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 龍巖電視臺
如今、我國電視行業正處于飛速發展快車道上,電視藝術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各種選秀活動、綜藝晚會、迎新晚會等等層出不窮,而這些晚會均與多訊道電視節目制作方式為主。面對電視制作手段不斷推陳出新,大型活動、現場直播等晚會的錄制也出現越來越復雜的現狀,多訊道電視節目制作的靈魂人物“電視導播”的重要性就尤為凸顯,也同樣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
現在隨著電視行業的迅猛發展以及觀眾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直播類型的活動、賽事、晚會也越來越多,所需要的拍攝機位也在相應地增加,那么對攝像鏡頭拍攝的要求以及對各個機位間的調度、協調都要通過導播現場來操控指揮,所以要求所有與現場節目制作有關的內容導播都要積極參與。從前期節目的策劃、形式的設計、場地的布置、攝制團隊的組建;中期對各工種之間的銜接配合、彩排和錄制以及后期的節目修改、審定播出等環節都要由導播來參與處里和把握方向,其作用可見一斑。
電視導播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要把握好藝術創作與技術處理這兩個部分,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這就要求電視導播既要懂技術,又要懂藝術。在一個晚會的拍攝過程中,導播要把控著整個的拍攝環境,包括攝像機位的設置,臺上臺下各類人員的位置定位等等,因此導播能夠影響整個節目通過一個什么樣的藝術形式呈現。同時對切換時機的把握,也能體現導播在藝術素養上的差異,所以,導播不僅需要具備電視專業方面的知識,也要有包括美術,音樂,戲曲等一系列和電視美學相關的藝術門類的修養,才能及時的把握與呈現節目的情緒和節目的內涵。
電視導播在電視節目創作的集體中應當是闡釋者、啟發者和激勵者,他是現場拍攝制作的關鍵,他要啟發各個工種根據他的總的創作意圖去完成各環節上的創作任務。他要激發起整個創作團隊的熱情,要做出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或復雜或簡單的決定(2)。概括起來說,電視導播在工作中應當要做好以下“四個會”。
要成為一個電視導播必須要掌握看什么、怎么看。現在每個電視臺都有很多的自辦節目,而導播往往在臺里都身兼數職,特別是地市級以下電視臺,因人員配備原因,很難組建一個專門的導播團隊,大多是接到任務了才臨時組建,其成員也是東拼西湊,團隊成員往往要服務于多個電視節目,并不能一心一意服務一個節目。同樣導播也未必能夠去參加每個節目的前期策劃會,那么,作為導播就應當在節目錄制之前要和節目導演進行全方位的溝通,還必須要讓自己了解節目,所以必須要“會看”。
1.是看文案。一般一場晚會的策劃初期導播可以提前從節目組拿到流程單、串聯腳本和文字稿等文本。首先、這場晚會的舞美效果圖導播必須要先行看過,這樣導播對如何設置現場機位有一個初步判定,知道哪些場景可以利用,為了拍攝的需要可以向表演團隊提出更合理的建議。其次、導播要看流程單,導播通過流程單可以了解錄制這場晚會將由哪些類型的節目組成,表演形式是怎樣,在節目表演過程有哪些特殊環節以及整個晚會大致是多少時長。再次、導播要看文字稿,這樣可以讓導播提前知道場上的主持人或者表演者所說的內容,根據文字稿導播能夠在心里大致設計好給出的相應鏡頭。最后、看串聯腳本,導播通過串聯腳本可以了解每個環節都是怎么銜接的,大致對攝像人員的調度形成一個基本構思。
2.是看場地。到實地看演出場地,了解演出環境,對場地設置的“聲光電”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攝像機位的安排布置做到心中有數,以及現場可能出現的一些突發狀況做好預案。
3.是看預演。導播和攝像都要盡量親臨現場觀看,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自己親眼看過了節目心里才有數,才能有充分的底氣去設計導播方案。對于晚會的時間的把控往往牽扯到諸多因素,但是無論如何都要盡量安排好走臺和彩排的時間,通過走臺和彩排可以理順各個節目的出場順序,明確演員的站位,燈光、音響、道具的銜接,主持人從哪里出場,站位是否恰當,每個節目的參演的人數以及演員之間的位置關系,要怎么調度,什么節目有舞美道具,這些道具的擺放位置是否妥當,會不會有影響到拍攝,如何完美展現燈光效果等等。導播在這期間應當做好功課,到節目真正開始錄制時將會胸有成竹,也將會更加順利圓滿。
在錄制節目之前,導播要和導演和節目編導進行前期的溝通,聽他們對節目編排的要求,想要達到的效果。導播可以讓導演介紹節目里有哪些重要的細節,哪些演員舞蹈動作稍縱即逝,但是對整個節目內容來說又非常重要,不可遺漏的必須捕捉到位的。另外,有些表演會根據現場的情況臨時做出改變,特別是一些節目是需要主持人或演員臨場發揮的,都要仔細聆聽并做好記錄,這樣在實際錄制過程中導播才能夠提早做好應變的措施。
節目錄制之中,一定要認真聽現場傳來的各種聲音,包括音響、音樂以及主持人、嘉賓和演出人員的臺詞,聽他們各自的音量是否恰當,聽音樂是否配合協調,導播很多時候都是跟著音樂的節奏在切換,并隨時根據節目需要隨時做出調整。導播雖然在錄制前熟悉節目流程和文字稿,但是現在許多的晚會或綜藝節目要求主持人或演員進行一下現場互動,調節一下氣氛,或調侃一下主要演員,或給觀眾一個提問的機會等等,假如導播一個疏忽,沒聽清楚主持人的話,沒有明白主持人的意圖,這些小插曲需要的鏡頭就跟不上了。因此,導播在錄制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認真地辯聽現場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句話,才能做好分析和判斷,正確地指揮和調度好每一個鏡頭。
另外,在導播的內部對講系統中要聽取各個訊道的攝像師對導播各種指今的反饋,導播會根據這些反饋信息及時地了解各個機位的工作狀態,這樣才能夠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導播切忌不懂裝懂,否則會導致切換的失誤。尤其是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節目,比如體育比賽中各種類別的賽事,其中的規則、技巧等,導播未必樣樣精通,這就需要在錄制前去找業內人事多問多了解。一些綜藝節目中的戲曲、魔術、雜技等專業性也較強,出場人物多,對拍攝的景別要求也高,什么樣的場景要給什么樣的景別是很有講究的。如果導播不了解節目的表演形式,就應當找導演或節目編導問個明白,這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否則就有可能因拍攝的角度不理想,給的景別不到位而破壞了整個節目的觀賞性。
要做到會切,首先導播必須要會熟練操控切換臺,了解切換臺上不同按鍵的功能,熟悉各個按鍵之間如何組合操作,預設功能怎么使用等等,只有反復的練習、不斷的實踐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熟練的操控,切出一個個完美的畫面。其次、導播的現場切換就是一種即時的剪輯,要求導播“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眼疾手快地根據節目內容、表演形式,運用豐富的電視專業剪輯技巧進行在線編輯。所以,導播在鏡頭切換時,要遵循蒙太奇的組接規則,充分利用不同機位的不同景別進行合理的畫面組接,從而突出節目主題,達到節目內容和表演形式的和諧統一。
總之,要成為一個好導播,掌握會看、會聽、會問、會切這四點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個優秀的導播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還要具備專業的電視制作技術,對攝像、導演、燈光、音樂、節奏等方面的知識有著全面的了解,所以說導播工作不僅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還是一個要求涉獵非常廣泛具備各方面素養的全能型人才。這就要求導播在日常要不斷地加強學習,在學習中去感悟,去獲取各類別的藝術元素,不斷地提高藝術的鑒賞能力,學習其他優秀導播的先進經驗,這樣才能綜合地運用不同表現手法去掌控和駕馭不同題材的表演形式。
注釋:
(1) 程晉.電視導播教程[M].2015(1)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9.
(2) 程晉.電視導播教程[M].2015(6)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