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勇 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宣傳部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新聞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改變,對新聞攝影記者的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新聞內容的重要構成元素之一即是新聞圖片,而新聞圖片則來源于新聞攝影。因此,新聞攝影記者能力的提升已成為影響新聞作品質量的重要因素。而新媒體時代,數字攝影因其拍攝便捷、易于存儲和傳播等特點已成為廣受大眾喜愛的攝影形式,新聞攝影記者更成為數字技術的最大受益者。然而新的技術也帶來新的挑戰,我們就新媒體時代如何新聞攝影記者能力進行探討,以期順應時代潮流,提升新聞攝影記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提供更多的品質優良的新聞作品給廣大受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的發展促進攝影設施設備的不斷更新,尤其是機械智能的加入,為新聞攝影記者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其帶來新的問題與挑戰。一是對升級換代攝影器械的提出了經費要求,新的設備尤其是蘊含新技術的設備通常需要較大數額的經費,這無疑會限制經濟基礎薄弱的攝影記者或資金短缺的單位。二是新技術對損傷技能的要求,很多新聞攝影記者未經最新的技能培訓,因此當要較為熟練地操作先進的攝影器材時就會困難重重,例如調焦操作技巧缺乏、曝光量的增減操作技巧不熟練、沒有掌握光圈與快門的組合等方面的操作技巧,就會導致其所拍攝的圖片不理想,進行影響新聞作品的展現。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素材需求數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兩點,即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和新聞受眾數量的增加。新聞攝影記者既要保證受眾的信息需求,也要盡量提升信息傳達的準確性。根據受眾需求對新聞素材進行甄選,拍攝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素材,保證報道的正確性和客觀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新聞攝影記者工作的質量能夠更進一步的有所提升。
新媒體時代的受眾需求,在新聞作品制作過程中不僅要求新聞攝影記者提供更多時尚的元素,更要適應多樣化的傳播渠道,如微博號、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等,都是新聞信息傳播的良好方式和途徑。而新聞攝影記者則需要轉化自己所收集的新聞素材,并且這一過程是符合新聞傳播要求和規律的。這樣的經過轉化的新聞產品能夠通過多樣的傳播渠道進行傳播,其工作質量得以提升。而新媒體時代,受眾接收信息的習慣在不斷變化,同時其閱讀的習慣也隨之變化,伴隨受眾生活壓力的加大、工作節奏的加快,新聞標題和圖片更易引起新聞受眾的關注。因此圖片的審美、對視覺的沖擊力,決定著受眾的閱讀興趣是否能被激發,這對新聞攝影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體時代,攝影記者拍攝的圖片可以實現拍攝后馬上編輯然后上傳發布,這使得攝影記者工作的效率大大地提升,當然也使新聞的時效性得以提升。尤其新聞攝影記者相較于其他類型攝影記者更要有對于新聞準確理解和受眾習慣、興趣的精準把握。這就對新聞攝影記者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體時代也是全民攝影的時代,一些攝影受好者甚至能拍出許多更具影響力和美感的圖片,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新聞攝影記者為使自己的專業能力能夠提升做出更大努力,為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更加奮進。新聞攝影記者要在工作中充分考慮新聞圖片的時效性,確保新聞攝影圖片的真實性,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感。新聞攝影記者針對新聞攝影一定要緊緊把握住時代發展的步伐,拍攝出更多的與人民群眾心意相通的攝影作品。
伴隨新媒體的發展,新聞攝影記者僅掌握一項攝影技能是不能滿足工作需要的,有較高的新聞敏感度,能選題、能拍攝、能組稿、能發文的全能型新聞攝影記者已成為其發展的新方向。從時代背景出發加快向全能型記者的轉變是對新聞攝影記者的新要求。新聞攝影記者并在熟練應用攝影技術的同時要具有編輯圖片素材的能力,從而極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任務多樣化方面,要求新聞攝影記者可以擔負多項新聞報道任務,這要求新聞攝影記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廣泛涉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從而提高新聞攝影記者的綜合實力。而傳媒企業在發展中不斷簡化新聞攝影記者工作的審計流程,使新聞記者的自主發揮空間逐步擴大,這也是對新聞攝影記者向全能型發展的一種激勵,可以在第一時間拍攝出高質量的新聞素材的同時提升其綜合能力。
新媒體時代,新聞攝影記者面臨著資金缺乏、技能不足、創作困難、素材甄選、受眾閱讀習慣改變等多方面的問題與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新聞攝影記者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及專業化水平,向全能型新聞記者的目標前進,為受眾提供更多優秀的新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