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利
摘 要:“雙一流”建設作為我國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每一個高校都是新的機遇。尤其是地方高校圖書館要主動服務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借鑒國內外知名大學先進理念,了解本校學科服務的重點,建設一支有針對性的研究型學科館員隊伍,大數據環境平臺下開展學科館員服務,迎合國家政策,加強學科建設,開展了適合地方高校自身發展的“雙一流”建設內涵。
關鍵詞: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學科服務:雙一流
2015年國務院發布《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了新時代高校建設發展的指導思想。高校各學科建設是創建某一流大學的關鍵,教師的科研水平代表著這個高校科研水平的綜合體。伴隨著大數據和云技術的發展與要求,高校用戶的學科科研服務要求呈現出精準化、專業化、個性化等趨勢,為了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地方性高校圖書館也隨著變化而轉變。由此全國高校圖書館抓住這次機遇,積極應對,組建一支專業能力強、信息素養較高、有一定科研能力敏銳度的學科服務人才隊伍那么地方高校如何提升學科服務能力,以及為“雙一流”學科發展提供更好服務,也是當今面臨的最大的難題與困惑。
1 地方高校基于“雙一流”建設的目的及圖書館在“雙一流”背景下學科服務內涵
1.1 地方高校基于“雙一流”建設目的
高校科研水平是標志這所高校整體科研能力與辦學水平,看一所高校是否能達到一流,首先看特色學科的整體水平,其次看這所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是否能融入這項學科科研建設中;再其次是硬件設備等等。
2016年12月28日,湖北省政府出臺《關于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至少5所大學列入國家層面開展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到本世紀中葉,湖北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數量均居全國前列。進一步加快地方高校“雙一流”建設步伐,落實內涵式發展要求,以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提高學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合作交流水平,聚集一流學術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湖北省地方高校“雙一流”艱澀目標是具有湖北特色,國內一流學科。那么全國其他省市也都根據各自的情況做出了相應的“雙一流”建設目標。
1.2 地方高校在“雙一流”背景下學科服務內涵
國家打造“雙一流”不僅僅是書面上,目標是世界的“一流”高校。而地方高校建設“雙一流”指的是特色學科的建設,與其他區域高校建設并排“一流”。以湖北理工學院為例,堅持特色學科發展,績效導向,深化改革等幾項基本原則。根據各自省情需求狀況,迎合國家政策,加強學科建設,開展了適合地方高校自身發展的“雙一流”建設內涵。
2 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體系不完善
2.1 地方高校圖書館人才分配不足
學科服務前身是學科館員,為了更好適應時代發展,也因此定位為特殊崗位,專項制度、特向服務。清華大學在十三年前率先將學科館員更改為學科服務,隨著大數據發展和讀者需求不斷變化,學科服務就要不斷的更新與前進。從最初的紙質文本到現在智庫結合,無論是從服務深度,服務內容以及服務責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科服務也不僅僅是參考咨詢、培訓等這些業務,而是應該更好的結合資源與服務的橋梁,那么對專業型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有某一項專業背景、迅速掌握信息來源即以辨別偽信息,根據用戶的需求,進一步的提供深層次與專業知識服務。
早期在國外,學科館員的概念是在20世紀50年代,六七十年代得到大發展。而在我國是在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率先成立了學科館員制度與方案,后期“985”“211”也逐漸開展學科館員服務工作業務。
地方院校圖書館往往缺失就是人才與設備,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圖書館員工大部分都是博士家屬,高學歷職工是寥寥無幾。目前高校圖書館,尤其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都普遍存在這些問題。校領導的不重視,二級學院的不配合,使圖書館的業務很難施展。甚至一些教師寧可花錢,欠人情找其他高校,不知道或不愿意找本單位圖書館教職工解決工作上的業務。
2.2 地方院校圖書館大數據平臺嚴重匱乏,不足以支撐科研
全國高校圖書館一直都缺乏資金,也包括清華北大在內。隨著各大數據庫商每年不斷的漲價,交叉數據庫偏多,但分類卻不均衡,為了師生的科研工作,不得不全部購買。地方院校能夠維持幾大數據庫已實屬不易,校領導的不重視,人才分配不均,資金一年不足一年,很難保證大數據環境下能夠保證地方院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是否充足,也更導致了教師和學生戴上有色眼鏡看待圖書館。
開展學科服務需要依托大數據平臺,結合數字資源,提供便捷速度可靠情報數據。隨著大數據不斷發展,教學科研需求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用戶對圖書館的需求更需要深入化服務和嵌入式服務。
3 地方高校圖書館如何在“雙一流”建設中組建人才隊伍的建議
3.1 地方院校圖書館建設學科館員的基本策略
地方院校圖書館大部分教職工都是博士家屬,這也是歷史遺留問題。地方院校招攬人才不得安頓博士家屬,所以大部分都是學歷偏低,沒有專業背景。隨著大數據發展,圖書館需要專業背景與有一定計算機能力的教職工。而地方院校領導沒有重視圖書館重要性,導致不進則退。根據現有狀況,內部培養有學歷有一定專業背景的年輕館員,擔負起學科館員責任與重擔。每年送2-3名館員進行業務進修,或學校單獨資金支出讓年輕館員繼續就讀圖書館學或情報學專業等相關專業。
3.2 地方院校圖書館建設學科服務平臺
每年資金不充裕,導致數據庫的一部分內容無法正常獲取信息資源,地方院校圖書館平臺只有萬方、知網、維普等幾大數據庫,可隨著國內外國際科技交流,原始的數據平臺已經遠遠供應不上科研需求。例如湖北理工學院,是理工院校,可是理工科數據庫寥寥無幾,導致教師的科研也受到的阻礙,由于數據庫交叉內容多,我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酌情處理一部分數據庫,使錢花在刀刃上。
3.3 完善地方院校特色學科的學科服務體系
地方院校學科服務依舊需要效仿有完善學科館員體制的圖書館,比如北大清華等,從九十年代初期就開始開展學科館員業務,如今已經發展了近三十年。無論從人才還是數據平臺,無疑他們是最強大的。而地方圖書館在特色學科館員上,需要校領導的重視與批準,比如每個學院內部招聘幾名兼職學科館員,圖書館參與一名對口的學科館員跟進,提供一系列的圖書館有效的數字資源,全面了解科研項目的信息需求。那么兼職與專職學科館員之間需要一個科研量作為衡量標準,這樣推動促進科研與圖書館之間的工作,也能更好融入科研。在工作中建設管理體制,考核與獎勵等。利用考核績效這一塊,開展地方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不斷完善學科服務體制。
4 小結
“雙一流”促進國內一流大學融入國際一流,同時也促進地方高校建設特色一流的學科,提升本校地位可能性。那么地方院校圖書館積極配合本校的科研工作,在學科館員上加大力度培養,完善學科官員體制,同時調整科研平臺,提升服務質量,保障服務需求。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64號)[EB/OL].[2017-07-04].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張海梅.“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97-101.
[3]王婧怡,石宏偉,袁潤.“雙一流”大學建設下的高校圖書館學科制現狀及建設策略[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6):38-40.
[4]田慧芳.地方高校圖書館針對“雙一流”建設的學科服務能力提升途徑探究[J].圖書館情報導刊,2017(12):42-46.
[5]王斌.“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的創新與發展[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8(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