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婕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大眾對于閱讀方面的要求日益嚴苛,從原來的只需要溫飽到現在要吃的好再到精神層面的需求,圖書館需要與時俱進的進行管理體制的改革,全面提高服務水平,為大眾服務。本文就針對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幾點要求,結合當下學生的實際要求,對圖書館信息化管理進行思考討論。
關鍵詞: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思考討論
1 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新媒體實時通訊工具與網上銀行的出現,對圖書館內圖書館經營管理產生巨大沖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對當前圖書館管理與學生的日常生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給學校提供挑戰的同時,也為各類學校服務項目的改革完善提供了很多契機,或多或少的影響著圖書館管理體系的轉變。
2 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目標
借助互聯網的大數據,分類、分等級的對圖書館等地方進行全方位的監視與管理,使數據在的處置后可以迅速的同步到網絡中,從而避免失誤與減少人工操作的誤差,使學校圖書館的服務管理水平提高,保證圖書館的優質、安全,從而使學生喜歡在圖書館閱讀,使學校圖書館管理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通過對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針對各個校區的特點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在生產經營、物資儲藏、失誤成本、安全保障、人事規范考核與信息流通方面逐步完善,使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依照計劃進行,從而促進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進程,為更好地服務學生做出努力[1]。
3 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基本要求
3.1 實事求是的進行管理規劃
結合圖書館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對圖書館中各類設施的易用性、可靠安全性、可維護性與通用性做好記錄調查。結合實際設備情況,定期進行維護登記,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科學操作。數據之間相互流通,實時更新數據,對于多級核算以及員工管理方面進行全面監督管理,整合大數據對失誤成本與人事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在提升食物品質的同時,科學有效的管理從業人員,從而簡化管理流程與書籍的出售流程,提高圖書館的整體效益[2]。
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科學化管理水平,使圖書館更好地服務于師生,對圖書館管理工作做好監督,是圖書館信息流通精確化與規范化,加強對于各項規定的執行力,使各項工作貫徹執行下去,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科學的進行信息數字化管理,才可以使圖書館的管理更好地進行下去。
3.2 保證各系統模塊安全互相監督
模塊化、集成化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結合圖書館衛生安全標準與基本ISO標準,全面涵蓋各類系統功能的需求。例如在基本數據、供應商、成本核算、安全監督方面進行嚴格審批管理,對于不同校區的圖書館,在網絡上進行異地數據交換處理,將系統的先進性與可拓展性充分體現出,將各地數據進行充分整合處理。對于圖書館的經營管理者與學生等消費群體來說,解決以前師生與圖書館之間信息交流過少的處境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隨著各類通訊設備的不斷進步,學生與教師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斷增多,通過對各系統模塊的完善處理,可以使學生與教師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圖書館,使圖書館及時作出反應,更好地服務師生,從而提高師生對圖書館滿意度[3]。
各系統模塊之間增加它們的安全監督力度,使各模塊之間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反饋給另一等級,減少意外事故發生的持續時間,從而減少圖書館因信息交互不同而造成的損失。加強管理層面的安全意識,切實維護好各級之間的安全信息正常交流,在對圖書館內的書籍進行采購、制作與銷售等過程中,強化控制過程,在可控范圍內保證工作的進行,切實提高防范意識與完善各系統的維護監督工作。
3.3 信息公開充分互動
在對書籍安全信息與書籍簡介方面,明確的用電子信息板將書籍信息標注出,例如書籍來源與價格等方面,使師生更好地了解到書籍的各項數據。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刻不容緩,“智慧化校園”的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當今大學校園圖書館,正逐步進行信息化建設,各圖書館負責人員對數據進行精密處理,在數據導入、數據審核方面正逐步實現無縫銜接,保證在線上與線下信息安全的公共化,將更完善的數據展示給消費者,從而實現信息的公開性[4]。圖書館要緊跟信息時代潮流,建立“互聯網+”的圖書館閱讀體系。結合學校環境設立網上訂閱服務,利用學校的官方網頁與微信、支付寶等主流APP實現訂閱功能,攜手學生與學校的后勤部門,為在校師生提供信息化與網絡化的服務,便利同學們的生活,充分發揮信息化社會下系統的優越性。
3.4 拓展延伸最新技術完善新的服務
當前大學校園閱廳存在很多不足,各類先進技術以及設備難以融入到閱讀系統。在當前背景下,學校閱讀體質需要進行改革,提高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創新服務師生,從而不斷打造新的閱讀體系,便利師生的生活。可以在收費方面,進行改革,逐步實現在線付款,從而滿足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拉近圖書館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充分發揮大學圖書館閱讀的保障服務與育人服務功效。
3.5 實踐學生創造力的同時完善圖書館信息化體系
可以通過購買或者研發專業的通用管理軟件來實現對圖書館的信息化管理,但相較而言,前者成本較高。對于大學生而言,創造創新是大學生需具備的基本品質之一,讓學生在研發軟件過程中實踐自己,使信息交互流通,不斷完善信息交流方式,鍛煉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與思維,在不斷地應用設計、修改中提升自己,從而為圖書館的信息化管理做出貢獻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個人創造力。圖書館的信息化管理,不僅需要管理系統進行基本工作,更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與學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完善學校的圖書館信息化管理,與時俱進的改革信息化管理體系,一切為服務師生而努力工作。
4 總結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與不斷實踐應用,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將決定未來圖書館閱讀體系變化的主流。從業人員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與相互配合也是打造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在對圖書館進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學校圖書館的服務體制,使得管理系統更好地與互聯網融合在一起,推動圖書館閱讀體系向業務多元化、管理科學化與服務高質化不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圖書館閱讀環境。
參考文獻
[1]王銳.信息化時代打造圖書館文化的實踐探究——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J].圖書館后勤研究,2018(06):11-13.
[2]陳良.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圖書館物資采購管理研究——以圖書館物資采購為例[J].商業會計,2018(09):61-62.
[3]雋博泳,董欣榮.下圖書館采購中的書籍安全控制——以駐煙臺圖書館為例[J].中國市場,2017(33):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