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莉,吳立英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江蘇 南京 210012)
產后尿潴留指分娩后6h無法自主排尿要借助導尿管排尿的一種并發癥。產后尿潴留會導致膀胱過度膨脹刺激子宮收縮,引起產后大出血,甚至感染泌尿系統,病情嚴重時還會引起膀胱破裂或腎衰竭[1]。及早分析產婦尿潴留發生因素評估和干預,可以減少尿潴留發生。本次研究中,取64例產后發生尿潴留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影響因素并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產后尿潴留患者6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選64例研究對象均于產后6-8h發生排尿困難,均符合《婦產科》中產后尿潴留相關診斷標準,排除其他原因導致尿潴留。年齡21~38歲,35歲以下42例,36~38歲22例。
根據我院自擬調查量表對2組產婦年齡、產程用藥、分娩鎮痛、會陰側切、產鉗助產及產程時間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引起產后尿潴留高危風險因素。
觀察記錄2組產婦引起尿潴留高危因素,分為助產、分娩鎮痛、產程時間、宮腔封閉、縮宮素等。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比較,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兩組數據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助產、分娩鎮痛、產程時間、宮腔封閉、縮宮素等均是產后尿潴留發生影響獨立危險因素,其中影響產后尿潴留影響最大因素是產程時間,見表1。

表1 分析引起尿潴留的危險因素(n/%)
產后尿潴留發生影響因素較多,若不及時發現治療,還會導致膀胱逼尿肌發生不可逆轉受損,進而導致排尿功能異常,影響產婦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影響母嬰結局。所以,對產婦產后及早對產后尿潴留進行評估給予護理干預,對預防產后尿潴留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如下:
影響產后尿潴留因素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產程時間。產程時間對產后尿潴留的影響是由于分娩時,胎頭顯露會使陰道被持續的擠壓,對膀胱、尿道等持續的壓迫,從而導致盆底神經、盆底肌肉長期拉伸受損,使尿逼肌正常的收縮能力與舒張能力受到影響而引起尿潴留。②分娩鎮痛。分娩時為保證產婦的無痛,產前就要選擇大劑量解痙攣鎮靜藥,經過抑制神經信號傳導起到抑制疼痛感官刺激的作用,雖然減輕了疼痛卻會干擾正常的排尿信號,從而使排尿機制受到影響,減少膀胱張力而發生尿潴留。③產鉗助產。經陰道生產時如果應用器械助產就會引起膀胱下垂,使膀胱與尿道受到損傷,甚至使各器官發生水腫、充血,而盆腔神經和會陰神經、骨盆神經等也會受到損傷,從而引起自主排尿發生障礙而發生尿潴留。④宮腔封閉。有研究發現[2],宮頸封閉會引起產程受阻,如果分娩時間過長就會發生尿潴留。其他原因引起的宮縮乏力也會延長第二產程,再加上靜脈推注縮宮素起到抗利尿作用,也會引起尿潴留。⑤研究發現,年齡因素的產后尿潴留并沒有密切的關系,在傳統理論中分析高齡產婦陰道分娩由于盆底肌力和會陰組織彈性的減退都會延長產程時間,從而加大尿潴留的發生率。本次研究中,35歲以上高齡產婦發生尿潴留的幾率與35歲以下對比無沒有明顯差異,沒有表現出差異性,所以,對高齡是否會影響產后尿潴留,還需要加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
產后尿潴留預防護理要點如:①分娩前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掌握產婦基本情況,對產婦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督,根據問卷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態,及早實施心理疏導,講解分娩知識,指導產婦及時排尿,及早恢復產婦的排尿功能,可以選擇流水聲誘導產婦排尿。護理人員對產婦實施產后飲食護理,指導產婦多進食湯、流質食物,多喝水以此增加尿量,促進產婦排尿。同時,要觀察產婦的膀胱充盈情況,子宮收縮情況及陰道出血情況等。②按摩護理。已發生尿潴留產婦要對產婦膀胱以熱水袋進行熱敷,以紅外線照射膀胱等方法進行治療,以此緩解患者膀胱括約肌痙攣情況,利于產婦尿液的順利排出。根據低頻脈沖電與生物反饋技術訓練產婦的盆底康復功能,經過電流的刺激,使產婦腰骶部盆腔肌肉運動功能、神經反射傳導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還能使產婦局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從而緩解產婦的膀胱充血情況,從而促進產婦膀胱收縮和自主排尿功能[3]。
綜上,分析產后尿潴留發生影響因素,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和預防產后尿潴留發生,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