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高 中共射洪縣委宣傳部 新聞宣傳管理中心
新聞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是置于新聞主體內容之前,對新聞內容概括評價,總攬新聞內容、揭示新聞價值、吸引讀者的簡短語句。一般分為引題、主題和副題;按照標題概括的內容來分,又可分為實題和虛題。
“秧好半年禾,題好一半文”。成功的新聞標題應讓讀者“一見傾心”、“一目了解”、“一針見血”……能給新聞增色添彩,讓讀者產生共鳴。結合筆者多年從事報刊編輯工作的實踐,擬就標題制作的注意事項談幾點淺見。
新聞要準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政治觀點,特別是黨報新聞,這就要求標題制作概括內容要準確,表達觀點要鮮明。如何做到準確?必須忠實于原文內容:標題必須從原文內容中概括;表達的觀點必須從原文內容中提煉,在原文內容中要有足夠的證據;遣詞用語要客觀,避免出現主觀色彩濃厚的詞語。總之標題要“標”出事實,不能想當然為吸引讀者眼球去編造標題。如何做到觀點鮮明?在重大題材或問題上,必須通過標題旗幟鮮明地亮出觀點,闡明立場,“標”出導向,切忌模棱兩可。一般來說,可以從選擇新聞事實或文字及表現方式入手表達觀點和態度,也可以直接用議論方式來表達。
標題,是對新聞內容的概括,必須切合文意,不能偏題,這是新聞標題制作的必須遵循。一方面切忌偏題,表現在標題曲解新聞事實,或者標題揭示的信息在新聞內容中是沒有的,即虛構新聞事實。在制作標題時,有時為了突出新聞價值,可以把新聞事實中的某一方面加以提煉突出作為標題,這是允許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另一方面,要注意掌握標題的分寸感,避免片面性和絕對化,防止標題的主觀武斷。制作標題時,一般不要出現“最什么什么”的,也不要出現“寧要什么也不要什么”的,預防出現有偏向和過激的標題。
“文似看山不喜平”,制作標題也一樣。必須將新聞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作為標題加以適當的方式展現,造成突兀崢嶸的效果,要讓其“顯山露水”吸引讀者注意,推動讀完全文。制作標題時,一定要通讀整個新聞,把自己換位成讀者來挖掘新聞事實中讀者最感興趣、最需要了解的信息,字斟句酌制成標題,不要把無關緊要的、大家都知曉的信息做成標題。在有正題副題的情況下,還要將重點和精華放在正題上加以突出,讓讀者抓住重點,領略精華。切忌為了讓讀者掌握更多信息,面面俱到,讓標題平庸冗長、平淡無奇。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將詩與畫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作品充滿詩情畫意。精彩的新聞標題也要王微的詩畫一樣,如傳神之目,魅力無窮。因此新聞標題要變化多樣,不拘一格,切忌千題一式,呆板平庸。在筆者報紙所接觸的標題中,用的最多的是“成效顯著”和“新舉措”、“新局面”之類,比如:某某農貿市場管理成效顯著;某某鄉招商引資工作有了新舉措等等,看到這類稿件的題目很頭疼,就想,作者除了“成效顯著”、“新舉措”、“新局面”就沒有別的詞了嗎?不能說這個詞不好,但是用多了就不好。
怎樣才能使標題耳目一新呢?在制作標題時,可以借用各種文學修辭手法做到生動、形象、傳神。如用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制作的標題形象生動;用對偶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制作的標題朗朗上口富有氣勢;用引用仿擬修辭手法制作的標題,給讀者一種推陳出新的感覺,活潑明快,耐人尋味;用雙關反語等修辭手法制作的標題,曲折含蓄饒有風趣,富有幽默感;用設問呼告等修辭手法制作的標題,語勢波瀾起伏,引人注目,富有感染力。
恩格斯說“標題愈是簡單,愈不費解,便愈好。”簡單,就是制作標題時應惜墨如金,去繁取精,反復提煉,力求用精簡的文字,準確表達新聞的主旨,達到多一個字顯得累贅,少一個字又殘缺不全的效果,這不僅是新聞寫作的要求,更是適應現代社會讀者閱讀心理的需要。不費解,就是在標題制作過程中,不要用艱澀難懂的古字、方言俚語、學術術語,不要用生冷字生僻字,要盡量口語化大眾化,力求通俗易懂。
思維的邏輯性決定了新聞標題的邏輯性。新聞事實中的要素多,在制作標題時內容選取的可能性和組合方式就多種多樣,以致于新聞標題的種類和形式也呈多樣化。如何把新聞事實中的多種要素內容有機地組合制作標題,除避免在標題中運用的概念要與新聞內容中的概念一致不前后矛盾外,標題間的邏輯聯系也是必須要注意的,如不講究邏輯性,就會導致標題松散混亂,不能準確地表達新聞內容。在標題制作時,要注意分析標題內容的主次、因果、并列、遞進、條件、選擇等邏輯關系,才能準確地把新聞內容制成引題主題副題。總之恰當準確地把握新聞標題的邏輯關系,不僅能多角度呈現新聞內容,而且能使標題結構緊湊,條理清晰,同時富有邏輯的標題內容也能讓新聞內容增值增色。
標題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除應當講究講求一定的原則方法外,還要加強自身的文學修養,博采眾長為我所用;勤于動腦不斷實踐提高,轉變觀念敢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制作準確生動、過目不忘的好標題,為報紙版面增色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