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霞 董秀華
山東地區農經管理工作在新時期背景下的開展,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提升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都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就目前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現狀而言,由于我國地域上的差異性較大,很多問題都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總結,制定專門的策略來完善和提升我國新時期背景下農經管理工作的開展。
1新時期山東地區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的存在問題
1.1受小農經濟的影響深遠,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難以實現
現階段,由于我國土地的分布較為廣闊,但在北方地區耕地面積、土質以及地形等方面的分布都處于不均衡的狀態。很多農民在開展農經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小農經濟的影響,部分農民不愿意流轉自家土地的使用權,致使土地的耕種資源大大流失。不僅如此,就連農民的勞作生產和持續增收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1.2專項經濟建設的投入不足,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得不到保障
近年來,國家對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正在不斷加大中,但北方很多偏遠地區由于交通和信息發展的落后,無法得到真正有力的資金投入和工業支持,農村公共事業的建設也無法實現預期的理想目標。例如,很多農村經濟部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能進行收費服務,國家對其固定資產方面的補貼也無法滿足當前東北地區農村經發展的經濟需求。再加上農村地區本身財力有限,又得不到專項經濟的支持,固有經濟的外流也無法獲得較大的收益,種種原因都對農經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很多農村地區配套的基礎設施已經逐漸老化,使得原本就薄弱的住房和養老的基礎設施更得不到滿足和保障,如果采用集資改造的方法又會影響農村經濟的建設,加重農民的負擔,從而對農村的全面改造產生影響。
1.3農民缺乏強烈的維權意識,農村素質水平和勞動力有待提升
隨著城鎮化快速的推進以及工業化的不斷加快,很多新生代農民都會選擇來打城市謀生。隨著該現象的深化,使得留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水平越來越趨于老齡化,很多農民的年齡都在60歲以上。這些農民不僅勞動知識水平低下,對于科技素質和業務技能的掌握也不是很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留守居民”、“弱勢群體”,其在進行農業勞作和生產的過程中對于新技術和新機械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都不太理想。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這類群體缺乏強烈的維權意識,在表達自身的訴求以及協調和維護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都屬于無序狀態。
1.4農經管理團隊的專業水平偏低,對有關法規的學習不夠全面
就東北地區的農經管理工作而言,其繁瑣的工作內容和大面積的開展范圍都給農經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很多時候,農經管理團隊對農村利益的管理和維護都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據,降低了整個團隊的專業管理水平。此外,農經管理工作在農村基層的開展中,出現了很多漏洞也遇到了很多難題,尤其是農村土地的承包問題,更加大了土地制度落實和完善的難度。
2新時期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2.1強化農經建設,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提升農業生產效益中
為了有效提高農村經濟的管理水平,全面強化農村經濟的建設,我們需要不斷的調整和優化農業生產和種植的結構模式。將具有本土特色和綠色無公害特點農產品的加工與生產作為重要手段,以經濟建設為基礎,積極強化農村生態觀光和農業旅游的發展,致力于打造娛樂休閑一體化的農業園區,努力朝著農村經濟豐富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逐漸轉變小農經濟的生產理念和種養模式,積極推廣農業產業化的生產和經營,利用工業化的方式承包和經營農業生產。并將科技投入和科技培訓作為我國農村經濟現代化、產業化的重要手段,為國家購置大型農機的貼補政策的落實提供有效保障,從而推動農業科技化、現代化、產業化的發展。
2.2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提升農村公共事業的工作水平
為了更好的推動我國農經管理事業的發展,我們要積極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和打造,采取高效的、科學的、合理的利益協調手段和協調機制,在化解農村內部經濟矛盾的同時協調好政府、群眾以及管理部門等多方的關系。在基層政府的工作開展中,首先要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和鄉鎮的具體狀況來設置社會事務服務重心,將公共基礎建設、合作醫療、社會保險、居住環境問題、農村社區的穩定以及社會的管理融于一體,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從而有效提升農村公共事業的建設。
2.3完善農經管理體制的建設,強化新時期農經管理團隊的發展
首先,農經管理部門要充分掌握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根據法律規范在當地農村應用中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提升。此外,在土地承包的過程中,農經管理團隊要始終堅持以“三公”原則為指導,不斷完善法律法規,解決其在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漏洞,更好的協調和維護各方面的關系,切實維護每一個農民的利益。最后,緊密結合當前的農村經濟管理的法律法規,促進農村經濟的管理和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在不斷進步。如何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和管理的存在問題是我們當前首要的工作任務。農經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關系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和建設,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需要采取針對性的優化政策,根據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開展農經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1.257000 ?山東省東營市農業農村局;2.257000 ?山東省東營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