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廣播電視臺
《歡樂飯米粒兒》是遼寧廣播電視臺一款經典的喜劇欄目,它從2016年3月28日起到現在,已經拍攝到了第六季。以其高品質,有內涵,及深度的家文化為底蘊。節目充滿了正能量,深深贏得了觀眾以及業界內外的一致好評。
它還是我們臺獨創的小品劇,填補了電視上,喜劇類型節目的一個空白。
我作為拍攝《歡樂飯米粒兒》的一名攝像,也深深的感到驕傲,下面我就說一說,拍攝中各個機位的功能和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我們拍攝這部小品劇,共用了十臺攝像機,和錄制春晚的機器一樣多。但它是小品劇,形式相對簡單。不像春晚,春晚相對復雜,有歌舞,小品,京劇等等,另外還要拍攝大量的觀眾鏡頭。所以機位布置起來,有很大的區別。拍攝《歡樂飯米粒兒》,除了十號機,其他機位基本都在一條水平線上,對著舞臺拍攝。
下面我們先說二號機,二號機還是在傳統的位置,在舞臺的中心線上,主要負責小品劇的全景。其它的一到九號機以二號機為中心,分布在它的兩側。
再來說,一號機和三號機。傳統上的一號機是和三號機打配合的,一般都抓舞臺上的主演。一號機如果給主演,三號機就給帶著主演關系的鏡頭。而《歡樂飯米粒兒》它是小品劇,鏡頭沒有那么復雜,現場的機位又多。所以把一號機和三號機放在二號機的兩側,緊挨著二號機。一號機主要給帶著主演關系的鏡頭,以中景為主。而三號機基本就是以人全為主。
再說四號機,五號機。傳統的四號機是搖臂,拍攝大場面用的。由于拍攝小品,不用搖臂。就把它放到了三號機旁邊,而五號機在一號機旁邊。它兩相對在舞臺中心線三十度左右的位置。承擔了原來一號機和三號機的作用。這兩臺機器給主演的比較多,而且給特寫的鏡頭也比較多。這里要說一點,大家無論看中央臺春晚的小品,還是各個衛視臺的小品。特寫鏡頭都很少,基本上都是中景和帶關系的鏡頭比較多。除非特別要交代的東西,或者特別煽情的時候給特寫。其他基本上很少給特寫鏡頭。而我們這是小品劇,不光是小品,還是室內劇,機位也充足。所以給特寫鏡頭,顯得鏡頭豐富,又有電視劇的感覺。另外,四號機,五號機,還承擔著人物上,下場的鏡頭。
而四號機,五號機的兩邊,分別就是六號機和七號機了,這兩臺機器和四號機,五號機有一定距離。
它兩給的鏡頭是區分于四號機,五號機的。四號機,五號機如果交代人物上場,是用中景接的,那么,這兩臺機器就用人全來接。還有,如果左,右并排站著幾個主人公的時候,四號機,五號機,一般都是給靠近舞臺臺口的人。而六,七號機,就給并排靠在里面的人,這樣基本就不丟鏡頭了。
剩下八號機,九號機。這兩臺機器,分別在舞臺的最左側和最右側,也就是上臺口和下臺口的位置。它倆基本給的都是側全。再有,就是人多的時候,聽導播的調機,幫助給些人的近景。
最后,還有十號機,它在觀眾席的最高位置。也在舞臺的中心線上。它給的鏡頭是大全,是舞臺的大全。開場時,喊:“五,四三,二,一,開始。”它的鏡頭從觀眾席慢慢往前推,推到舞臺的大全,節目正式開始。要結束時,也是以它的機位作為結尾。慢慢從舞臺的大全拉開到觀眾席。也就是說,節目開篇,結尾都是用它來完成的。
以上就是,所有《歡樂飯米粒兒》機位給的鏡頭。
下面,我想談一談我對《歡樂飯米粒兒》拍攝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我想,既然叫小品劇,就肯定區別于小品,就有電視劇和室內劇的成分,這就要在鏡頭中體現出來。
第一、特寫鏡頭可以多一些運用,大家都知道,特寫鏡頭是最能表達人物情感的鏡頭,而《歡樂飯米粒兒》的演員,很多都是老戲骨,遇到情感戲時,表演都非常到位。如果多用些特寫鏡頭,在電視上看起來,沖擊力一定很強,也一定能喚起觀眾們的共鳴。
第二、有人說,八號機,九號機的作用不大。我感覺,小品劇和小品的區別,在這兩臺機器里面最能體現。因為它倆在舞臺的最兩側,拍攝時也可以大膽的往舞臺邊上移動。離舞臺演員角度快要平行時,就可以拍出很多的過肩鏡頭。就像趙剛子和錢順風的對話,小米粒和王小欠的對話等等。都可以用過肩鏡頭來完成。這種過肩鏡頭在正常小品鏡頭中,基本上是沒有的。而在電視劇中,卻是常見的。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了一些過肩鏡頭,我想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因為既豐富了小品劇的鏡頭語言,同時也拉近了電視觀眾的距離。
第三、可以,根據劇情在臺上設立機位,像有一集王小欠開一個箱子,我就感覺,完全可以再箱子背面設個機位,這樣就可以透過箱子去拍王小欠的表情。記得,有位著名的導演說過一句話,要把臺下的觀眾引到臺上來。通過,這種拍攝。就是把觀眾引到臺上來的最好辦法。
第四、既然名叫小品劇,不妨大膽一些,加上點主觀鏡頭在里面。這樣會更貼近生活。比如,有一場戲,錢順風和他的小姨夫都喝多了,二米粒捉弄錢順風,告訴他一覺,睡了十年,家里都變樣了。畫面就可以通過主觀鏡頭來表達,先是模模糊糊的然后再逐漸清晰,環顧家的四周。這樣,既不失小品的娛樂,又增加了鏡頭的帶入感。
以上,就是我對《歡樂飯米粒兒》鏡頭的一些看法,一個好的經典欄目,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歡樂飯米粒兒》走過了六季,已經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經常觀看的節目,里面的劇中人物也深入人心。和朋友,同學介紹時,也經常問:“看過《歡樂飯米粒兒》嗎。”那就是我們拍的。看著大家羨慕的眼光,我也深深的感到自豪。所以更希望,大家在一起群策群力,把《歡樂飯米粒兒》打造成影響力更大,節目質量更高小品劇。
我堅信這個目標肯定會實現的,同時也祝愿我們遼寧廣播電視臺制作出更好更優秀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