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晨,葉 鶯,林 燕*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綜合科,江蘇 南京 21002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牙列缺損的修復要求越來越高。種植牙因避免基牙預備,舒適度好,咀嚼效率高,成為廣大患者的首選。但是,大多數患者對種植牙的了解不夠全面,對種植牙術后口腔健康維護措施不夠清楚,使用中出現了問題不知該如何解決。以“人性護理”為本,護士自2011年以來對部分在我科進行種植義齒修復的患者進行電話回訪,結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在我科就診的168例單顆后牙缺失患者,均采用種植義齒修復。按照就診順序單雙號分為回訪組和對照組,單號入電話回訪組,雙號入對照組,每組均有64例。患者在戴牙當天均被醫生要求1個月后復診。
回訪組的患者在行種植義齒修復術后1個月內進行1次/周的電話回訪,共隨訪3次。電話回訪重點解決患者在義齒使用中遇到的問題,給予解答;查訪患者口腔衛生維護措施執行情況,并進行記錄。回訪護士態度耐心,細致。
對照組的患者則不進行任何回訪。
記錄患者1個月內的復診率。數據采用卡方檢驗。
大部分患者無不適主訴,2例(0.03%)訴有咬合高點,4例(0.06%訴與鄰牙出現食物嵌塞),均叮囑患者及時復診調整,不必等1個月后;而對照組僅有1例患者因為咬合不適及時復診,其余不適患者均在1個月復診期時來要求解決問題。可見,及時的電話回訪有助于幫助患者發現并及時解決問題,有利于種植體的長期穩固和留存。
戴牙后1個月,回訪組與對照組的復診患者分別為54例(84.4%)和51例(79.7%),兩組比較P=0.64>0.05,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表 電話回訪對種植患者刷牙、牙線使用情況及抽煙情況的影響
電話回訪是近幾年臨床發展起來的體現“人文關懷”的一種模式,其不僅能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對患者義齒修復術后義齒使用的舒適性和長期性都有所幫助。現在醫院每日門診量都很大,如果為了一些疑問排隊掛號咨詢,對患者來說耽誤掉大量的時間,對臨床醫生來說也大大增加的工作量,電話回訪可以有效為患者解答疑問及進行牙齒健康知識的普及。
進行電話回訪以來,患者對臨床醫療的滿意度也在不斷提高,護士針對每一位患者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和指導,讓患者減輕了修復術后緊張焦慮的情緒,并及時對患者疑問進行解答指導,還有利于安排患者及時復診,督促患者積極配合醫生解決問題,改善修復的長期效果。
電話回訪已經漸漸為大眾認可接受,不僅能及時為患者解決問題還能強化患者的牙齒保健意識,大大提高了臨床的滿意度,給醫院也帶來了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