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延安分公司
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伴隨著FTTH產業鏈的成熟,PON光網絡設備、光纖光纜及相關元器件的成本大幅下降,ODN施工效率也在快速提升,FTTH已成為最適合承載全業務的接入網方案。但是廣電網絡在FTTH建設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主干光纖資源匱乏,建設前端機房成本高昂、傳輸設備貴重等困難;而下沉機柜可以放置于戶外,內部可集成通信電源、交直流配電、溫控、監控、防雷接地等系統功能,各集成模塊若發生故障可單獨更換。具有集成度高、擴展靈活、安裝簡單、支持整散件運輸、整體運輸和吊裝、設備空間按溫度邏輯分區、免進人維護等特點。下沉機柜在FTTH建設中將必不可少。
由于廣電現有的管道以及纖芯資源普遍嚴重不足;廣電原來的FTTB技術方案主要采用雙纖三波的設計方案,采用4芯甚至兩芯到光節點,很容易造成光纖建設成本過高、資源浪費的問題。如果采用分前端機房集中分光至用戶端,這樣就會造成從前端機房出局到用戶端的光纜數量和芯數成倍增長,也會使得從通信管道壓力非常大。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擴展,市政管網施工也越來越復雜,協調、建設難度越來越高,建設費用越來越大,建設周期越來越長,已經無法滿足FTTH建設和用戶的迫切需求,使廣電網絡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而下沉機柜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管道和纖芯資源,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問題。
雖然分前端機房的應用效果比較理想,但是在我國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都很少具備建設分前端機房的條件,很多地方沒有設計預留分前端機房的建設用地。即使能夠建設,基建的成本也很高。大多數都是開發商或者物業僅提供公共弱電配套機房,存在面積小、空間狹窄、功能多用混雜等問題,而下沉機柜選址相對容易,建設成本低,建設周期短,為廣電網絡盡快占有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沉機柜建成后,可以確保在10千米、甚至15千米距離以內,保證信號高質量的傳輸,滿足入纖光功率要求,保證信號接收的標準,從而更加有效的擴大FTTH的覆蓋范圍,實現每戶100Mbps以上的帶寬要求,滿足用戶需求。
下沉機柜OLT需要通過傳輸或裸光纜連接至上層的城域匯聚交換機。對于FTTH規劃建設必須堅持以OLT為中心的原則,GPON、OLT設備安裝在機房內。FTTH網絡由IP數據光網絡一張網絡構成,IP數據網采用光層傳輸的P2MP結構接入網,由局端OLT設備、數據ODN網絡和用戶ONU終端組成。
在采用FTTH下沉機柜時,下沉機柜內OLT模塊輸出的光信號,一般采用二級分光模式傳輸到用戶:一級分光器為1:4或1:8模式,二級分光器為1:8或1:16模式,最終的光比應該為1:64。當用戶比較分散或者偏遠山區可以采用1:32的總分光比,每個分配節點可以下設8個接入節點,每個接入節點覆蓋用戶為4戶,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資源,擴大FTTH的覆蓋范圍,增加入網用戶。
當分前端機房至用戶節點光纜長度>10Km或者大型單位需要插入自辦節目且當前光纜芯數不足的情況下可以規劃、建設OLT下沉機柜;在下沉機柜建設設計時,要保證FTTH網絡拓撲結構的合理性,保證設備具有完全的邏輯功能。
(一)OLT下沉機柜選址與建設具體要求應符合相關的建設指導意見、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
(二)合理選址:一般要與上一級設備距離在10km以內;采用二級分光模式傳輸到用戶,在總分光比為1:64的情況下,下沉機柜覆蓋半徑不宜超過10Km。如果在偏遠山區可以采用1:32的總分光比從而將下沉機柜覆蓋半徑延長至15Km。
(三)要綜合考慮安全方便,用地、用電、線路接入接出、防澇避雷等因素,以實現降低建設成本,覆蓋更多的終端用戶,保證用戶的使用效果。
廣電網絡在FTTH建設中,應用下沉機柜,選址比較容易,可以大幅度降低建設成本、縮短建設周期;可以充分利用主干光纖資源,提高光纖資源利用效率;可以快速布網,盡快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最大程度的占有市場,促進我國廣電網絡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