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婉玥 水城縣融媒體中心
電視專題片是電視文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電視三大主力節目——新聞類、專題類、文藝類中,專題類兼有新聞類的真實性和文藝類的藝術性;內容包括萬象,涵蓋千千世界;形式上受到博取,被稱作“信息窗、知識庫、服務臺”,比較能體現電視文化的特點。《廣播電視簡明詞典》對專題節目的解釋是:“與綜合節目相對應,內容相對專一的廣播電視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科技人生》欄目,專門介紹我國杰出科學家及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類節目中,采訪對象相對明確與固定,采訪內容更加系統與全面。
細節要體現在節目中,更多在于編導前期的準備。選題方面,要尋找一個既具有影響力又不會使節目內容看起來枯燥無味的話題。科技類的專題片往往會側重于科技成果或是研究領域的內容,大量的術語會使觀眾不易理解,為了吸引觀眾,就要從看似枯燥的內容中尋找能夠吸引觀眾,打動觀眾的細節。這些細節不是大量的專業術語解釋或是某項科研成果,而是通過挖掘人物內心表現人物性格及成就來吸引受眾。
在中央電視臺制作播出的專題片《修復國寶》中,主人公賈文忠是青銅器研究鑒定、文物修復專家,1979年參加工作至今已修復鑒定多件文物。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個人物作為本片的主人公呢?原來編導在前期的準備中了解到這樣一個細節:2010年3月在鄭州大劇院有一場民間的鑒寶活動,活動中有青銅器、木器、漆器、瓷器等領域的文物鑒定專家,參加鑒寶的民眾有兩千七百多人,來鑒定青銅器的多是慕名賈文忠前去的。為什么會有很多人因為賈文忠而去?在后來的采訪中我們得知,賈文忠在鑒定過程中完全憑自己的一雙眼睛,他說到,自己的眼睛就像X光機一樣厲害,很多民眾也是為了一睹他的這一本領而前來鑒寶的。
這個細節引起了編導的好奇:為什么他的眼睛能夠像X光機一樣厲害?由此我們了解到賈文忠出生在一個青銅世家,爺爺、父親都是著名的青銅鑒定、修復專家,在這樣的環境中從小耳濡目染,真假寶貝見了很多,最終通過勤學苦練,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從事青銅器的鑒定與修復工作,而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有一件事對他有很深的影響,1990年三門峽虢國墓發現并出土了一套青銅編鐘,他用自己獨特與唯一的方法成功修復了青銅編鐘,并再現了青銅編鐘的演奏。《修復國寶》由一場民間的鑒寶活動引出1990年三門峽虢國墓出土的青銅編鐘的修復者賈文忠,正是由于編導抓住了事件中的細節,并且由這個細節引出更為重要的線索,從而片子得以升華。此片中一個小的細節得到了升華。
電視專題片中的細節必須是客觀的、真實的。精彩的細節大到一個故事,一個片段,小到一個表情,一個畫面。
1.從同期聲中抓住細節表現人物
現代觀眾已不能滿足“只見畫面聞其聲”的從頭到尾僅僅充滿解說詞的電視專題片,更希望能從電視上欣賞到形形色色的真實聲畫世界。這就需要不僅記錄下客觀世界的完整圖像,還必須同時嵌入現場感客觀事實的音響――同期聲。同期聲就是畫面里出現的人物語言、動物聲音和環境音效,它們都能真實地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點和現場空間氛圍。
2.從背景畫面細節強化內容理解
所謂畫面細節,是指在電視熒幕里構成人物性格、事件發展、社會情境、自然景觀的最小組成部分。社會情節和人物性格的完整畫面體現,往往是由許多富有強大生命力的細節所組成的。細節畫面在敘事、寫人、描景、狀物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尋常的表現力。
許多細節會以背景交待的方式來表現,背景中的細節可以更生動的表現事件的發生以及人物性格的特點,增大觀眾收視的信息量。具體說來,背景交代是表現細節最有力的方式。對人物采訪的鏡頭中,觀眾的視聽重點會放在被采訪人的言談話語所設及的內容上。但對于背景細節的強化,更有助于言談內容的理解。
電視專題片的制作,主要依靠細節決定,強調通過細節來表達情感,塑造人物。真實生動的細節是塑造人物性格特征、豐富情節主要因素、增強故事感染力和表現深度的重要手段。這些細微的生活情節,通過視覺形象細膩地表現和細節內涵的開發與展示,可以起到小中見大,以一敵十的重要表現作用,電視專題片有了細節才有了鮮活而又真實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