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
摘 要:消費市場越來越傾向于布局可以靈活多變的住宅戶型,特別是對新婚家庭而言,三代同堂是他們生活居住中不得不考慮的情況。綠地集團、萬科地產也都自2011年后就推出可變戶型概念,針對不同面積的戶型以及不同階段的家庭構成,研究住宅的彈性空間,實現空間的高效使用和體驗目的,也再次證明人們對住宅深層次的需求愈發強烈。通過代表性的多功能房、社交餐廳等的設計優化,反映現代人的更深層次的需求。
關鍵詞:生活方式;多功能房;社交餐廳;住宅優化
在新媒體和互聯網信息發展影響下,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而設計發展到今天,在不斷細化設計專業技能來滿足現代生活更深層次的需求的同時,“生活方式”成為設計過程中服務與剖析需求的最重要的考量。
生活方式是人“社會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決定了個體社會化的性質、水平和方向。而社會生活方式是通過一個人的思想意識與心理結構的形成,影響個人的行為方式和社會的態度,反映個人的價值觀念以及其世界觀的基本傾向。近10年來,虛擬網絡購物支付和自媒體的迅速發展,讓社會人的需求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交互設計、人與社會與環境的關系,集中體現在住宅空間設計中,且由于生活方式不斷進步完善,對現代住宅空間設計產生一系列影響,本文對此展開研究和分析。
隨著房價的攀升,一套商品房住宅歷經兩代到三代人的情況已成為常態,通過對建筑結構主體的創新,消費市場越來越傾向于布局可以靈活多變的住宅戶型,特別是對新婚家庭而言,三代同堂是他們生活居住中不得不考慮的情況。綠地集團、萬科地產也都自2011年后就推出可變戶型概念,針對不同面積的戶型以及不同階段的家庭構成,研究住宅的彈性空間,實現空間的高效使用和體驗目的。2014-2016年,綠地集團針對多個剛需滿足至少三室兩廳的住宅進行優化設計,具有一定代表性,展現了剛需下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而近兩年,在各大設計門戶網站,如室內設計聯盟、拓者設計,都針對住宅設計戶型進行頭腦風暴般的優化設計,也再次證明人們對住宅深層次的需求愈發強烈。針對消費者對住宅空間優化中的各種需求,總結幾點如下:
一、多功能房的需求
具有多功能需求的空間,無論戶型大小,如今都成為業主在裝修住宅時考慮的重點之一。從50平米左右的單身公寓,到60~80平方的兩房兩廳一衛,再到90平方的三房兩廳一衛等戶型的設計中,都凸顯出不同家庭對多功能房的強烈需求,從早期賦予書房一個晚上睡覺功能定義的多功能,逐漸發展為休閑陽臺多功能設計、影音間或兒童游樂室的多功能設計,多功能空間在滿足各類家庭需求基礎上,保證客餐廳及正常戶型結構的完整。設計師把客廳與主臥之間的次臥室設計成多功能房,讓它白天作為具有書房、影音室功能的半開放區域,其中飄窗做書桌,利用多個隱形推拉移門的設計,使多功能房與客廳、主臥室都具備環形流動的空間特性,擴大了客廳空間感,滿足業主多種辦公休閑的需求。在夜晚,隱藏的推拉移門可以使多功能房獨立成為一個次臥,而不影響客廳和主臥空間的正常使用。多功能房是書房和客臥的結合,客廳與書房在白天可以有效互動,滿足朋友來做客聊天、互相品鑒共同的興趣愛好的需求,晚上則在整面書柜里拉出翻板床,滿足客臥的需求。
多功能房本質上都在強調其在白天可以提供不同的休閑娛樂的功能,而晚上則具備臥室睡覺特性,而且多功能房的家具常帶有帶有隱藏性,特別是床的形態,通過折疊家具等讓空間具備“魔術”般的魅力,也帶給業主更加趣味性的生活體驗。這也反映了現代家庭生活中更強調社交的趣味性。如今人的需求越來越向高的層次靠近,高品質的戶型優化設計,是設計師通過創造“體驗”,讓業主在精心制作的舞臺上體驗創造生活意義的快樂。
二、社交餐廳的需求
在中國人的住宅空間中,具備煎炸蒸炒等功能的半封閉或全封閉的中式廚房占有重要地位,這源于中國人對吃的執著。但伴隨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西式開放性廚房具有的優勢也越發明顯。越來越多的家庭,在中式廚房的基礎上,打破常規,讓廚房與餐廳、客廳的互動更加明顯,連接餐廳和廚房的水吧臺,看似開放式,與折疊門、窗連在一起后,又能充分發揮中式廚房的獨特魅力。廚房餐廳的空間劃分上,流暢的線條讓空間看上去簡潔大方。在保留中式廚房的基礎上開辟西式廚房,酒吧臺與餐桌整合一體,這也都再次證明了現代生活方式中社交關系的重要性,即使在住宅空間設計中,這些餐廳與廚房的設計都在拓展業主與家人朋友的頻繁互動。
三、整體空間的精神需求
住宅空間的優化設計,更多是從尺寸、比例、線條,到空間的走線穿插關系,讓平面布局得更加工整和諧,具有突出代表性設計師有梁志天、唐漢忠、李瑋珉等。從他們的住宅設計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設計師們都在打造自然流暢的空間線條,并借助材質、光線進行分割,暗喻空間的界定,讓錯落的光影跟著空間交錯流動,構筑舒適而自然的生活場景。
四、結語
設計師在住宅設計中扮演的好似場景師的角色,通過謹慎周密的尺度拿捏,提供體驗方式和情境,來進一步拓展人類的自我認知,幫助人們用更善意、更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去完成馬洛斯“需求層次”中 “自我實現” 的最高需求層次。而這又恰恰是社會人的生活方式所追求的。
參考文獻:
[1]陳紅,呂燕紅,季強.中小戶型住宅的靈活性、可變性設計[J].中外建筑,2007,(4).
[2]徐雪梅.多功能家具在中小戶型住宅中的應用[J].家具,2011,(6).
[3]陳曄.城市住宅戶型設計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7,(9).
[4]王瑋龍.中小戶型居住空間彈性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5]孔紅枚.中小型住宅戶型設計評價與偏好選擇研究[D].浙江大學,2013.
[6]欒之瓏.從設計生活方式到設計生活意義——淺析信息社會體驗設計的發展方式與設計潛力[J].工業設計,2017,(1).
作者單位: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