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興鑫
(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新時期媒介生態中新聞價值異化的重構需要通過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技能與素養,專業媒體回歸,多渠道反制虛假新聞信息,延伸新聞價值選擇標準等手段來實現。
新聞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看似是新聞信息的流動,其實質還是新聞生產者和傳播者的活動,在新時期媒介生態中,新聞價值重構的首要任務在于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技能和素養。改變新聞價值異化,重構新聞價值,就要求新聞工作者用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理論正確對待新聞、踐行習近平新聞輿論觀,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素養。
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養,就要求新聞工作者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價值理論,踐行習近平新聞輿論觀;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文化素養,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要涉獵各類知識和較高的外語水平;提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養,就要求新聞工作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遵守新聞行業自律規范;提升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解放新聞思想觀念,培養互聯網思維,擁有更強的新聞敏感和更全面的新聞工作技能。
在新聞媒體和行業內部,加強對新聞工作者的培訓,制定嚴格的新聞工作制度規范和監督機制。加大對不合格新聞工作者的懲罰力度,嚴格執行新聞工作人員的淘汰機制,全方位、多措施提升新聞工作者技能與素養,樹立規則意識,積極引導受眾正確新聞價值觀。
盡管媒體生態中存在各種新聞信息生產者,但長久以來專業新聞媒體所累積的用戶黏性是社會化媒介所不能比擬的,在重大新聞和突發事件中,受眾依然選擇專業的新聞媒體。矯正新聞價值異化現象,重構新聞價值,讓專業新聞媒體回歸新聞價值選擇主體,是新聞價值異化現象治理的不二主體。
專業新聞媒體的公信力依然是復雜媒介生態環境主體中最具競爭力的,長期以來的專業新聞生產規范和把關人制度更是新媒體組織機構和算法技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新時期媒介生態中,技術算法雖日益凸顯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糾正新聞價值異化,重構新聞價值標準,需要專業新聞媒體的把關,在新聞價值市場上更需要“總編輯”思維,讓專業新聞媒體充當新聞市場上的看門人。在矯正新聞價值異化、回歸正常新聞信息生態上,專業媒體必將要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渠道反制虛假新聞的生產與傳播,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凈化新聞生態,是重構新聞價值的重中之重。
遏制虛假新聞信息的傳播,除了強化專業媒體對新聞信息真實性的核實標準外,新聞媒體監管部門同樣需要對新聞信息加強監管。同時,加強對網絡輿情和虛假新聞的檢測,對虛假新聞信息,監管部門要及時通過權威官方媒體和機構進行辟謠,降低其對社會的不良影響。
其次,建立專門的新聞核查機構核查新聞,利用數據庫和算法規避虛假新聞傳播。在世界新聞傳播領域內,眾多新聞機構和新興媒體組織都在借助網絡技術手段對網絡新聞信息進行監測核實,以期為受眾提供與傳統媒體相比肩的真實新聞信息。另外,在新聞媒體平臺和終端,提供用戶核查虛假新聞的端口,發揮公民記者的積極作用并及時反饋。
第三,對社會化的新媒體平臺同樣需要加強監管,規范新媒體平臺中新聞信息的生產與傳播。媒體要善于利用自身對信息傳播的優勢,加強對受眾媒介素養教育,理性使用新媒體,理性對待新媒體所生產傳播的信息。對虛假新聞的反制治理,是多主體、多方面的治理。綜合治理虛假新聞對新聞價值的異化是今后需要關注的角度和綜合治理的方向。
在新時期媒介生態中,新聞價值選擇的標準也在發生著變化,這既是對傳統新聞價值標準的堅守,也是對新聞價值的延伸。近年來,新聞價值的選擇標準變化主要體現在:時新性趨即時性之變、重要性趨實用性之變和接近性趨親近性之變。
時新性趨即時性:在新媒體時代,物質技術條件顯著改觀,新聞的采編和生產實現了全天候24小時實時播報,大大縮短了傳統媒體時代的新聞生產時間差,極大提高了傳播效率,實現了由Today到Now的轉變。
重要性趨實用性:在新時期媒介生態中,傳統媒體所極力建構的重要性體系逐漸走向消解,受眾不再以以往媒介機構的重要性選擇標準來接收新聞信息,而選擇自認為實用性的內容進行接收。
接近性趨親近性:新時期媒介生態中,在虛擬網絡中的場域中所建構的種種社群更加固化了受眾超越地域等客觀條件限制而尋找價值認同。借助網絡技術手段強化用戶價值判斷,尋找用戶情感歸屬,提升用戶黏性和忠誠度,網絡輿論中“回聲室”效應在用戶心理親近性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新時期媒介生態是新聞價值異化的土壤,新聞價值異化的表現與根源都與之有著重要關系,是重構新聞價值的重要前提。新聞在蕪雜多樣的媒介生態和日新月異的媒介技術的生產傳播中重構新聞價值,重塑新聞媒體公信力,有著重要的現實和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