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欽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建模軟件,快速掌握3D設計的基本方法,筆者選擇3D one 作為學習軟件,并在六年級中開設3D打印校本課程,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到前沿的科技,立足信息技術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新精神。
一、3D打印引領潮流,教育理論奠定基礎
(一)基于設計的學習(DBL)
基于設計的學習是由國外引入的一種較為新型的學習方式,英文為Design-based Learning。基于設計的學習精髓在于“設計”。在基于設計的學習中,學生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設計能力,也鍛煉了交流協作能力,培養互幫互助的優良品質。在3D建模學習過程中,學生運用技術化手段進行模型的設計,通過實體化的作品來驗證設計的合理性,不斷地自我檢查和完善,最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六步半模型(BT)
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多林·尼爾森教授以DBL教學理念為基礎,搭建了逆向思維模型。他將教育過程分解為六步加半步,特點是設計了一個半步的環節,在將基礎性知識傳授結束后,提出一個學生從未見過的挑戰(半步),以挑戰為出發點,教師引導學生戰勝挑戰,解決問題。如圖。
綜上,基于設計的學習理念和3D打印的學習非常契合。將3D打印引入信息技術教學,鼓勵學生運用3D打印技術提出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并進行對比、修正出最優方案,最終通過3D打印機實現三維模型的輸出打印。學生充分體驗到將想象、創意變為現實的過程,享受到一個作品從無到有的過程,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二、實踐探索真知,構建課堂教學模式
(一)教學模型初探
逆向思維模型的六步半提供了值得借鑒的教學步驟,教師在教學之初提出學習的主題,通過問題的方式繼而提出一個全新的挑戰任務,學生圍繞挑戰展開合作學習,在組內進行規劃設計三維模型,共同挑戰創造一個有形的實物。隨后,師生在互動的氛圍中展示與欣賞作品,同時也激勵了學生動腦思考問題、動手將想象變成實踐的勇氣,激發學生創造的天性。筆者經過實踐探索,設計了適合3D打印課程教學的BT 模型。
(二)教學案例展示
以《3D美味冰激凌》這一節課為例,筆者采取BT教學模式,具體教學環節設計展示如下:
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
(1)確定教學主題(教什么)
教師播放多媒體視頻,展現冰激凌的制作過程,提出本節課的設計主題。
(2)確定教學問題(提出挑戰)
學生通過網絡查閱資料,了解冰激凌的發展歷史和常見冰激凌的造型。教師展現圖片以及實物模型,學生進行觀察與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出挑戰任務:小組合作,設計一款獨特的冰激凌模型,參加冰激凌博物館的展覽。此環節的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動手實踐的欲望,積極地參與到挑戰任務中去。
(3)確定設計的標準(規范設計要求)
師生共同制定一個基本的作品評價標準,標準的制定需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制定。評價量表的制定需要得到師生的認可,方便后續開展作品的評價。
(4)學生實踐操作(學生合作設計模型)
冰激凌分為蛋筒和奶油兩個部分。學生在小組間討論、研究,掌握冰激凌最基本的模型構造,并商討出想要設計的模型創新點,制定冰激凌三維模型的設計方案。學生在學習單上繪畫簡單的設計圖,并確定尺寸以及可能運用到的3D one 軟件中的工具。學生在3D one中進行冰激凌模型的操作與設計。
(5)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指導、展評作品)
教師在學生操作過程中進行巡視,提供指導與幫助。教師提供微視頻供學生參考學習。各小組完成模型設計后進行作品的展示,師生對照評價標準進行作品的點評,提出作品的優缺點以及改進的建議。
在作品呈現環節,可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3D one軟件中設計的模型;另一個是通過3D打印機輸出的實物作品。實物作品的展評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安排到第二或后續課時中進行。這對于學生的3D打印課程學習是極大的肯定,也是最為直接的檢驗方式。
(6)修改完善、總結反思(加深挑戰印象)
小組成員選擇性地采納大家的修改意見,再次在3D one 軟件中修改完善模型設計,并將其放到清曉科技公司的FDM 3D打印機中進行打印。學生將打印出的冰激凌實物進行展覽,師生欣賞成果作品。學生將冰激凌的模型文件上傳到3D one社區,可獲得“豌豆”和“創意值”。
三、攜手創想未來,共筑3D夢想
3D打印為學校開展STEAM教育提供了讓創意物化的技術支持。學生在進行3D打印技術創作的過程中,提高了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1.增強有趣的學習體驗。3D打印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在操作技能上得到鍛煉,也增加了接觸實物模型的機會。實物模型給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切身感受,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通過設計模型并將其實體化來驗證自己的設計是否符合要求,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作品,激發創意靈感。
2.豐富創新思維和設計創造力。3D打印技術是從二維平面思維到三維立體思維的拓展,在設計的過程中,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得到了延伸和發展。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調整參數,計算機生成的圖形也在發生尺寸、距離、形狀等各種變化。這在無形中就鍛煉了學生觀察力、數字感知力、空間感和創新思維等。
3.促進創客教育的探索。創客教育打破了學科之間的壁壘,融合多學科領域的知識,著重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工程師精神。3D打印的學習有助于師生在設計中融入創客理念,將創意轉化為現實,實現真正的“教”“學”“做”合一。3D打印點燃了學生的創客熱情,讓無數的思想火花進行碰撞,讓無數個創意變為現實。
我相信,通過廣大教育者的不懈探索和努力,3D打印將會走進更多的中小學校園,提升3D打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價值,培養越來越多的“工匠”“創客家”。
【作者單位:南市京棲霞區實驗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