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航
摘 要:貧困單親母親生活困境的個案工作介入屬于社會工作的一部分,通過個案工作介入,可以針對性解決現有問題,幫助貧困單親母親恢復自信,擺脫貧困,增強幸福感。在這一過程中,應注重方法使用的有效性,能夠做到求真務實,還要長期幫扶,時時關注,這樣才會獲得滿意的評價。本文在研究中,注重對貧困單親母親現狀的了解,從物質和精神等方面為其提供幫助,使其勇敢面對現實,戰勝困難。
關鍵詞:貧困單親母親;生活困境;個案工作介入
在實踐過程中,貧困單親母親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尤其是一些單親母親并不具有一技之長,就業能力較低下,而子女成長、教育等卻需要大量的費用支出,使其難以應付,這就導致其身心俱疲,需要得到外界的幫助,渡過難關。與此同時,幫助貧困單親母親解決經濟問題,脫貧致富,獲得幸福感也是精準扶貧理念、和諧社會思想的體現,所以,需要對有關方面深入研究,合理解決。
1 個案工作介入要點
貧困單親母親無論是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會面臨一定的問題和困難,在使用個案工作介入模式的過程中,應該掌握個案工作模式介入的要點,提升介入效果,經過總結,相關方面的要點如下:
其一,急人之所需,解決根本問題。個案工作介入,必須要了解案主的實際需求,幫助其解決當前面臨的最大困難,使其能夠感受到社會工作者具有求真務實的精神,使其認可社會工作,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這樣才會在面對問題時主動尋求相關部門和社會工作者的幫助,提高個案工作介入效果。與此同時,還可以消除其自暴自棄的心理,使其獲得希望,形成樂觀向上的態度[1]。
其二,充分發揮案主的個人能力,以其為主體。個案工作介入不能使案主產生較強的依賴性,需要使其恢復自信,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狀,這樣才是一種解決根本問題的有效手段。古語有云“給人以魚,不如給人以漁”,這有按住自己擁有生存能力,勇敢面對困難,這樣才能更快的走出困境,且自身通過努力來改變生活,也會使其恢復自信,減少一些心理問題,消除自卑心理。
其三,個案工作介入需立足長遠。每一個貧困單親母親都需要社會工作者和組織的長期關心和扶助,這是一個過程,需要建立一個長期的計劃,階段性解決問題只是這一工作中的一部分,所以,作為工作人員需要有耐心,制定長期計劃。
其四,個案工作介入需具有可操作性。每個貧困單親母親都存在不同的情況,個案工作介入的難度和目標也會因此而產生差異,且由于這一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作為工作人員不能好高騖遠,要循序漸進,注重這一工作開展的可操作性,否則不但會導致工作目標難以實現,還會影響工作人員的熱情[2]。
2 個案工作介入存在的不足
經過實踐研究,貧困單親母親生活困境的個案工作介入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訪談時間有限,難以做到全面了解
貧困單親母親生活困境這一現象較為普遍,尤其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一現象表現明顯。在進行個案工作介入過程中,需要對具體服務對象進行了解,但是,受到時間限制、交流能力限制、彼此感情建立情況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約,會導致工作人員難以對服務對象進行深入了解,無法有效根據訪談內容進行介入模式選擇和幫扶計劃制定。除此以外,一些貧困單親母親性格較為古怪,交流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芥蒂,為個案工作有效介入帶來一定誤區。
2.2 服務能力有限,需要社會支持
當前,社會工作人員和一些公益組織的能力有限,對于一些貧困單親母親所面對的困難無法解決的現象明顯。例如外地子女上學問題、住房問題等等,從社會工作者的角度而言,缺乏一定的財力、物力,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從政策上解決一些問題,否則個案工作介入之后也不會得到預期效果。而我國有關方面的投入還需要進一步增強,需要從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完善,不能單純的依靠社會工作者的力量[3]。
2.3 服務期限較長,存在中斷風險
前面已經對個案工作介入進行了相應的介紹,這一工作周期較長,而作為具體的社會工作人員會在這一階段因各種原因發生一定的崗位變動,尤其是一些實習工作人員,面臨著重新選擇崗位的情況,這樣就會產生服務中斷。雖然會將相應的工作進行移交,但是,人與人之間長時間的這種交流、了解、信任、默契和情感是難以取代的,所以,這會影響個案工作介入目標的實現。
3 增強個案工作介入效果的建議
根據上述個案工作介入要點和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如下建議,彌補個案工作介入中的不足,增強個案工作介入效果。
3.1 有效設置訪談時間,提高時間利用率
首先,訪談工作開展應該適當延長時間,增加交流的次數,并由社區工作人員帶領下開展對貧困單親母親的訪談,消除直接訪談的“冰冷局面”,訪談時間不宜過短,這會使人產生一種形式主義的想法,且過短不但難以獲得有利信息,還會弱化此次訪談的效果。其次,需要增強訪談的時間利用率,這屬于一種創新,也是實現優質高效訪談的有效手段。工作人員需要與貧困單親母親進行“心與心的溝通,傾心講述”,例如,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消除顧慮,在關系較為融洽后告知對方,還可以通過“拉家常”、“社區活動”等模式溝通。其三,訪談工作開展需要選擇有效的“切入點”,要規避直接詢問帶來的尷尬氣氛,例如以子女為切入點、或者是被訪談對象所關切的問題,作為切入點,這樣效果更加。
3.2 提升服務能力,鼓勵民眾參與
作為政府部門,需要對行政區域內的貧困單親母親數量、現狀等進行詳細了解,然后給予一定的支持,包括政策、財力、物力等支持,解決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共有的問題、突出的問題、急需解決的問題,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懷。作為社會工作人員需要從多角度考慮,壯大隊伍,增強服務能力,比如與一些高校合作,為高校一些心理學的學生、社工、行政管理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并借助這些學生開展個案介入工作,動員一些社會公益組織參與其中,尋求一些企業的支持等等,總之,這一工作需要全員努力,凝聚所有力量,增強工作效果。有關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并對一些積極參與相關工作的個體、組織、企業給予獎勵,提高全社會有關方面的積極性。
3.3 制定長久規劃,做好服務對接
個案工作介入中的人員變動是難以管控的,因此,需要做好長遠規劃,減少這一問題發生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設置個案工作介入小組,每一個小組由2-3名成員組成,同時針對被幫扶對象開展工作,即使存在人員離職,服務也不會中斷,感情基礎依然存在。除此以外,還需要發揮社區的力量,積極參與其中,社區與被幫扶對象之間聯系方便,當社區了解相關情況之后,可以針對性開展幫扶工作,如果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向社會工作組織和個人尋求幫助,減少某個人中斷服務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人與組織”的對接。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貧困單親母親生活困境的個案工作介入,需要體現針對性,求真務實,能夠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幫助貧困單親母親恢復自信,獲得就業機會,還要建立長遠的服務計劃,從多角度關心貧困單親母親,整合現有資源,形成完備的服務體系。除此以外,作為工作人員需提高認識,堅定信念,做到真心服務,態度端正。
參考文獻
[1]王卓,劉海燕.社會工作與精準扶貧——老村個案工作的行動研究[J].天府新論,2016(6):16-23.
[2]李迎生,郭燕.推動社會工作精準介入反貧困實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8,V32(5):92-103.
[3]鄭博洋,胡元瑞.精準扶貧中的社會工作的介入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7(1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