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孝玲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參與式紀錄片是在我國紀錄片的發展歷程,不斷進步發展而來的產物。參與式紀錄片與傳統紀錄片有很大的不同,在傳統紀錄片的基礎上增加了其參與性與互動性,使參與式紀錄片所拍攝的場景更符合現實,與被拍攝對象的互動也使得參與式紀錄片具有非虛構性,能引發人類更為深刻的思考。
參與式記錄片是與傳統紀錄片不同的,參與式紀錄片是指以真實為核心,在拍攝過程中參與事務的計件,開展采訪或信息收集的工作,并在紀錄片中參與討論、處理,參與這一過程中與其他社會角色互動。參與式的紀錄片具有互動性、非虛偽性、真實性。
儀式是指特定的場景下所必須做的一種秩序形式,儀式化的各種元素在參與式紀錄片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在紀錄片《海豚灣》中,為了顯示故事背景的真實性,在拍攝者偷入禁區后,當地警方找拍攝者的多次談話也被記錄在影片中,這個儀式感的拍攝更加凸顯了紀錄片拍攝的真實性,在這個過程中,影片的拍攝不再以冷漠、旁觀的第三人稱視角拍攝整個事件的過程背景等,而是以第一人稱進入到事件中、整個事件的情節都與其相關,對于觀眾而言,觀看了這種富含儀式化元素的參與式紀錄片后,所產生的觀感將不再是無關痛癢的感慨,而是以第一人稱帶動自己的引發的產生極其深刻的思考。
儀式化元素在紀錄片中具有很明顯的規律,儀式化的元素多出現在整個紀錄片拍攝中看起來無關緊要、毫不起眼的鋪墊情節中,當紀錄片中的故事情節發展到高潮后,需要一些事實依據去支撐紀錄片的結論的時候,觀眾腦海里會自覺的浮現出紀錄影片前期著重作為鋪墊的參與性的儀式化元素,這些參與性很高的儀式化元素真實性非常高,使觀眾毫無保留的信任。所以,在紀錄片中的儀式化元素具有舉足輕重的推動事件情節發展的作用,對體現整個影片的真實背景性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參與式紀錄片在描述現實之后,還十分注重對于制作者的拍攝,進一步強調導演與被拍攝對象之間的拍攝,并通過這種拍攝,使觀眾在第一人稱視角下具有身臨其境的觀感。參與式紀錄片中的儀式化元素具有相當的真實性。紀錄片的拍攝雖然是以現實為基礎的進行處理后的記錄社會現象、表達社會現狀的影片,但是觀眾并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信任影片拍攝出來的所有現象,或者說觀眾并不能完全感受出紀錄片導演所要表達的觀念,畢竟,有選擇的取舍與處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其失真性。參與式紀錄片中的儀式化元素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現參與式紀錄片的真實性。還是以《海豚灣》為例,該紀錄片中,拍攝者因為闖入禁區的拍攝,被當地警方的調查、詢問等是一儀式化元素,那么該元素的拍攝有什么意義呢。首先,這一場景的拍攝讓觀眾明白,影片前面拍攝的禁區并不是虛假的,而是真實存在的,任何人的無故闖入都是不正確的行為。證明了前期拍攝場景的真實性,觀眾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其次,這一儀式化元素的拍攝也推動了整個紀錄片拍攝的發展,串聯起前期的拍攝,推動之后的拍攝,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最后,凸顯影片真實性的儀式化元素,讓觀眾愿意去相信該影片所有的背景以及故事編排,讓觀眾的心隨著導演編排的故事去變化,使觀眾對整個影片中所產生的現象,整個影片中產生該現象的現實背景更為相信,也進一步可以引發觀眾全身心投入進去之后產生的更為深刻、發自內心的深度思考。讓導演拍攝這一紀錄片的意義得以體現。
紀錄片的發展無比迅速,在傳統觀察式紀錄片基礎上進步發展而來的參與式紀錄片的發展更為迅猛。參與式紀錄片為紀錄片形態的發展帶來了新格局,然而其中的儀式化元素成為參與式紀錄片的重要表征,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儀式化的參與式紀錄片是時代新的產物,幾乎不具備專業文獻的支撐,但是在當今的時代,人們個性化的發展,無疑使得參與式紀錄片頗受歡迎。參與式紀錄片的真實性與互動性更能喚起受眾的共鳴,參與式紀錄片的成長也為紀錄片的發展添上濃重輝煌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