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北京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瘋長那一刻起,各界對于我國是體育國還是體育強國的爭論風起云涌。本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歸納法從體育強國目標的科學內涵入手,對實現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因素進行分析和探討,對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進行研究。
關鍵詞:體育大國;體育強國;辯證發展
我國舉國體制的實行,到奧運會一步一步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在2008年奧運會上中國取得的金牌總數第一次超越了美國,俄羅斯和其他的幾個大國。從中看到我的體育事業取得的巨大進步,我國體育事業正在蓬勃的發展。但是要想繼續的發展必然會存在許多的問題,事物要想繼續的保持好的狀態發展下去,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而不僅僅是目前看到的一些方面的成就。隨著奧運會我國取得的一次次的成就,社會上對我國是體育大國還是體育強國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各方面的學者都有著不同的見解,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其中我國的舉國體制也受到質疑,雖然有一些國家也在嘗試著學習我國的舉國體制,但是就我國而言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和證實。
1 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的科學內涵
首先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就只是一個“大”字和一個“強”字的區別,從這兩個字來看大字就是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它的口吻聽起來比“強”要弱,沒有那么強烈和鼎盛的意思,他只是相對于比較的事物而言,而你所選擇的事物的范圍是比較多的不一定會有強烈的要求。而“強”字是相對于弱字而言的,它本身就帶有很強烈的比較色彩,在我看來體育大國就是相對于之前的成就有所進步,體育強國是帶有鼎盛之意的,是達到一種別人難以超越的地位。我認為體育強國是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達到一個相當好的水平,不僅僅是競技體育方面還包括社會體育,大眾體育,學校體育,甚至是家庭體育和全民的身體素質水平都達到一定的要求。是對國家總體水平,規模,數量等方面的綜合。不停留在某一方面。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僅僅只是一個體育大國,并且在這個階段會停留很長的一段時間。
2 大力發展社會體育
社會體育也稱“群眾體育”、“大眾體育”。是與學校體育,競技體育對應的概念。由企、事業單位職工,以及城鎮居民與農民,為達到健身、健心、健美、娛樂、醫療等目的而進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身體鍛煉活動。
我國一直強調的是一人為本,這在體育上面有很大的體現,體育的本質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促進人生理,心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發展。從競技體育看更多的是以追求優異的成績為目的。只有社會體育才的注重人的各方面的綜合發展。就我國的社會體育來看,發展的不良好,不管的運動器材,場地,教練,社會指導員等方面都還處于一個成長的階段,鑒于我國的人口眾多的,地域的遼闊,這些方面要想完善是需要時間來慢慢實現的。所以我們要加強社會體育的發展,使學校體育,社區體育,家庭體育都得到好的發展,為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打好良好的基礎。這才是體育對人所要達到的根本。
3 競技體育和社會體育協調發展
雖然競技體育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國的競技體育發展的不平衡,許多項目至今并沒有獲得金牌,從中反應出我國運動項目發展的不均衡,雖然金牌的數量是上去了,但是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體育項目,這并不是一個良好的現象,一些成熟了的項目比如說乒乓球,羽毛球達到的鼎盛的狀態, 但是田徑的許多項目并沒有得到好得到成績。這表明我們許多方面仍需努力。發展是相互的,我國現在競技體育發展的迅速,這不代表我們國家總體的體育水平很高。它只的只是競技體育不能一概而論,一個國家的體育事業的發展水平要想達到高的水平,必須是各個方面的,所以在這里面社會體育的發展是不可少的,只有兩者的相互配合發展,一些沒有得到獎牌的數目也才能有所突破,國家總體的體育綜合水平也才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 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影響因素
在2008 奧運會上我國取得的舉止矚目的成就,我國的舉國體制也成為備受爭議的對象,舉國體制把我國獎牌數推上了一個鼎盛的時期,但是這個體制至今也有許多學者持有懷疑的態度,這個體制到底可以走多久?是人們不的不思考的問題。
舉國體制有利的地方在于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集最有效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推動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這一體制為一個體育基礎薄弱、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競技體育的迅速崛起找到了一條最簡便快捷,也最具有實效性的途徑。這個體制的弊在于它是政府包辦體育。政府以計劃手段配置體育資源,以行政手段管理體育事業,政府既是辦體育的主體,又是管體育的主體。這種“管辦不分”的體育體制與市場經濟下的體育高度社會化和產業化要求背道而馳。機構運行高度依賴于政府行政手段。在“舉國體制”下,體育事業主要依靠行政部門層層下達的政策、文件、指示等手段來維持其運行,這顯然與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小政府,大社會”是不一致的。.資金來源高度依賴于計劃手段和政府財政投入體育人才難以合理流動。
我國是一個人口數量巨多,地域遼闊的國家,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要想經濟得到發展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人的吃,喝,玩,好了人們才會花心思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體育也是一樣的,人們只有在這些都解決好的基礎上才會更多的去想著運動,想著健康,才會開始為祖國的體育事業擔憂,才會帶動社會體育的發展。因此要大力的發展經濟,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才能使社會體育發展,才可以使競技體育在前進中發展。
5 我國走向體育強國是歷史的必然
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是相互協調,相互影響的。我國現在的政治,經濟,文化在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綜合國力也在不斷的曾強,體育事業的發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發展是有必然聯系的,隨著我國各方面的發展體育業也在朝著更強的方向前進。事物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國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是一個量變走向質變的過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國最終會成為體育強國中一員,但是絕對不是現在。
6 結論
1)我們要客觀地看待我國體育發展的成績和進步,但我們還不是體育強國,要實現體育強國,我們還需要從多個方面不斷的努力,就像我們學做人和做事一樣,要盡可能的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對于每一個問題我們要客觀的分析,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看到事物發展的不同方面。要充分運用矛盾分析法、唯物辯證法等科學的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
2)體育強國是在我國社會轉型期,價值取向轉變后國人對體育價值的必然訴求。我們要大力的發展社會體育,使社會體育和競技體育有機的結合。對于舉國體制我們的態度很明確,一是要堅持,二是要完善。政府要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加大對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使學校體育,社區體育等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根本。使各反面綜合的發展才是正確的強國之路。要合理的分配國家的資源,使全民族的身體素質都得到一個很大的提高,各個方面都有所進步有所發展,共同的奮進。這才是實現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前進的根本。
參考文獻
[1]劉延東.堅持竟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協調發展努力推動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2]徐本力.體育強國、競技體育強國、大眾體育強國內涵的詮釋與評析[J].體育與科學,2009,(2):93-98.
[3]周愛光.“體育大國”與“體育強國”的內涵探析[J].體育學刊,2009,(11):4.
[4]侯典云,張細謙.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價值哲學思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4
[5]李強.實現體育強國目標的途徑解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2年6月
[6]趙平.關于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研究述評[J].青年與社會,2013(2):214-214.
[7]林超.體育強國概念研究的評述[J].福建體育科技,2013.6.
[8]張斌.體育強國的軟實力解讀[J].思想戰線,2011,(37):4-8.
[9]任海,王芳,趙卓.論體育強國的國際影響力[J].國體育科學,2010,(1):7-13.
作者簡介
岳文浩,漢族,山東省聊城市,講師,研究生,黔南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