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平涼市廣播電視臺
信息時代,碎片化信息泛濫的同時,也促進著文化產業的更新換代,作為新媒體行業的一部分,播音主持在受到大量關注后蓬勃發展,但同時也為行業內的競爭和規模拓展提供了基礎。播音主持的從業人員不得不結合形勢,不斷增進自身專業素養,用良好的語言技巧和情感傳達能力吸引觀眾,因此對播音主持中語言技巧的應用和語句情感的傳達進行分析是必要的。
結合播音主持的工作現狀,許多播音人員、節目主持人仍不能做到脫稿主持,直播時經常因此增添錄制負擔,這是從業人員專業素養的缺乏。例如電視里某些節目播報時,常常會出現節目與節目之間需要時間準備的情況,這是主持人員會被要求臨時串場或是脫稿上臺。如果播音員、主持人的業務能力不過關,就不能理解節目的內容和需要達到的效果,只是在臨場發揮屢出紕漏,直接導致大量觀眾流失,收視率下滑。除了表達上的不足,近年來綜藝節目的增多,主持工作的靈活性有了大幅上升,許多主持人出現了思路模糊、表述不清等問題。所以,新媒體行業要繼續發展,首要做的即是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平時多組織培訓,使語言規范化,表達更精煉,明確從節目開始到結束各階段的工作,減少重復表達、準確性低等表達方式,力求做出實時、準確貼合實際需求的媒體節目。
無論播音員還是主持人,作為媒體的發聲人員,應當明確自身職責,為觀眾們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社會信息,而要實現這一要求,從業人員的語言文學基礎必須要強調。新聞事件的講述應當精簡而有價值,不可否認,這與播音主持的文學功底是分不開的。知識儲備豐厚的播音主持人員很善于在工作中循循善誘,因為見識廣博,對事物發生發展有自身理解,所以講解起來也更為深入淺出,生動流暢的同時,能讓多數聽眾聽懂接受,描繪出新聞里的大概場景。播音主持人員可以通過長期的堅持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多訓練多反思是提升自身,讓新聞節目連貫、流暢、真實的關鍵。在不斷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亮點,歸納自己的不足,打磨自己語言的特異性,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帶來更好的觀眾數據。
新聞媒體的傳播效率不容置疑,其影響力是巨大的,新聞的報道也主要是通過此類方法。作為公眾人物,媒體主持在據實報道信息的同時,也擔負著傳播社會正向能量的責任。新媒體技術不斷革新的今天,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多樣,公眾號、百家號人們獲取信息的門檻越來越低,信息的真偽性卻難以辨別。這樣的背景下,應當樹立起播音主持人員的正確觀念,堅定其信念理想,引導公眾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完善自身儲備知識,更要營造出和諧向上的環境氛圍。比如烹飪節目的主持人不僅要講解食材、用量,也要對市場中各類食材價位、口感有一定了解;而對于音樂節目主持人,要了解基本的樂理知識,也應知道國內外藝術名家和經典表演;汽車節目主持人要對汽車有所了解,同時了解各品牌汽車的不同特性,對客戶問題客觀耐心回答。由此可見,播音主持不應當局限于工作的某一領域,也應向外拓展延伸,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全面補充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能,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播音主持也要遵循一定原則,表達中情感表現的基礎是語言的規范合理,然后才是語言技巧的運用,表述生動又兼顧特色的語言很容易讓聽眾留有深刻印象,留住聽眾才能引起共鳴,得到更多的受眾。而需要注意的是,播音主持中還有三個準則:第一個是真實。播音主持是吸引關注的職業,而受眾越多越需要呈現真實的情感表現,不要試圖用偽裝的情感去博取關注,真實才是真正觸動人心的所在。第二個是客觀。播音主持人員是新聞的傳遞者,聽眾希望從節目中獲取信息,不是冰冷的復述,而是有溫度的語句,但要溫度要適度,信息的客觀性不能受到影響。最后是共鳴。播音主持在呈遞信息的同時,也是在用語言傳達情感,為的是調動起觀眾的情緒,為節目進行創造融洽的氛圍,而吸引觀眾參與的最直接方式即是共鳴。播音主持人員要學會與觀眾互動,使情感更為有效的傳遞。
播音主持行業隨著新媒體的興起而廣受關注,要謀求發展,必須要提升其語言技巧和情感傳達能力,這就需要播音主持的從業人員積極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增強語言文學基礎,同時兼具一定的人文素養,不斷努力完善自身,以期為觀眾帶來更優質的作品,推動新媒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