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潔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湖北 武漢 430000)
心臟移植是重要對嚴重冠狀動脈疾病和晚期充血性心衰治療的外科移植手術[1-2]。同時也是嚴重負性生活事件,手術風險高,費用大,嚴重影響受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容易使家屬出現焦慮情緒。本調查旨在明確家屬焦慮程度影響受者生存質量的情況,以為臨床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為2008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并順利出院的197例受者及其家屬。納入標準:①心臟移植后存活>1個月:②對本調查知情同意。通過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問卷掌握受者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 ,職業 ,經濟狀況, 術后生存時間 ,再就業狀況等。
①2008年9月至2015年6月,我科共完成心臟移植手術197例。其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85例,年齡:10歲~76歲,平均42.7±10.5歲。術后生存時間為1~120月,平均(35.26± 20.43)個月, 中位生存時間32個月。②每例受者選擇1名家屬入組。入組家屬中,男36例,女161例;年齡22~68歲,平均(39.42-13.25)歲。
2.1.1 調查工具
采用簡明健康調查量表 SF-36[4],調查受者的生存質量 ,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理想。。
焦慮狀態特質問卷 (STAI )共40項, 第1~20項為評估焦慮狀態( SAI)量表,第21~40項為評估焦慮特質 ( TAI)量表, 所有項目均為4級評分法,以1-4分為評估范圍,得分越低,狀況越輕。[5]
2.1.2 統計分析 應用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焦慮評估值采用(±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采用(%)表示,實施x2檢驗。相關性應用Pearson完成分析,并通過Logistic總結多因素,有統計學差異為P<0.05。
心臟移植家屬SAI得分為(32.66±10.88)分,TAI得分為(32.00±9.64)分。相較鄭曉華等[6]常模評分(P<0.05)。見表1。

表1 家屬焦慮特征
SAI與受者除生理機能外的其它生存質量維度具負相關性 ,TAI與受者險生理機能和職能外的其它生存質量維度具負相關性。表明家屬SAI和TAI評估分值呈越高顯示時, 受者生存質量越居較低水平。
3.3.1 變量賦值
將部分數值型變量向分類變量轉化,并應用啞變量對分類變量設置,見表2
3.3.2 影響生存質量多因素
家屬焦慮狀態得分、受者術后再就業、生存時間與患者生存質量相關。R值依次為0.323,0.415,0.342。
家屬作為心臟移植受者直接照顧者,除提供經濟支持和生活照護,督促和協助其定期就診外,并提供有力的社會支持,特別是情感支持,直接關乎著受者生存質量。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示,家屬焦慮特質和焦慮狀態評分均高于國內常模(P<0.05)。家屬焦慮狀態得分、受者術后再就業、生存時間與患者生存質量相關。

變量名 啞變量的具體賦值性別 女=0,男=1文化程度 ≤小學=0,初中+高中=1,≥大學=2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公費(X1) X1=0 X2=0 X3=0 X4=0(參照)社會醫療保險(X2) X1=0 X2=0 X3=0 X4=0農村醫療合作(X3) X1=0 X2=0 X3=0 X4=0自費(X4) X1=0 X2=0 X3=0 X4=0術后生存時間 原始值人均收入 ﹤3000=0,3000-6000=1,﹥6000=2有無并發癥 無=0,有=1是否就業 否=0,是=1心臟原發疾病心肌病(X1) X1=0 X2=0 X3=0(參照)冠心病(X2) X1=0 X2=0 X3=0其他(X3) X1=0 X2=0 X3=0
在臨床實踐的工作中,易受者家屬心理焦慮程度,進而影響到患者的康復。因此,醫務工作者應進行切實有效的干預,增進受者家屬心理健康,幫助其應對心理危機,維持受者家庭功能,以提高受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