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磊
(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 石家莊 050016)
圖書編輯出版這個職業是個很復雜的職業,即使工作了很多年的老編輯,恐怕也不能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那么,一個合格的圖書編輯到底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呢?日本著名編輯學家鷲尾賢也在他的名著《編輯力》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述。在鷲尾賢也書中,一個優秀的編輯身上具備的素質,應當是選題策劃能力、案頭加工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等這些能力的綜合體現。在筆者看來,隨著我國社會進入了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場化的發展的新時代,現在的編輯還需要很強的政治法律素質、人際交往能力、新媒體運用能力和裝幀印刷知識能力等多種能力素質,在新的發展階段,社會和市場對編輯的要求標準已經轉變為“多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眾所周知,政治法律素質是我國圖書編輯最重要的素質能力。編輯的政治法律素質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圖書的原則性質量問題,甚至會影響到出版機構的發展前途,因為圖書出版的過程中一旦違反了政治性法律性原則性問題,那會給讀者帶來思想上的錯誤影響。一般政治法律方面的原則性錯誤包括:涉及黨和政府以及領導人的問題;已經有定論的政治事件和問題;領土范圍、地圖規范使用問題;涉及宗教和少數民族的問題等等。所以,提升圖書編輯的政治法律素質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圖書編輯應該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政治判斷力;另一方面,圖書編輯應該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尤其是關于編輯出版方面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管理條例等等,增強法律意識和編輯出版法律判斷力。
從本質上來說,選題策劃的過程就是思想創新創意的實現過程,因此,圖書編輯首先就應該有活躍的思維和廣闊的知識信息來源,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編輯不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更要學會利用互聯網來獲取選題信息和作者信息,如關注網上、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各類文章及作者信息,結合本出版社的特色相關的選題信息。例如央視推出的“百家講壇”電視節目風靡一時,將“國學”推向了有一個新的高潮,有的出版社就抓住機會,策劃出一批關于國學的圖書,獲得了很好的市場反響。讀者消費觀念的變換、社會時尚引起的讀者購買動機等都是優秀選題的基礎。
文字加工能力屬于編輯的基本功,也是一本書在出版過程中的重要加工環節。編輯在審閱和校對稿件的時候發現的知識性、傾向性和語言文字性的錯誤,都需要依靠文字加工來處理。文字加工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備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磨煉。所以,提高文字加工能力的關鍵在于首先提高學習能力,自覺學習編輯業務知識,系統掌握圖書編校的標準,熟練地運用工具書,正確地使用規范語言文字,尤其是提高發現問題和糾正錯別字、修辭、語法及邏輯等方面問題的能力。還要注意廣泛閱讀和深入閱讀,提高文字修養,培養發現文字錯誤的敏銳眼光和良好的職業習慣。
信息化時代到來,要求圖書編輯工作人員具備熟練的互聯網應用,計算機應用技術、多媒體制作技術等多方面的素質,同時,還要能使用計算機熟練地加工處理圖文音像,利用網絡發布信息、宣傳營銷。新時代的圖書編輯,與傳統的圖書編輯不同之處在于,他們不單單會審稿和改稿,還需要掌握一切與出版相關的行業內容,如營銷、談判、廣告、財務,甚至心理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唯有如此,才能對當下圖書出版行業的各種變化應對自如。一個優秀的圖書出版編輯,需要具備廣博的知識結構,具備足夠的文化素質。
編輯要做充分的市場調研。市場調研不僅要包括同類書的出版和銷售情況,還需要掌握市場對此類圖書的需求情況,讀者類型、層次、年齡段、文化水平及購買力等情況有大致了解。當然,要完成相關調研工作,就需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與意向讀者群等做好溝通,以更好地了解市場、服務市場。首先,應該在選題策劃階段就滲透入營銷理念,策劃出符合市場要求的圖書選題;其次,在出版流程中,做好成本管理和市場價格定位;第三,利用自己對圖書內容買點熟悉的優勢,積極利用網絡和傳統媒體對圖書出版信息進行宣傳;第四,積極參與書展、主題營銷、研討會、新書發布會等大型市場營銷和宣傳活動,促進新書營銷工作高效展開。
新時代圖書出版市場,從本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圖書編輯人員作為出版企業的核心人才,就是企業的最重要的競爭力。新時代的圖書編輯,應具備符合時代、市場和行業要求的綜合能力和素質。面對新時代圖書出版,圖書編輯在處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只有不斷培養與提高自身素養及策劃能力,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圖書產品,也才能更好地服務讀者和作者,實現自身價值與出版社發展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