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產權、國家所有權與國有企業公司治理

2019-03-22 02:38:38湯吉軍張智遠
江漢論壇 2019年2期
關鍵詞:國有企業

湯吉軍 張智遠

摘要:國內外有關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研究文獻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假定國有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標,難以符合國有企業國家所有權這一約束條件。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的私人所有權改革不可能適用于國家所有權的國有企業改革,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而且還會使國有企業改革問題更加惡化。因此,我們應遵循國家所有權(資本的提供者)的改革思路,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清晰界定國家所有權,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創新,正視國家或政府作為國家所有權的所有者與監管者的角色差別。只有這樣,國有企業才能更好地實現經濟和社會與政治雙重目標,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獨特性。

關鍵詞:國家所有權;市場失靈;國有企業;治理創新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研究”(16JJD790020);吉林大學高峰學科建設項目“國有企業治理研究”(2017);吉林大學青年學術領袖培育項目“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路徑依賴及其超越研究”(2015FRLX09)

中圖分類號:F27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19)02-0019-06

一、引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經濟學角度看,新古典經濟學是以私有企業為基礎的,與國有企業所面臨的約束條件不一樣。盡管國有企業像私有企業那樣運行,但是國家或者政府作為所有者,其運行方式還是不同的,必須加以深入研究,從而突出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創新的方向所在。國有企業并不是所有者缺位或者產權不清晰問題,也不是國有資本由誰負責不明確,以及國有企業破產沒有人承擔責任等問題,而是需要看到國有企業的產權在于國家所有權而不是私人所有權,進一步地會看到國家所有權的存在價值及其對經濟活動的深遠影響。尤其是國有跨國公司的興起,已經使國有企業在世界經濟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學者們研究國有企業的問題很多,但歸納起來,核心問題就是兩個:一個是國有企業的存在性問題,另一個是國有企業改革理論問題①。前者就是國有企業為什么會存在之謎,即國有企業理論問題,其中包括為什么要創建國有企業、誰應該控制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如何決策,以及在國際市場上的國有企業行為等,這些問題研究較少;而后者著眼于國有企業改革方案設計,學界研究較多。

本文從經濟學原理出發,從國家或者政府作為所有者改革的邏輯出發,不僅需要清晰界定國家所有權的邊界,還需要充分行使國家所有權職能,不斷完善國有企業(SOE)公司治理結構,不能簡單地照搬私有企業(POE)或者將國有企業私有化來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從而失去了國有企業的特殊性質。換言之,國有企業是全民所有,是由國家或政府擁有和控制的企業,不僅有經濟目標,還有社會和政治目標,與私有企業完全追求經濟目標是不同的組織形式。一旦作為控股股東的國家追求政治目標,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經濟目標)不一致,那么國有企業就不會支持改進小股東權利的法律改革,從而損害私有企業外部融資的能力②。如果忽略了國有企業所有權差異,就無法揭示出國有企業的本質特征,難以尋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從而低估國有企業治理的復雜性和困難性。事實上,任何一種理論都包含特定的限制條件,通過清楚地揭示某一理論的假設條件,很容易劃分出該理論的應用范圍,從而避免造成理論分析與政策實踐之間的錯位。

二、國有企業改革的理論基礎

在阿羅—德布魯一般均衡經濟模型中,不僅假設包括讓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行為、可以忽略交易成本和不涉及貨幣的交易等,還建立在企業是私有產權的假設之上。企業和個人通過各自最大化理性行為,讓市場達到穩定的均衡狀態。此時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每件東西都有價格,供求規律不僅適用于消費品市場,還適用于生產要素市場,甚至還適用于資本金融市場,從而看到理性預期假說和有效市場理論的科學性。他們認為,市場是由大量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理性個體組成,它們可以獲得需要的一切信息。由于變化是隨機的,或者是難以預測信息的作用,所以根本無法戰勝市場,所有信息都已經反映在價格當中。

顯然,制度中性的思想根植于新古典經濟理論,與零交易成本假設有關,這種假設意味著決策制定者具有完全信息和預測力,從而不僅看不到貨幣交易的經濟與物物交換的經濟是沒有區別的,而且私有產權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也是沒有區別的③。因此,要想研究國有企業存在性問題,需要從不完全契約角度展開,正如哈特所說:“利用不完全契約和權力的觀點來分析公共所有與私人所有的選擇,是很自然的。如果簽約成本為零,那么私人企業的最優管理與國有或公共所有之間就不會有什么差別。在這兩種情況下,政府與企業或經營者簽訂的‘囊括一切的契約,它將預測到將來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契約將明確規定經營者的補償計劃,明確規定企業產品價格如果遇到成本下降應該如何調整,企業產品的性質如果遇到技術革新或需求變動應該作何變動,等等。與此相對照,在不完全契約情況下,公共所有與私人所有就不同了,因為在一種情況下,政府擁有企業資產的剩余控制權,而在另一種情況下,這權力就由私人擁有。……從不完全契約方面來對公共所有和私人所有經濟分析的文獻很少,但卻在不斷增加。但是,仍有許多事情要做。建立一個令人滿意的理論,來處理政府客觀職能及其對產權承諾的問題等,是未來研究中具有挑戰性但卻頗有魅力的工作。”④ 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是全體公民,國家或政府代表人民行使所有權,國家所有權與私人所有權有著本質的區別。由于市場失靈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偏離帕累托最優,在這種情況下,私有產權運行就會導致效率低下,此時政府干預就顯得十分必要。其中,包括稅收、直接管制和國有化,這些都是政府干預的政策工具。

一般來說,國有化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自然壟斷、公共產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等,這些為國有化提供必要條件。無論如何,主流經濟學認為,創建國有企業的理由主要源于市場失靈⑤、意識形態和政治戰略⑥,甚至蘭格(1935)將馬克思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綜合提出市場社會主義模型⑦,似乎展示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它既可以獲得市場體系的好處——經濟收益(帕累托最優),又可以避免被認為是產生于私有制的顯而易見的缺陷。

三、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新古典經濟學認為,政府干預是彌補市場失靈的重要手段,政府干預的工具很多,如補貼、稅收、管制等。國有企業也是一種政策工具,或者說是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政策工具,是不存在國家所有權神話的⑧。但是為什么有了其他政策工具之后,政府還需要國有企業這種政策工具呢?新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這一問題,原因在于新古典經濟學假設制度中性,它沒有將不同的政策工具解釋為不同的制度安排。即使基于委托代理解釋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國有企業存在低效率,也無法解釋國有企業的存在性問題。相對于私有企業而言,國有企業面臨經濟目標和社會與政治目標,從而更需要加強國有企業公司治理。

1. 國家所有權與國有企業的性質

國有企業有時稱為政府企業或者公共企業,主要是指完全國有或者國有控股公司。顯然,相對于政府直接擁有國有企業,政府也間接擁有企業,包括國家財富基金、國有養老基金或者國有銀行等。其中,國有企業是指生產性企業,生產產品和服務用來銷售。國有企業這種功能區別于其他政府部門,包括國防、警察和法院⑨。肖特指出國有企業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國有企業是政府所有和政府控制的;另一個是作為替代政府管制的可能方法,就是采取企業的國家所有權形式⑩。換言之,政府不僅作為國有企業的所有者,而且還作為國有企業的運動員(所有者)和裁判員(監管者)。國有企業不僅有經濟目標,而且還有社會與政治目標。否則,就無法稱之為國有企業,就直接稱為私有企業了。在完全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企業里,因為取代自然壟斷私有企業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所以國有企業可以追求社會或政治目標,而不是單純的利潤經濟目標。這種缺乏利潤最大化的動機有時被認為是有利的——國有企業僅僅對于非利潤或社會目標負責,從而消除壟斷利潤,很容易實現福利最大化。

其中,我們可以從產權而不是市場結構將國有企業劃分為三類:一類是完全國有或者國有獨資企業;一類是國有控股公司;另一類是國有參股公司。雖然是國有參股公司,但政府也可以實行黃金股,具有否決權{11},如表1所示。

表1? 國家所有權與國有企業分類

2. 國有企業特殊的公司治理問題

從技術層面上來看,一般均衡模型是制度中性的,但是,在大多數文獻中,這些模型是在一個完全競爭資本主義體制(私有制)的背景下來討論的,因而,滿足帕累托最優所有條件的經濟最優結構是與理想的資本主義制度有關的。但是這種關系并不必然存在,也許最著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型是由蘭格提出的。蘭格認為,可以人為地創造出市場,經過試錯的過程,就可以實現有意義的稀缺價格。不僅如此,據說社會主義制度還具有某些額外的優勢都可以實現。由于所有企業的利潤都上交給政府,社會主義經濟能夠將社會盈余支付給大眾,因而要比資本主義社會帶來更為公平的收入分配。在社會主義的情形中,資本的所有權和控制權是完全分離的,而這種分離在零交易成本的世界里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假設存在這樣的一個環境,監督和執行是完全的,即使一個集權式的社會主義國家看起來也會頗具吸引力的。然而,國有企業與私有企業的關鍵性差別便是國家或政府作為所有者或股東。這種所有權修改了通常的私有企業經濟理論的假設前提,從而與私有企業形成鮮明的對照。同時,這也很好理解政府會出于政治或社會利益考慮,而不是單純基于效率考慮。由于雙重委托代理、交易成本、軟預算約束,以及國家所有權優勢等因素影響,也會造成國有企業改革失靈。

一是雙重委托代理問題。代理理論集中于管理關系,代理人受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執行工作任務。委托人對代理人提供和建立控制機制,目的是讓代理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而不是代理人自己的利益。自從伯利和米恩斯提出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以來,這一問題就一直困擾著學術界和政策制定者。也就是說,如果締結完全契約,涵蓋了所有可能的情形,即便發生了信息不對稱,委托人也不用擔心代理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但是,由于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是一種特殊的雙邊關系:委托人想完成一些他無法自己完成的事情,通過雇用“代理人”來代表其利益完成那些事情,那么在契約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如果委托人不能輕易地或很好地監督代理人,那么代理人就會采取“說謊”和“偷懶”等機會主義行為。由于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信息不對稱和利益沖突,此時就需要簽訂一個契約以激勵代理人盡其最大努力實現委托人的目標。通常來說,對于監督企業的任一股東(委托人)來說,他要獨自承擔監督代理人所帶來的成本,而監督企業所帶來的收益卻由全部股東享受,監督者只按照他所持有的股票份額享受收益。這對于監督者本人來說得不償失,因此股東們都想免費“搭便車”,從而造成代理人缺乏監督機制。在這種情況下,代理人會依據自己擁有的私人信息,最大限度地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容易產生道德風險和投資效率低下問題。

對于國有企業的代理解釋,則是它面臨雙重代理關系。這個雙重代理不同于私有企業的單一代理關系,在私有企業那里,股東作為委托人可能控制經理失敗,經理作為代理人的目標與股東的目標偏離。然而,就國有企業而言,存在著雙重代理關系。首先,國有企業理論上是全民所有制,財產權歸全體人民所有。公司名義上由國家公民所有,作為委托人,將任務給代理人的政府官員,去實現國有企業的政治目標和經濟目標。全民所有制代理機構就有其特殊性,主要在于這個代理機構必然是國家。國家作為全民代表的資格或地位具有壟斷性,在這種情況下,全民所有制與國家所有權的聯系是天然的。然而,公民并沒有相應的契約機制,包括激勵機制或者指令等使他們與政治家的目標相一致,從而使所有者與代理者的目標發生偏差。于是,一種奇特的現象就出現了:代理人比所有者更加關心國有財產,他們似乎成了真正的所有者;把權利委托給代理人的所有者,他們似乎成了非所有者。其次,政治家作為委托人,委托人要將國有企業任務交給經理,他們作為代理人被政府官員所任命,刻意追求他們自己的目標。政治家的目標可能與公民的目標不一致,前者為了保住權力,而后者追求更好的企業績效。而且,公民與政治家的目標與經理的目標也不一致,無論采取何種代理機制,只要交易成本為正,這個偏差只能進一步縮小,但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經理不是幫助政治家實現他們的目標,更可能追求他們自己的職業晉升和偏好。結果是國有企業遭受雙重代理問題,公民無法控制企業經理的錯誤行為,也很少能控制與國有企業相關的政府官員的錯誤行為。

二是交易成本經濟學解釋了企業存在的理論依據。在資產專用性和機會主義行為情況下,由于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契約,就會出現交易成本。這些成本都會涉及資產專用性,以及在不完全和不對稱信息中建立控制的可能性,使交易成本與經濟主體的機會主義行為有關。就國有企業而言,交易成本的感覺不同于來自資產專用性、不完全契約和信息不對稱等私有企業所有者的感覺。這個原因不是因為政府比私有企業有較少的機會主義行為,而是因為政府比私有企業有更大的風險容忍度。政府有較大的預算和資源,從而愿意承擔更大的風險項目,所以是更有耐心的投資者。除此之外,政府還有對法律和管制的控制權,從而監督企業履行契約和減少道德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更愿意進行風險性投資,即使在法治不健全或者被沒收的風險更大情況下也會如此。

三是國有化存在軟預算約束問題。在私有企業條件下,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私有企業面臨硬預算約束,在市場競爭中很容易實現優勝劣汰,進入與退出機制是通暢的。但是對于國有企業卻存在著軟預算約束(SBC)。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科爾奈在《短缺經濟學》一書中提出的,并用它來解釋社會主義國有企業即使長期虧損也不會破產,反而還會得到國家各種補貼,從而可以繼續發展下去。也就是說,在軟預算約束體制下,國有企業經理承擔更大風險的任務,因此國有企業進入門檻要比私有企業低,從而得到政府支持或者低成本的政府資本,以及國有銀行貸款等,企業的壽命是有保證的,因為國家起了完全保險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代理人很容易產生道德風險行為,甚至偏好高風險投資——因為代理人只負盈而不負虧損。同樣,在這種完全保險的情況下,企業盈利與否與企業發展并無多大關系,沒有盈利的企業還可以得到發展,而盈利的企業反而得不到發展,很容易造成逆向選擇和棘輪效應問題。

四是國家所有權優勢。資源基礎理論關注企業如何發展和使用資源與能力去服務顧客,從而實現對競爭者的優勢{12}。將資源基礎理論拓展到國有企業,我們認為國家所有權本身作為一種資源有雙重影響。一方面,國家所有權或者政府支持可能是優勢的來源,從而給予國有企業補貼,或者投資補貼,從而使私有企業無法獲得投資資金。更為重要的是,政府也可以支持國有企業擴張。另一方面,在國有企業中,政治官員成為董事會成員,經理也是由政府官員任命,因此,政府官員盡力追求對企業價值很小、對政府官員價值較大的社會與政治目標。

由此可見,市場失靈并不是創建國有企業的充分條件,僅僅是必要條件。由于交易成本、雙重委托代理、軟預算約束等因素影響,很容易使國有企業自身改革也會失靈。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從國家所有權角度加強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創新,因為當資產國有時,國有企業管理者很少有動力減少成本或者改進質量或創新,因為他作為非所有者僅僅得到收益的一部分{13},但是在私有企業中,股東有權利投票選出管理層,從而使管理者服務于所有者的利益,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國有企業分散、不可轉讓的股份減少了這些激勵,控制企業的那些人很少關注股東利益,更多集中于利益相關者,包括供給者、消費者和員工等,國有企業經常被其預算所限制,從而發現如果沒有較強的預算約束,國有企業將追求總支出或總收益最大化。為了這樣做,國有企業將遵循壟斷價格規則,特別是在有限資源約束條件下,國有企業目標也會發生變化,例如追求預算最大化和收益最大化等,都偏離了私有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這本身恰恰是由于國有企業國家所有權所致,如圖1所示。

在圖1中,橫軸PG表示國有企業追求的社會與政治目標,如充分就業、生態質量、意識形態等目標,縱坐標EG是國有企業追求的經濟目標。在理想化狀態下,社會無差異曲線SIC與EG和PG生產可能性曲線AEB相切于E點,從而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但是,由于國有企業面臨的特殊問題,從而導致國有企業的效率遠遠低于E點,有可能在F點。但在A點,表明國有企業完全追求經濟目標,在B點,表明國有企業完全追求社會與政治目標。45°線可以劃分出國有企業的偏好特點,而且決策者的偏好也是可以改變的。在45°線左側或右側表明,國有企業偏好經濟目標多一點還是偏好政治目標多一點,在D點是不可能實現的。

由于一國資源的稀缺性,一旦建立國有企業的經濟目標和社會與政治目標的邊際收益減少,隨著國有企業建立的邊際成本增大,就會出現國有企業的最優規模,如圖2所示:

在圖2中可以看到,在S點左側,國有企業運行的邊際收益大于其邊際成本,就會增加國有企業規模。反之,在S點右側,國有企業運行的邊際收益小于其邊際成本,那么就會減少國有企業規模,從而存在最優規模,很難存在大力發展國有企業或大力發展民營企業的情況。如前所述,市場失靈程度越大,國有企業的邊際收益越大;反之越小。意識形態和政治戰略越大,國有企業的邊際收益越大,反之越小。同樣,如果國有企業建立的邊際成本越大,國有企業規模越小,從而可以看出國有企業最優規模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取決于相應的約束條件。因此,無論人們喜歡與否,國有企業事實上都是每個國家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那些仍在發展和健全市場,以及依靠強大的國家所有權的國家和地區尤其如此,需要在私有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尋求平衡。

四、一般性結論及政策建議

事實上,新古典經濟學阿羅—德布魯自由市場模型和蘭格—勒納—泰勒市場社會主義模型都存在一個根本問題,即它們都沒有考慮在缺乏完全信息以及獲得信息所需成本與缺乏某些重要的風險市場的情況下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14}。實際上,國家所有權提供了解決許多問題和潛在的研究方法,包括建立新的思想和框架,拓展現有理論,從而理解國家所有權所面臨的復雜性,迫切需要制定國家有權政策。盡管一些研究領域,包括私有化、轉軌經濟學,以及新興市場國家都可以看到國有企業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甚至成為跨國公司的重要力量,但政府仍然保持控股或者參股形式,只不過使國家所有權采取許多新的形式,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國有養老金和國有銀行等。

我們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國有企業,而且還可以拓展國家所有權理論,從而看到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的特殊性:雙重委托代理、風險偏好、軟預算約束、國家所有權優勢等,從而更能突出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顯然,按照OECD國有企業治理原則,一方面,對于所有權結構,部分國家所有權優于完全國家所有權;另一方面,關于法律體系,國有企業應該與私有企業一樣受到公司法和證券法的約束,私有所有權與公司法聯合起來可以治理企業低效率和提高經濟績效。實際上,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與中國在基本經濟制度上的差別,使以前者為背景的經濟運行理論難以直接解釋中國的經濟運行,而中國現階段最需要的經濟體制改革理論,則不能從西方主流經濟學中吸取多少營養。與此相聯系,中國經濟學界出現了忽視顯而易見的制度差別而簡單套用西方經濟運行理論(主要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微觀和宏觀理論)的傾向,以及經濟體制運行和變革理論相對貧困的傾向{15}。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國家所有權的政治根源,我們會發現國家所有權不僅優于部分國家所有權,而且對于國有企業需要建立一個獨立不同的法律體系,從而優于適用于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的單一公司法體系。毫無疑問,國有化永遠都不能輕易地采取,但是,真正的自由市場也不可能存在,現實世界總是介于兩者之間。在大多數情況下,國有企業成為國家政治因素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不可忽視。由于市場不完全、意識形態和政治戰略等原因,應該清晰地確立國有企業的戰略定位,涉及經濟學、管理學、政治科學和法學,以便滿足國有企業的雙重發展目標。

首先,要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包括資本和勞動市場,清晰定位國有企業功能和邊界,不僅要著眼于經濟上彌補市場失靈,而且還要著眼于國有企業的社會與政治目標。當民間資本無能力進入的領域,才是國有經濟應當有所作為的領域,切實放開壟斷行業的市場準入,讓民間資本與國有資本共同參與市場競爭。

其次,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的國家所有權政策。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加強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控制,明確政府作為國有資產股東、政府監管者和財政管理者的責權利,還會促進政府權力部門在合理的邊界內行使所有者職能,清晰地界定國家所有權和私有產權,尋找國家所有權與市場邊界,在競爭中性和分類改革的基礎上實現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平等競爭,引入恰當的問責機制并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減少雙重代理成本,這是政府在改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方面的關鍵挑戰。

再次,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股權—所有權”的國有企業結構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超越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國有企業經營模式,也超越了單純依靠私有企業公司治理模式。以股權—所有權理論為依據,完善政府作為股東的國有企業董事會治理結構,超越股東價值最大化,不僅將黨委組織嵌入到公司治理結構中,而且將經濟目標和社會與政治目標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建立健全董事會運作機制,完善中國特色的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最后,加強國有企業硬預算約束,明確政府作為國有企業股東或所有者角色,國家的職責應該制定國家所有權政策,應該在法律框架內行使其所有者權利,不應干預國有企業的日常管理,健全問責制和提高透明度,以及公司法和證券法,這是改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的必要手段,從而對國有企業(包括混合所有制企業)與私有企業形成獨立和有差別的規則體系。

注釋:

① 戴錦:《國有企業的性質》,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頁。

② M. Pargendler,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State Ownership: The Brazilian Experience, Theoretical Inquiries in Law, 2012, 13(2), pp.503-524.

③[美]埃里克·弗魯博頓、魯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經濟學——一個交易費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3頁。

④[美]奧利弗·哈特:《企業、合同與財務結構》,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3頁。

⑤ A. Shleifer, State Versus Private Ownership,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8, 12(4), pp.133-150.

⑥ J. Willner, Ownership, Efficiency, and Political Interfer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1, 17(4), pp.723-748.

⑦ O. Lange, Marxian Economics and Modern Theor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35, 2(3), pp.189-201.

⑧ 王軍:《國企改革與國家所有權神話》,《中外法學》2005年第3期。

⑨ Y. Aharoni, The Evolu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1987, 81(4), pp.1423-1424.

⑩ R. P. Short, The Role of Public Enterprise: An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omparison in Public Enterprise in Mixed Economies, 1984, pp.96-110.

{11} A. Cuervo-Cazurra, A. Inkpen, A. Musacchio and K. Ramaswamy, Government as Owners: State-Owned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4, 45(8), pp.919-942.

{12} J. Barney,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 pp.99-120.

{13} O. Hart, A. Shleifer and R. Vishny, The Proper Scope of Govern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Pris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 112(4), pp.1127-1161.

{14} [美]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曹榮湘:《市場社會主義與新古典經濟學》,《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1年第3期。

{15} 劉世錦:《經濟體制效率分析導論》,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頁。

作者簡介:湯吉軍,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沈陽,110136;張智遠,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長春,130012。

(責任編輯? 陳孝兵)

猜你喜歡
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推進“科改示范行動”的實踐與思考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對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建設的思考
時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26
探索國有企業投資新路徑
中國外匯(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8
國有企業改革之路上的“國退民進”
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思考
消費導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17
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久久鬼|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日韩av无码DVD|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无码国产伊人|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19p|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亚洲天堂日本|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精品第5页|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一级福利视频|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av在线手机播放| 综1合AV在线播放| 色九九视频|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性视频一区| 99视频全部免费|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午夜天堂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a亚洲视频|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亚洲人成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毛片手机在线看|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乱人伦99久久|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网视频|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成人精品亚洲|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