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院校是以培養師資為主要任務的高校,一般來說,基礎學科實力雄厚,綜合性專業較多,而非師范專業相關薄弱。作為師范院校圖書館,首要任務是為本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師范院校的專業特點和學科性質,決定了其圖書館的藏書以本校教學科研用書為主、文科書籍相對較多的特點。
1 文獻資源開發的層次
文獻資源是一種物化的精神財富資源。開發文獻資源是為了實現文獻的信息價值,提高文獻的利用率,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文獻的信息價值是為了提高知識科技水平,改造客觀世界,發展生產力,創造物質文明,以及改造主觀世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創造精神文明兩個方面。新時期圖書館文獻資源開發的目的就在于充分實現文獻資源的這兩個價值,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信息的需要,為其提供有效的服務。
圖書館文獻資源開發范圍包括:1)本館文獻資源的開發,即對現有館藏文獻進行各種形式的、多層次的發掘,使其最大限度、最快捷地提供給讀者使用。2)本校文獻資源開發,即對學校圖書館、各院系資料室、各研究所、各位教職員工所掌握的文獻(包括出版的著作、發表的論文期刊、搜集的書刊資料等),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進行搜集、整理和開發,以增強這些文獻的附加值和供讀者利用。師范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開發的對象,根據新時期學校的實際和讀者的需要,主要是:第一,師范院校開設的專業課程需要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和參考書,以及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第二,反映各學科學術成果、對教學科研、科技創新有吸收和參考價值的專業學術期刊,學術著作;第三,對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科技開發有參考價值的地方史志資料、回憶錄、族譜家譜等;第四,公開發行的有教育意義和參考價值的音像資料。3)本地區文獻資源開發,即通過調查訪問、實地考察、接受捐贈、購買、權值重組等笿種方式或途徑,將本地區的回憶錄、文物檔案資料、地方志、史志、姓氏族譜等加以征集入藏,并加以整理和開發,以更好地滿足讀者需要。4)我國文獻資源開發,盡可能地搜集讀者所需要的學術著作、學術期刊、學位論文、會議文獻、電子圖書和數據庫等。5)國外文獻資源開發,根據本館任務和讀者需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搜集原版外文書刊或外文中譯書刊及影印外文書刊。這五種文獻資源開發,要結合本高校辦學目的、任務、特點、文獻購置費等實際情況,應以本館文獻資源開發和本地區文獻資源開發為重點。
師范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開發的層次包括淺層次開發、中層次開發和深層次開發。淺層次開發是指對文獻外表特征及其類目與主題信息的揭示和傳遞,如開發目錄、索引和題錄等。中層次開發是指對文獻的內容進行濃縮性或綜合性的揭示和傳遞,如編寫內容提要、摘要、綜述、述評等。深層次開發是指對文獻的某一知識信息單元進行揭示和傳遞,如將文獻的某一數據、圖表、事實等從整篇文獻中揭示出來,傳遞給讀者。這三個層次的文獻資源開發,應以淺層次開發為基礎,盡力做好中層次開發,爭取做到深層次開發。
2 文獻資源開發的形式
師范院校圖書館開發文獻資源,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1)整序式。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基礎性開發。她是對入藏文獻進行科學的整理和編排,如分類、編目、合理布局和排架等。
2)宣傳式。這是一種常用的有效的開發形式,她是通過常規媒體或新媒體等手段將入藏文獻資源進行新書預告、新書展覽、專題信息發布,新書報導和展示,以便讀者利用。
3)借閱咨詢式。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開發方式。她是通過外借、推薦、答問、檢索等方法向讀者直接或間接揭示文獻資源,為讀者利用文獻獲取有價值的知識信息提供方便。
4)編輯融合式。這種開發是根據教學科研的特定需要,將分散在各種文獻中的有價值的知識信息,如主題思想、主要觀點、實驗結論、圖表圖錄、參數數據等進行加工整理和深度溶合,使之形成一種新的、價值延伸和提升的新文獻,形成融入開發者自己的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和學術見解的述評或綜述。
5)轉化式。為便于讀者利用,將文獻的不同載體、不同類型通過技術處理而相互轉化,如將印刷型的紙質文獻轉化成音像類文獻和電子文獻,或相反,也可能進行不同文種的互譯等等。
6)再生式。這種開發是將稀有或特別珍貴的文獻進行復制,以滿足讀者需要,實現對珍本善本的保護。我國從2007年開始,計劃用3—5年的時間,對全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統的古籍收藏和保護狀況進行全面普查,建立中華古籍聯合目錄。現在不少師范院校圖書館被列為了“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也都有數量不等的古籍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這類古籍應采取這種再生的信息開發方式。上述六種開發方式,就其范圍來說基本上屬于本館文獻資源開發;就其層次而言,前三種文獻資源開發是淺層次的文獻資源開發,但她是日常非常有必要做、讀者又十分喜歡的信息產品,所以師范院校圖書館應堅持把她做好。當然,也應創造條件,積極開展館外(本地區、全國和國外)文獻資源開發。
3 做好師范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開發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注意提高館員的政治業務素質。這是做好文獻資源開發的關鍵。因為,文獻信息產品是人開發出來的,開發者的素質決定著所開發信息產品的質量,只有高素質的館員才能開發出高質量的信息產品。因此,要想提高信息產品的質量和水平,就必須提高館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因為,圖書館文獻資源開發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需要文獻資源開發者具有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無私奉獻的精神,高度的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品質。
同時,當今世界,知識更新異常頻繁,導致信息爆炸、文獻量激增,可謂是浩若煙海,而人們對知識信息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必須提高文獻資源開發的深度、廣度,以及針對性和時效性。因而要求開發人員要有較高的圖書情報專業知識,相關專業學科知識和文獻資源開發技能。提高館員的素質可以從嚴把文獻資源開發者的入口關和在職培訓提高來著手。
2)要設計和建立與師范院校學科專業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藏書結構,這是師范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開發的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有了科學合理的館藏結構,文獻資源開發又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才能做到計劃性和針對性,克服開發的目盲性。師范院校圖書館的藏書結構,要突出師范性與非師范性相結合的特色、基礎學科藏書與應用學科藏書相結合的特色、多學科藏書與重點學科藏書相結合的特色、教學用書與科研科技開發用書相結合的特色,以及地方性特色。
3)建構聯系網絡,走協同開發的道路。因受資金、文獻資源、館舍、人力資源等條件的限制,任何一個圖書館單憑自身的力量都很難開發出高質量的信息產品。為了充分開發和利用文獻資源,開發出受讀者歡迎的信息產品,師范院校圖書館要與本地區、本系統的各類圖書館加強聯系,甚至建立協作關系,進行文獻資源、開發能力的整合和分工。還可以與本地區的各級檔案館、博物館、史志辦、書店等單位建立固定聯系。
4)加強調研,開發讀者需要的信息產品。要想避免開發的盲目性,少走彎路,開發符合讀者需要的信息產品,就要采取訂單式開發,加強讀者需求的調查和分析。調查的方法包括實地觀察法、訪談調查法、典型調查法、統計調查法、文獻調查法等,在此基礎上,制訂開發計劃。
作者簡介
趙元章(1960-),男,河南省寧陵縣人,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文獻資源建設和圖書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