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正龍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也是學習的重要目標,而科學探究小組的建立,則是進行有效探究學習的前提。目前低年級科學小組探究活動,主要是形式上的探究,教師過度干預、講解研究重難點,讓小組探究流于形式。此外,低年級學生能力參差不齊,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孩子進行從眾式體驗活動,這種“熱鬧”的課堂,是否是真正的探究活動,值得深思。
一、合作學習內涵
合作學習又稱協作學習,至今沒有統一的界定。美國嘎斯基認為:從本質上講,合作學習是以2—6人組成的異質小組,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完成教師任務,相互協作的教學組織形式。
在我國很多專家認為:合作學習是區別于個體學習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是多人群體內的、有相同學習目標、明確職責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方式。其本質是“集眾人之力,解決個體困難”,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以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的教學策略。
在小學科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圍繞某一共同的學習目標,采用2人及以上的小組形式,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教師任務,獲得共同的收獲和結論。
二、合作學習分組
科學合理的分組,是班級進行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之一,組員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異質分組
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為了給班級內的學生創設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小組成員必須異質,組間同質。
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是合作的基礎。每個孩子在基礎知識、智力水平、認知風格、思維方式、興趣愛好、家庭環境、自我期望等方面都不盡相同。教師應根據學生能力差異,進行異質分組,讓每個小組都盡可能多地擁有不同能力的組員,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發生。
2.明確分工
教師應根據學生能力水平情況,進行階梯式分工,明確責任,如:小組長、記錄員、觀察員等。如在二上《8形狀改變了》中,小組長負責收發材料、組織實驗有序進行,需要安排一名記錄員讀取橡皮筋長度,兩名實驗員負責組裝,一名觀察員檢查實驗裝置是否正確,同時由組長組織成員進行橡皮筋的長度變化和鉤碼數量之間關系討論,得出小組結論,進而匯報。
三、合作學習保障
1.主體發展原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小組合作學習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以培養學生的主體發展為著眼點。小組合作學習中,從學習的目標、任務到評價,都是從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來設計的,并圍繞學生開展;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擁有充分的主動性,積極探究,與組員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者、引導者、參與者,要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教師主導的理念。
2.體驗式合作原則
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的興趣。在科學課堂上,學生主要的興趣來源即參與體驗活動,進行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基于共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進行合作。小組成員不僅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同時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合作技能幫助其他組員。在合作的過程中,相互鼓勵、幫助、支持、形成相互依賴,體驗他人的傾聽、尊重、理解、支持,感受小組合作成功的喜悅,最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提升和進步。
3.總體評價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成員都是同等重要的,教師對于小組評價必須是公平的。教師課堂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生個人表現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對小組整體表現的評價;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各小組最終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合作過程。由于組員性別、性格、能力、家庭因素、自我需求的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教師不僅僅要評價積極表現匯報的組員,同時也要對小組其他成員進行正面評價,強調總體評價。教師的對比評價是要基于不同小組相同職責和能力水平的組員評價,優等生與優等生、后進生與后進生,不是評價結果的正確與否,而是評價合作過程中學生的各項表現及自身的進步,這些評價將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
四、小組合作優化
1.優化教學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而如何引導小組,有效達成目標的核心就落在教師小組任務設計上。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結合書本和單元目標,明確學習目標,提升學生關鍵能力(知識、技能、情感)。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需事先考慮本課教學流程,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
2.優化小組分工
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應當在短期內保持小組固定性,以便組員之間相互熟悉,了解彼此能力,產生合作。而在長期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不斷根據小組表現進行人員調整。之所以進行人員調整,是因為不同起點、不同能力提升的學生會產生嚴重的“強弱差異”。能力強的學生,逐步會占據合作學習的主導地位,成為班級中“學霸”,小組內的“組霸”,另一類“老師”的存在,弱勢組員得不到公平對待,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此外,隨著年齡、認知、實踐的增加,學生會出現情緒層次的抵觸行為,組員之間可能存在新的矛盾,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
科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探究學習模式,優化科學探究實驗難度,幫助學生在體驗式互助學習中突破重難點。作為科學教師,更應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和策略,讓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課堂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作者單位:南京市瑯琊路小學明發濱江分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