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英
摘? 要:線損是綜合反映和體現電力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生產運行和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如何有效降低線損、提高電網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直接關系到企業(yè)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供電企業(yè)要發(fā)展,必須依靠科技手段,加強線損管理,實施降損新措施,進一步提高企業(yè)效益。
關鍵詞:電力系統(tǒng);線損管理;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TM73?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06-0191-02
1 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供電線路網架結構不合理,線路架設不科學;設備更新緩慢、年久失修
電網結構布局不科學,線路架設不合理,線路供電半徑過長、線徑小,迂回架設、線路設備的容載比不合理;落后、陳舊的線路與設備長期帶病運行,沒有及時更新?lián)Q代,或者長時間的高負荷工作;運行中的故障問題得不到及時發(fā)現和處理;主變壓器容量不足,三相負荷不平衡,無功補償不能發(fā)揮補償作用;絕緣子表層污染不及時檢修,各種漏電故障時有發(fā)生,等等都可能造成線損的增加。
1.2 技改資金不足
資金缺乏是導致不少供電企業(yè)線損管理無法落實到位的主要原因,因受資金所限,使得供電企業(yè)不得不對網絡的技術水平和改進標準進行調整,導致供電企業(yè)各種設備無法達到國家的相關標準,從而使得供電企業(yè)的技術水平嚴重下降,技術改造壓力和難度均非常大。
1.3 計量工作存在的問題
沒有嚴格執(zhí)行計量運行管理和輪校制度,同時缺乏制度落實監(jiān)督,用戶電表在使用和更換上存在漏洞,淘汰表計、故障表計、超校驗期運行表計依然在使用。計量設備不按周期檢修、校驗、輪換,均可能造成電能損失。各電壓等級關口表計的安裝、運行維護不到位,還有部分大用戶、重點用戶、專變用戶的計量表計還沒有采用主表、副表兩套計量,一旦表計有問題,就會造成電量損失。
1.4 違章用電和竊電現象日益嚴峻
供電企業(yè)反竊電環(huán)節(jié)把關不嚴,因管理方面的漏洞,致使偷電用戶越來越多,偷電量也隨之增大,給電力事業(yè)發(fā)展造成嚴重困擾。新的竊電技術層出不窮,一方面竊電行為呈現職業(yè)化、多樣化、智能化、專業(yè)化的發(fā)展趨勢,不法分子利用互聯(lián)網傳播銷售竊電器材,并且廣泛使用,反竊電工作形勢日益嚴峻;另一方面新竊電設備能夠輕松攻破多數防竊電系統(tǒng),給反竊電工作帶來新的困惑。新型的竊電模式均向高科技方向發(fā)展,對反竊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 線損管理制度不夠落實、管理人員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不足
落實線損管理責任制,是完成線損率指標,降低線損的保證。企業(yè)將線損指標進行分解后,線損管理工作幾乎滲透到每一個班組,而班組在工作中只是捎帶管理線損,無專人專責管理線損。供電公司屬于國企性質單位,公司內部鼓勵機制較少,存在消極怠工現象,責任心不強,存在估抄、漏抄現象;抄表員為避免長途跋涉進行抄表工作,私自估算用戶用電量,與實際用電量存在較大差別;對線路、臺區(qū)不及時維護、線路走廊竹木不及時清理,都造成電量流失;存在線變關系、戶變關系未分清現象;等等都對線損造成影響。對于新型設備和新技術的掌握能力不足,管理人員業(yè)務知識更新無法滿足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管理模式陳舊,與供電新技術、新模式不匹配,導致在線損管理實際工作中出現了很多前所未有難題。
1.6 線損計算不體現實際情況
理論線損、實際線損計算未及時跟上,計算的方法、計算的結構框架、計算的結算與實際線損情況有出入,不能真實的反映線損,想詳細的分析線損有一定的難度。線損率不是一個“常量”,它是與負荷、電網結構、潮流、運行方式等諸多因素有關的變量,是變大還是變小應該有一個客觀的尺度。線損率既不是必然逐年下降的指標,也不是逐年上升的,怎樣對變化進行衡量,這就需要進行理論線損、實際線損計算,制定出客觀標準。
2 加強線損管理的措施
2.1 健全線損管理制度,強化線損管理工作
(1)制定線損“四分”管理方案。線損“四分”管理是企業(yè)內部精細化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降低線損增加效益的重要工作措施。線損“四分”管理就是將電網的線損按“分所、分壓、分線路、分臺區(qū)”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計算、分析、整改、考核等的管理工作。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及職責,將線損“四分”管理指標合理分解下達到責任部門或責任人,以具體的指標來驅動各部門、各崗位承擔起線損管理的工作任務,各施其責,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降低線損。(2)制定抄表管理制度。制定嚴格的抄表管理制度,規(guī)定抄表路線及抄表時間,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員工抄表質量,杜絕估抄、漏抄、錯抄行為。全力推行供電所營業(yè)抄核收分離管理機制,增強線損管理的透明度,發(fā)現問題著力解決,提高供電所線損綜合管理水平。(3)制定線損考核、獎懲制度。制定適合本公司的線損考核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指導相關責任部門、責任人每月開展線損管理工作,完成線損指標。以線損指標完成情況、抄表質量、線路、臺區(qū)維護情況等為考核、獎懲項目,與績效工資掛鉤,獎罰分明,對于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態(tài)度積極、工作任務完成質量高的員工給與適當獎勵,對于工作懈怠的人員,應及時糾正并處罰,調動積極性、又能獎勤罰懶。
2.2 加強培訓、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質是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企業(yè)管理的重要任務。提高員工能力和素質的主要途徑是培訓,加強員工的責任心教育,學習先進的技術知識、工作技能和管理經驗,培養(yǎng)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職業(yè)使命感,使廣大職工從思想上認識到企業(yè)利益與自身利益密不可分。
2.3 加強電能計量管理
電能計量工作的開展將直接影響電量計算、線損統(tǒng)計的準確性。根據電網實際情況,完善各電壓等級關口、各計量點表計的安裝。對不同用電性質的用戶采用高壓或低壓計量,對重要用戶,采用主副表兩套計量。合理選擇合格的電能表和互感器,大力推廣選擇全電子電能表,這種電能表誤差小、精度高、損耗小、有助于防竊電,能遠程自動抄表。定期對計量裝置檢查、校驗、輪換,確保計量表計的精確性,降低電網線損。
2.4 優(yōu)化電網結構、加大電網改造力度
加強電網建設與改造,改善電網結構、科學架設線路、控制供電半徑。首先,對老舊線路設備和卡脖子線路設備進行徹底改造,推行電網建設改造通用設計,適當提高設計標準,科學合理選型,摒棄老舊型號變壓器及設備材料,選擇高質量的節(jié)能型新設備材料;其次對電源分布進行合理優(yōu)化、布置,電源最好布設于負荷中心,對某些負荷密度較高的地區(qū),進行電源多點布設,配網線路形成環(huán)網供電方式,不僅能夠降損,還可以提高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均衡分布負荷,使電力系統(tǒng)三相負荷平衡運行。實現整個電力系統(tǒng)的協(xié)調運轉,才能有效控制線損問題。
2.5 采用適當的無功補償方式
無功補償在供電系統(tǒng)中非常重要,能夠平衡無功功率、提高電網功率因數,提高線路和變壓器的傳輸容量,進而降低電能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合理設置無功補償裝置,優(yōu)化電容集中補償、分散補償和無功自動投切補償設置,是降低電能損耗的關鍵,設置不同位置,降低的電能損耗量也不同。無功補償應以“分散補償、集中補償、就地平衡”為原則。
2.6 強化用電檢查、反竊電工作,促進線損管理
制定詳細的用電檢查計劃,不定期地開展違章用電、違約用電、臨時用電檢查工作,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特別是想辦法聯(lián)合當地執(zhí)法司法部門,開展用電稽查活動,加大力度打擊違章用電和竊電行為,效果會更好。安裝專用的反竊電設備和遠程反竊電預警平臺,對用戶進行竊電診斷、鎖定竊電方式、竊電位置及竊電過程。同時加大用電宣傳的力度,使人們自覺形成依法、合法用電。
2.7 全力推廣集抄系統(tǒng)的應用
集抄系統(tǒng)是一項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能遠程自動抄表、遠程通斷電、促進電力營銷信息化,還有監(jiān)控和管理功能。集抄系統(tǒng)能實現抄表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大大提高抄表的正確性,采集的數據信息更加真實、可靠,簡輕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及時為各部門提供最新數據。集抄系統(tǒng)可對線路、臺區(qū)的電量進行整理、統(tǒng)計、分析,并用圖形、曲線來表示。集抄系統(tǒng)的線損分析模塊,可實現電量數據的自動采集,自動測算線損,形成各種報表,開展同期線損分析。用電檢查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利用集抄系統(tǒng)可對用戶任何時間的電量、功率、電流、電壓進行查看、分析,很容易發(fā)現可能存在的偷電或其它問題并及時處理,為追補電量提供有力的依據。
2.8 加強對線路、設備、臺區(qū)的運行維護及管理
電氣設備長期運轉,都會產生能量損耗,做好線路與設備的定期巡視、檢修工作,及時更換、升級設備,用新型節(jié)能設備取代高能耗的舊設備。對大客戶、專變用戶應設專人專管。采取正確的對策措施,讓電氣設備與線路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tài),高效率地傳輸電能,提高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經濟、可靠運行。
2.9 加強線損計算、做好線損分析
線損計算值是線損管理的最基礎資料,是分析線損構成,制定降損措施的依據,也是衡量線損管理好壞的準尺。以線損“四分”管理制度為依據,科學的計算出各電壓等級網絡的綜合線損、各條線路的線損、各個臺區(qū)的線損、各個供電所的綜合線損,真實的反映出電網線損的實際情況,與同期、上期對比,找準根源,制定降損措施。
3 結束語
線損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電力企業(yè)的經濟利益和利潤,線損管理是電力企業(yè)一項重要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采取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線損,努力提高線損管理人員的綜合業(yè)務水平,深挖內部潛力,向管理要效益,向線損要效益,才能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獲得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邢曉娟.淺談強化線損管理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J].福建質量管理,2015,11:59.
[2]廖學琦.農網線損計算分析與降損措施[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3]李權森.探析配網線損四分管理中的難點及解決對策[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5,30: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