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若楠
摘 要:作為外部空間中最重要的部分,城市廣場在人們的公共生活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隨處可見高層建筑和交通擁堵人們越來越需要在鋼筋混凝土城市建立公共區域來調節人們的生活。一個地方的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與精髓,文章根據對河北省現有的城市廣場景觀的調研分析提出建議,?避免城市面貌同質化越來越嚴重,防止城市在高速的經濟發展中下喪失了自身的特點。
關鍵詞:地方文化;城市廣場;景觀設計
一、緒論
(一)河北地方文化概述
河北省簡稱“冀”,位于華北,省會石家莊,是中國唯一擁有高原、山脈、丘陵、平原、湖泊和海岸的省會。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河北省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資源大省。其中,太行山紅色文化、長城文化(山海關)、燕趙文化、神韻京野(直隸文化)和南海渤海(開放文化)已成為河北五大文化脈絡。此外還有平山文化(古中山國文化)、西柏坡文化(革命圣地)、曹魏的建安文化、邯鄲運河文化以及承德的避暑山莊(皇家園林)等等。
(二)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的本土文化是當地居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物質精神文化成果,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精神脈絡,讓人們有一種親密感和歸屬感。不論是從社會價值、經濟價值還是美學價值角度出發去衡量,其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而現如今的大部分城市卻忽略自身的文化價值去修建一些歐式或者俄式等風格的建筑或者公園(如石家莊城市中即有兩處已經爛尾了很久的歐式和俄式風格的建筑),這樣的設計確實能給人們帶來一時的新鮮感,但絕不能長久受歡迎,因為人們并不會在其中找到熟悉的歸屬感。
二、 地方文化與城市廣場的關系
隨著社會的快速和持續發展,城市中的廣場逐漸發展起來以適應各種城市社會生活的需要。其以建筑、步道、水景、綠化等形成圍合狀態,由多種軟、硬質景觀構成,是具有一定主題內容和規模的節點式城市戶外空間。城市廣場不僅是展示城市的形象、集散人流的場所,也是塑造美學和創造美學的藝術空間。
首先,城市廣場是地方文化的載體。城市廣場是城市中用來調節過渡的空間,是一個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心,其風格、質量等都影響著整個城市人們美好生活的品質,傳達的文化保護也代表了整個城市的精神遺產。其次,地方文化是城市廣場景觀設計的最佳元素?,F如今,大部分的城市廣場大同小異,城市廣場的地方特色漸漸淡去,模式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近些年來,面對這樣的問題,人們開始呼吁地方文化的重要性,開始對特點、個性化的追求。地方文化因其自身的獨特性,成為城市廣場景觀設計時運用的最佳元素,同時其親緣性使當地的居民產生自然、深入的聯系。
三、河北地區城市廣場現狀
文章將選取河北省內三個既具有地方文化代表性又與人們的公共生活息息相關并且處于城市市中心的城市廣場進行調研,總結城市廣場景觀設計中如何使用本地文化。
由上述的三個案例中可大致得出,大部分河北地區的城市廣場景觀設計中地方文化的應用都十分直觀??梢姡蠖鄶党鞘袕V場都會將當地的歷史文化、民風習俗等精神文化與與景觀雕塑小品相結合,以這種相對直觀明了易懂的方式傳達給人們。而剩下基本上都以鋪地、景觀綠化、燈柱座椅、浮雕墻畫等形式為載體去融入地方文化的元素來表達或者去烘托地方精神。
然而目前我們城市的大多數廣場設計中對于文化的運用依然采用原樣照搬的模式,這種方法是基礎中的最基礎,容易出現形式太過于直觀且單一化,尺度比例過于失調的現象。
四、地方文化在城市廣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手法
根據廣場使用的性質,功能的使用以及城市周圍的不同環境,當地文化在城市廣場中使用的方法也大相徑庭。一個深受人們喜愛和好評的城市廣場設計應當正確運用不同的手法,將城市廣場景觀設計與當地的本土文化合理結合,從而營造出屬于這個城市的場所精神,勾起人們腦海中對于這個城市回憶。
(一)文化主體思想的表達
最常見的形式是各個城市中的文化主題廣場。在廣場中通過一系列的不同分區的景觀小品的營造來串聯成整個廣場需要呈現或者表達出來的文化主題思想。亦或是將整個主體文化的思想變成理論、理念融入到整個廣場設計的規劃中、景觀軸線之中等。除此之外,廣場中的鋪裝、桌椅、燈柱、垃圾箱等,也會融入廣場文化主體的元素符號。
(二)地方文化的再現與抽象
復制方法基于當地文化最典型的元素,并通過藝術處理和再創造直觀表達。有兩種重現方式,一種是使用原型的外觀來重現它以展示當地文化,另一種是非物質文化元素的視覺交流,如民間活動、當地歷史和當地文化中的傳說,這些在城市廣場雕塑中最為常見。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對一種文化形象的提取,對其進行拆解、歸納、重新組合等,在保留其本質核心的同時以另外一種景觀形式再現于我們眼前,成為一種新的表達形式。而通常這種應用手法經常會被應用在地面鋪裝、景觀設施尤其是景觀雕塑中,因為這樣能使人們受到最直接且強烈的視覺感官刺激。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一面景觀墻上采用壁畫或者浮雕等藝術手法去表達或展現一段民間傳說或者是歷史故事。
(三)地方文化隱喻與象征
隱喻是能指形式從適當的參照轉換為另一個能指,從而賦予后者以意義。對象的特定圖像的使用意味著抽象的,不可見的事物意味著符號。隱喻和象征技術常用于景觀雕塑、建筑景觀小品和地板覆蓋物,突出和對比廣場的主題,并展示當地的精神。這種方法重在去營造和烘托一種氛圍,能讓人們置身其中去感受當地的文化特色,也能使當地的人們對廣場有一種共鳴。它可以是一個很抽象的雕塑,但是象征著當地的精神面貌,也可以是將當地的地理形態,融入到廣場的整體形態中去,通常也可以作為一種理念出現在景觀設計中。
五、結語
近幾年來,我國一直在倡導重視文化價值,重視地域文脈的重要性,重視場所精神,但是國內近幾年來不缺乏一比一復制國外有名的歷史文化建筑的現象。因此在城市不斷的發展建設中,我們既要學習西方的設計理念,也要不忘與本土的文化歷史相融合,來保護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通過設計使它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城市是一部由建筑寫成的歷史書,城市設計要深入挖掘代表城市靈魂和精神的文化本質,合理規劃,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潘虹,張鵬.蘆山地震紀念廣場景觀方案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2]蘆原信義.外部空間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58.
[3]石麗.地域文化在城市廣場設計中的的尋求與表達[D].長安大學,2008.
[4]李衛文.城市景觀文脈的繼承與發展——以西安大雁塔景區城市空間設計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5,(9).
[5]張亞萍.文化內涵:城市廣場設計之根本[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
[6]覃永暉,姜麗.基于城市文脈的城市廣場設計[J].山西建筑,2007,(9).
[7]郝赤飆.景觀設計原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8]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3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9]任靜宇.邯鄲市城市廣場景觀設計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
[10]宋楠.城市廣場設計中本土化景觀設計的運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作者單位:
河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
指導教師:許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