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繼紅
(襄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急診科,湖北 襄陽 441000)
急診輸液護理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由于病情種類多、患者人數(shù)多、病情嚴重程度差異較大、患者心態(tài)較差等,增加了護理工作難度,且容易發(fā)生不良事件[1]。本文將對急診輸液期間護理干預情況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進行急診輸液的6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為急診入院,進行輸液治療,患者認知能力、溝通能力正常,無精神疾病、肝腎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嚴重心肺疾病等。根據(jù)護理方式差異,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44.01±8.09)歲 。對照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44.08±8.12)歲 。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急診輸液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進行積極的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健康教育:急診輸液期間應對患者全程健康教育,輸液前,應詳細講解輸液藥物、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項,了解患者病情,根據(jù)患者的疾病特征、病情嚴重程度 ,為患者講解治療方案及預期效果;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對患者不了解的內容再次講解,同時告知患者自我護理方法;(2)心理護理:充分利用護患溝通技巧,與患者建立良性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消除其焦慮、恐懼等情緒;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放松,嚴格執(zhí)行“三查七對” 制度,使患者感受到耐心、細致、認真、負責的服務態(tài)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感;(3)用藥護理:護理人員應了解各類藥物的使用及不良反應情況,并采取預見性護理,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癥狀,并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使用疾病不確定感量表,評價患者對疾病不確定程度[2],總分125分,分數(shù)與不確定感呈正相關。采取模糊數(shù)字評分法評價患者舒適度,總分1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舒適度越高;使用SAS、SDS量表評價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3],SAS>50分,SDS>53分,表明存在焦慮、抑郁癥狀。
采取SPSS21.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舒適度、SAS評分、SDS評分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急診輸液室是醫(yī)院重要的科室,由于人流量大、疾病種類較多,對護理質量要求較高,部分患者由于起病較急,對疾病缺乏了解,容易陷入急躁、擔憂、恐懼等情緒,并容易出現(xiàn)護患糾紛。為提高急診輸液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應對患者采取積極的、預見性的護理干預,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疾病不確定感 舒適度 SAS SDS觀察組 31 43.25±7.26 9.02±0.3434.47±5.8342.31±4.58對照組 31 55.38±11.35 7.12±0.7347.46±6.2751.01±5.94 t -- -5.013 13.136 -8.448 -6.458 P -- <0.05 <0.05 <0.05 <0.0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舒適度、SAS評分、SDS評分等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提示采取護理干預后,急診輸液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明顯減輕,舒適度提高,且心理狀態(tài)得到改善。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護患溝通技巧的運用,保持微笑服務,避免態(tài)度嚴厲給患者留下不耐煩、敷衍的影響,甚至引起患者厭惡感、抵觸心理。主動與患者溝通,保持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盡量使用積極、鼓勵性的語言,注意非語言的運用,例如眼神直視、贊揚手勢、撫慰動作等,建立安全感與信任感,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優(yōu)化護理細節(jié),在各項操作前,向患者說明操作目的及后續(xù)操作流程,囑咐患者放松精神,使患者感受到精心的護理服務。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輸液室擺放疾病預防或保健宣傳手冊,供患者閱讀。講解輸液安排、藥品作用、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出現(xiàn)不適癥狀立即告知醫(yī)護人員,切忌自己處理。要求護理人員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術,確保插針準確性,避免反復插針增加患者痛苦,對于低齡患者或恐懼針刺患者,應注意使用鼓勵性語言引導。輸液結束后,應告知患者下次輸液時間,并囑咐患者飲食注意事項,使其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體貼。
綜上所述,對急診輸液患者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能夠提升護理效果,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應用效果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