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摘? 要:為進一步提升GPS控制測量精度,滿足經濟發展對于定位測量數據的使用要求,文章從GPS控制網絡布局層面出發,對大區域內GPS控制測量方法進行探討,并以案例形式對GPS控制測量的施測工藝和數據精度進行了檢核分析,為類似GPS控制網的優化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GPS控制測量;靜態觀測;數據檢核
中圖分類號:P228.4?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06-0117-02
與現有的常規性控制測量相對比,GPS控制測量在測量精度、操作難度以及使用成本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利用GPS接收機等數據采集終端,通過合理的布設控制網的網形,優化控制測量的數據精度與可靠性,確保了工程建設領域對測量數據的使用需求。伴隨網絡CORS技術的發展,以市域、省域為范圍建設的連續運行多基準站網絡,逐步淡化了分級布網、逐級控制的控制測量網絡建設,為多維度、多尺度、高等級無縫測繪,提供了技術手段。
1 大區域 GPS控制測量特點
城市控制測量普遍采用的GPS等級為C級、D級和E級,其中C級為市域范圍內的基準控制網,點位等級要求相對較高,而E級GPS網多為工程測量控制網,多直接應用于項目施工、低等級控制測量起算等方面[1]。
GPS控制測量與其它測量方式有著一定的差異,GPS控制網無需控制點間的相互通視,大大降低GPS控制網運行成本,避免了資源浪費。
2 大區域 GPS控制測量網絡布設原則
針對大區域GPS控制測量的特點,其布設原則可分析如下:
(1)GPS控制測量應獨立布網。以獨立觀測、閉合幾何網形觀測方式,實現對區域空間數據的有效獲取,提升測量數據的準確度。以邊連式、網連式等有效組合,并保證一定的重復觀測邊與時段,在降低數據采集與解算的勞動強度的同時,增強控制網的自檢條件。
(2)與已知控制點聯測,且網形應布設均勻。為確保GPS控制測量的可靠性,應將新布設的GPS控制網點與原有地面控制點相結合,且已知控制點不得少于3個網形分布均勻,實現GPS控制網與地面控制網的聯測解算;GPS測量控制點應與等級水準點聯測,優化區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模型,提升GPS控制點的高程精度[2]。
(3)GPS控制網點的選址,應布設于交通便利、凈空開闊的區域,應與高壓線、通訊基站和大區域水面等相距較遠,降低多路徑效應和電磁信號對GPS觀測數據的影響。
3 大區域GPS控制測量建設方法
伴隨大地測量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區域GPS控制測量應結合現有技術手段,提升控制測量的數據精度:
3.1 平面與高程基準
工程測繪與基礎測繪框架當前所用的平面坐標系多為北京54系統、西安80坐標系統,以及現常用的CGCS2000大地坐標系,高程多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因此GPS控制測量應選用國家測繪基準;當因工程施工建設要求,選用獨立坐標系時,應建立獨立坐標系與國家坐標系間的轉換聯測[3]。
3.2 GPS測量設備與測量方式的確定
作為大區域GPS控制測量的主要工具,以某城市區域控制網建設案例為對象分析,工程測繪中共設置了24個C級控制測量點,作為高等級GPS控制測量的基礎控制網,并分別布設了D、E級和一級城市導線點。
其中,C、D、E級GPS點,由于點位精度要求較高,采取靜態觀測的方式,按照《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CJJ73-2010)指標要求,選取Topcon Hiper系列雙頻接收機,依照觀測時段要求,采用架設三腳架的方式開展靜態觀測;針對一級導線點密度較高、精度要求相對較低的情況,采取CORS-RTK快速動態觀測的方式,采用GSM網絡連接參考站服務器,采取無線網絡差分定位的形式,分別2次采集同一點的三維坐標數據,每次獨立觀測30歷元并相互對比,若兩次觀測差值平面低于2cm、高程低于3cm,則取二者均值為點位實際觀測數據。
4 GPS控制測量應用分析
現有某地區為更新礦區原始地形圖,現需依托部分C級GPS控制點,建設礦區內部高精度控制網,其中X001、X002和X013為高等級控制點,即控制網的起算點,控制點網形如下圖1所示。
控制網點選擇和埋設時,設置于穩固堅實的區域,為保證網形加密與施工的便捷性,控制點之間應至少保證一個方向通視;采用雙頻GPS接收機按照E級控制網的指標和精度要求施測,其中衛星截止高度角15°,觀測時段2個,每時段為40min,采樣間隔為10s;控制網解算時,將天線高等信息輸入解算軟件,并初步剔除部分信號噪聲較大的觀測歷元,首先進行基線向量計算,解算相應的數據觀測邊,若數據質量不符合要求,適當降低衛星截止角要求,其次進行三維網無約束平差,即在WGS-84坐標框架下解算控制點的大地坐標;最后輸入X001、X002和X013的三維坐標數據,完成約束網的平差,轉換至相應的國家基準坐標系統,從而達到GPS控制網解算的目的,并檢核相應的基線解算、無約束平差和約束平差的數據精度。
為檢核GPS控制網的數據精度與可靠性,現采用全站儀坐標觀測、水準儀聯測等方式,對新建立的控制網點進行精度檢核,并將部分統計成果匯總如表1所示。
5 結束語
通過表1可發現,GPS測量的精度與控制點間距的相關性不明顯,且平面精度略高于高程解算精度,但總體精度在1.5cm以內,完全滿足控制測量的數據精度要求;同時通過全站儀測距,網形的內部符合度較高。
伴隨現代CORS定位技術與無線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以連續運行基準站差分定位服務系統為代表的,現代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體系,切實提升了大區域GPS控制測量工作的作業效率與數據質量。
參考文獻:
[1]布金偉,左小清.GPS在山區大比例尺數數字測圖及控制測量中的應用[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6(7):68-68.
[2]劉陽.區域長剖面測線GPS控制測量方法探討[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7(2):80-82.
[3]唐磊,張海波.GPS在山區大比例尺數字測圖及控制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4):102-103.
[4]華爾特.基于GPS的礦山山區控制測量方法與技術流程[J].科技創新導刊,2016(10):56-57.
[5]張彥.利用GPS觀測技術建立獨立坐標系的方法與實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3):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