確的責任意識和價值觀念,不僅如此,還要注重對編輯記者的能力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日后選拔的參考,這樣還能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在有效提高編輯人員的新聞敏感度的策略當中,不僅僅要重視對編輯記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培訓,也要注重引導編輯記者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新聞節目的開展需要建立在社會群眾的基礎上,因此在編輯新聞節目時,必須要注重社會實踐的開展,才能提升新聞信息的可靠性和質量,使得編輯記者能夠將自身所擁有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訪談編輯工作當中,從而有助于提升其對新聞的敏感度,為廣電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通過開展社會實踐,編輯記者在實踐中可以更加深層次的挖掘到有用的新聞信息,能夠讓編輯記者從另一個角度對新聞事件產生新的體會和感悟,是編輯記者的心態能夠更貼近受眾,有助于抓住受眾的新聞關注點,這更助于對新聞節目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把握和篩選。由此可見,開展社會實踐,不僅可以提升新聞節目的節目質量,還能有效的節省節目編輯的時間,為新聞行業增強了競爭力。編輯記者通過社會實踐的開展,不僅可以培養新聞敏感度,還鍛煉了新聞記者的業務能力和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從而為新聞編輯工作的順利開展奠下了基礎。
隨著媒介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傳播理念的不斷發展,新聞報道多發展方向和發展理念都有了一些變化,并且在傳播當中,傳播的主體也轉移到了受眾身上,新聞行業在工作當中也越來越重視受眾的感受和評價,因此在實際的工作當中要從受眾的需求出發,努力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充分的發揮出新聞節目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