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泰興市南新衛生院,江蘇 泰州 225473)
孕婦產后出血在臨床上是常見的臨床癥狀,是威脅產婦生命安全的因素之一。良好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防治病情惡化。本研究將對我院32例產后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從我院2012年8月~2016年12月接受的產后出血患者中隨機抽取32例,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16例,全部患者的年齡在21歲至39歲,平均年齡在(29.5±1.6)歲,孕周在37周至42周,平均孕周為(38.6±1.1)周,產婦中有16例患者子宮收縮乏力,有11例患者胎盤因素,有5例患者軟產道損傷。全部患者在年齡、孕周、出血原因等方面差異不存在比較意義(P>0.05),可以進行分組比較。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即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檢查,手術時和手術后隨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患者的用藥給予詳細講解,協助醫生做好手術前的準備工作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具體的內容如下:1)術前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妊娠生理知識、優生優育內容、以及孕期的保健方法、自然分娩知識和臨產癥狀[1]。幫助患者提高孕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保健意識和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幫助患者學會調節情緒,遇到問題能夠冷靜分析,有條不紊的處理。檢查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標情況,根據患者的情況適量的調整葉酸、維生素等服用情況,以防患者出現貧血[2]。2)生產時的健康教育,患者在臨產前需要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鼓勵等方式幫助患者減少心理壓力,確保患者的心態穩定平和,能夠積極的面對即將的分娩。并且將相關分娩知識講解給化妝女何,防治患者由于分娩過于疼痛產生情緒波動,并在第二產程中指導患者正確的屏氣、吸氣以及用力的方法[3]。在宮縮時幫助患者將雙腿彎曲,進行深呼吸,并且能夠在宮縮間隙時放松肌肉。在整個分娩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隨時觀察患者的情緒和面部表情,對患者進行鼓勵和安慰。如果患者情緒激動,護理人員需要盡量安撫,使患者放松心情。3)產后教育:對產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產婦樹立健康積極的心態,并向產婦講解相關產后保健知識和注意事項,幫助產婦盡快恢復。
產后出血:產婦的分娩24h后陰道出血量超過500mL。通過調查文件調查護理滿意情況,總分為100分,低于60分為護理不滿意。高于60分為滿意。
研究數據通過統計軟件SPPS18.0處理,用±s表示計量數據,并用t檢驗,用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觀察組患者的產后出血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7%(15例),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5%(12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出血情況
產婦產后出血是一種嚴重的分娩并發癥,病情嚴重,如果產婦在病發時沒有及時得到有效治療,會導致產婦和胎兒受到極大損害,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產婦死亡。良好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降低產婦分娩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率,降低的分娩的風險,也有利于產婦產后的恢復。故而護理干預對與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的醫療技術和護理管理飛速發展,特別是護理模式逐漸發展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其中健康教育是護理干預中一項重要的護理措施。通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健康知識講解,幫助患者掌握病理知識,預防方法,減少患者缺乏相關知識了解而產生的擔心、恐懼等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樹立健康的治療心態。同時通過講解健康知識,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夠在病情發生之前進行有效的預防,能夠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通過對圍生期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幫助產婦掌握分娩知識,了解孕期保健方法,提高產婦臨產前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得產婦能夠保持放松、積極的心態,有效的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的出血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對產后出血患者的會干預中進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減少患者的出血率和出血量,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