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廣播電視臺
電視編輯后期制作,是指根據節目的內容、要求、制作目的等,采用專門的設備或工具,對各種節目素材進行綜合整理和篩選加工,最終實現提高節目質量、提升節目播出效果的目的。計算機技術、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電視編輯后期制作的技術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電視編輯后期制作過程中,需要后期人員結合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創造力、想象力,對節目素材進行一系列的加工優化,保證最終的成品節目呈現出最好的藝術效果,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和社會影響力。
動靜結合藝術效果主要被用在電視編輯后期制作中的畫面內容組接環節,將“動”與“靜”完美結合、有機統一,以呈現出邏輯性強、層次豐富、富有變化的節目內容。進行畫面組接剪輯時,最重要的參考就是素材的運動形式、速度,以及由運動主體所構成的邏輯。從運動角度來講,想要將同一主體在不同鏡頭下產生的畫面有機統一、保證整個運動的流暢性,需要對畫面的段落起伏進行重點剪輯處理[1]。
蒙太奇藝術是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一種常用的藝術剪輯手法,通過對不同鏡頭、畫面的重組、編排,呈現出更好的感官效果,提高觀眾的觀賞體驗。進行電視節目后期制時,豐富與節目主題相關的素材形式,提高節目的藝術效果和審美效果。要求剪輯人員能夠在對素材進行加工處理的同時,融入蒙太奇藝術理念和技巧,合理連接各種鏡頭轉換以及畫面,創造更強烈的節目整體藝術感。
筆者將專門針對電視新聞類節目這一板塊,對后期編輯剪輯技術的應用進行重點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剪輯技術,對新聞素材中的文字與圖片、新聞聲音等元素進行編輯,以強化輿論導向作用、還原新聞真實場景,提高新聞類電視節目質量。
文字與圖片是呈現新聞內容最直接、最主要的的方式,也是新聞節目后期制作的重點對象。電視新聞節目利用畫面,對相關事件的現場進行還原,真實的還原現場也是電視新聞類節目的核心工作,利用清晰的畫面和精簡的總結性短句,讓觀眾了解新聞事件。節目后期編輯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整合,使用視頻、圖片將新聞明確表達新聞內容和觀點,保證節目中各內容元素能夠概括事件的來龍去脈,讓觀眾在第一時間直觀、準確的了解到節目主題和關鍵[2]。
聲音是表達新聞信息、傳遞內容情感的重要方式,沒有了聲音這一核心傳播媒介,新聞節目的效果就很難發揮。節目中,主持人需要用聲音描述事件的具體內容并做出客觀、合理的評論,然后引入現場報道畫面,構成完整的新聞節目。節目后期編輯工作中,需要對新聞聲音進行細化的處理、剪切和置入。對于不同類型的新聞,主持人需使用不同的聲線,強化新聞情感特點,讓觀眾更直好感受新聞中包含的情緒。例如,政治色彩濃重、積極性高的新聞節目,主持人就要使用激昂高亢的聲音進行播報,傳遞鼓舞人心的節目情感;當涉及自然災害、犯罪等新聞內容時,就需要轉換成沉重、嚴肅的聲音。總之,后期編輯剪輯工作要充分運用聲音表現出的不同情緒情感,結合電視新聞內容,提高新聞節目質量。
新聞節目的價值和意義都在于還原社會現象、積極宣傳和弘揚社會優良風氣、堅決曝光不法事件。電視新聞節目是體現國家監管、公安部門執法情況的載體,是引導社會輿論的有效方式。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的角度和觀點必須客觀公正,要弘揚積極、正確的觀念,將人民群眾的思想、輿論向好的方向引導[3]。在后期編輯工作中,也要充分尊重新聞事實,利用剪輯編輯技術,對新聞聲音、畫面進行有效處理,明確表達新聞節目的立場,結合國家發展情況和社會形態,最大限度保證新聞正確價值觀、發揮正面影響力。
新聞節目區別于其他電視節目的特點在于真實性和實時性,要求其內容更加規范、嚴謹。因此在后期編輯制作中,也要遵從新聞的真實性、實時性原則,時刻保持高度風險防范意識,避免發生放送事故和不必要的麻煩,對電視節目高度負責,對觀眾和社會輿論負責。
實際生活當中,電視節目后期制作具備很強的實踐性,從事該項工作的相關人員需同時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和較高的職業素養,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創造力,努力提高電視節目最終呈現的完整性和藝術性。進行電視節目剪輯時,既要使用一定藝術手法增強電視節目的層次感和可觀看度,還要將整個電視節目的主題、情感清晰、準確的呈現給所有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