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曰英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討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以及內科綜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該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組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采用隨機的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性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性治療的基礎上實行內科綜合治理,對我院曾收治過的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糖尿病足的治療方法及特點。將觀察組的臨床療效和對照組進行對比。 結果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中顯效15例,有效8例,無效患者2例,經計算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0例,有效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68%,經比較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比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病人群中老年人占比大。 結論 糖尿病足是一種多發于老年人間的疾病,具有病程長、并發癥的發生率高的特點,實行內科綜合治療的治療效果較為令人滿意,治愈率較高,具有廣泛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足;內科綜合治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1(a)-0181-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的一種并發癥,患上此并發癥的患者死亡率、殘疾率都很高,此病不易治愈,病程長,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目前此病的病因也十分復雜,周圍神經病變、傷口感染、血管發生病變都會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這給治療增大了難度。同時,糖尿病足還會伴隨著眾多的并發癥,輕者會有局部潰瘍,嚴重的會導致死亡,這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威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該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該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探討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以及內科綜合治療的效果反應,現將研究的結果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采用隨機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25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范圍20~80歲,平均年齡(40±6.2)歲,發病時長在2~40年之內,平均病程(24.34±20.45);對照組中男11例,女14例,年齡范圍22~81歲,平均年齡(42±5.2)歲;發病時長在3~40年之內,平均病程(22.44±14.45);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方面均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在研究前進行尿常規檢查、X線檢查,所有患者排除外其他遺傳基礎性疾病、癲癇、腫瘤、風濕、腦出血、腎功能不全等,該次研究經過患者及患者家屬同意。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的治療方式,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值范圍內,促進循環。觀察組患者采用內科綜合治療,對患者的血壓進行密切觀察和嚴格控制,對患者的病史、癥狀、病程進行記錄分析,了解患者的高危因素,平衡患者電解質水平,飯前半小時口服胰島素,對患者的低蛋白血癥進行有效改善,促進血液細胞的功能改善,進而緩解患者的病情。對患者的實際病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出現潰瘍的患者,可以采用以下途徑進行治療:口服抗生素;清除壞死皮下組織、肌肉并對窗創口進行消毒沖洗和治療;截肢,盡量保留未受損的組織。對合并竇道患者要進行切開引流,對于壞死的足趾要進行切除。有些患者需要用高壓艙治療。切除部位要按時換藥,按時清洗消毒,用海綿類或藻酸類輔料覆蓋在傷口上吸收滲液,并保持創口的清潔,改善創口的運血功能,防止創口感染,利于愈合,一般1次/d。對于不同的并發癥要對癥下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患者的營養要及時補充。對該院曾收治過的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糖尿病足的治療方法及特點,并結合比較分析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療效。
1.3? 療效評價
顯效:患者病情痊愈,創口恢復良好;有效:患者創口基本愈合,病情有所改善;無效:患者的窗口沒有恢復,病情沒有好轉,癥狀無改善。
1.4? 統計方法
運用分析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使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糖尿病足臨床特點
在參與研究的50例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較大,25例患者發病時長在3~40年之內,30例患者的致病因是水皰,10例患者是由傷口感染引起的,13例患者由血管病變導致;20例患者有周圍神經病變導致。因此可以得出,糖尿病足的發病人群以老年人為主,最廣泛的致病因素是水皰,并結合周圍神經病變。
2.2?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
治療結束后對兩罪患者的治療療效進行比較,得到的數據為:觀察組患者中顯效為15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患者中,顯為效10例,有效為7例8例無效,總有效率為68%。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不如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的一種并發癥,患上此并發癥的患者死亡率、殘疾率都很高,此病不易治愈,病程長,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目前此病的病因也十分復雜,周圍神經病變、傷口感染、血管發生病變都會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這給治療增大了難度。同時,糖尿病足還會伴隨著眾多的并發癥,輕者會有局部潰瘍,嚴重的會導致死亡,這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威脅。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不斷提高,飲食方式也在不斷的改善,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呈逐年增長趨勢,糖尿病的發生主要是體內胰島素的缺失導致的,一旦胰島素不足,機體運作就會紊亂沒進而導致血糖升高,血管病變會導致凝血功能發生障礙。糖尿病患者患上糖尿病足在治療中是比較常見和普遍的,患上此并發癥的患者死亡率、殘疾率都很高,此病不易治愈,病程長,治療起來比較困難。目前此病的病因也十分復雜,周圍神經病變、傷口感染、血管發生病變都會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這給治療增大了難度。同時,糖尿病足還會伴隨著眾多的并發癥,輕者會有局部潰瘍,嚴重的會導致死亡,這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威脅。糖尿病足主要由血管病變、機體糖脂代謝異常引起。有關研究顯示,糖尿病足的發生還與患者的血管病變情況、發病時長、年齡有關。本次研究中,糖尿病足的患者中老年人占比最大,導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因素是水皰,大多數會以神經病變為并發癥。長期的神經性病變,會導致患者的足部出現麻木等感覺功能障礙,進而引發相關功能的紊亂。同時,血管性病變會導致患者軀體的血循環不順,汗腺功能障礙等,使病灶的感染率提升。傷口感染、周圍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同時發生,就會導致糖尿病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該研究給予觀察組患者內科綜合治療,調節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對創口進行消毒處理,并采取支持療法,改善其他并發癥的臨床癥狀使患者的創口恢復速度加快。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的范圍之內,用海綿類或藻酸類輔料覆蓋在傷口上吸收滲液,并保持創口的清潔,改善創口的運血功能,防止創口感染,利于愈合,提高了治療效果。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該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組患者作為回顧性研究對象,該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中顯效15例,有效8例,無效患者2例,經計算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患者中的顯效患者10例,有效7例,無效8例,經計算總有效率為68%,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是一種多發于老年人間的疾病,具有病程長、并發癥的發生率高的特點,實行內科綜合治療的治療效果較為令人滿意,治愈率較高,具有廣泛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婧,趙晨,張黎,等.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及內科綜合治療的臨床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7,26(13):78-79.
[2]? 胡春紅. 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及內科綜合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4):57,59.
[3]? 宋玉法,賈鳳仟. 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及內科綜合治療的臨床分析[J]. 雙足與保健,2018,27(3):81,83.
[4]? 紀洪彬. 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及內科綜合治療的臨床分析[J]. 雙足與保健,2018,27(13):85-86.
[5]? 敖文. 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及內科綜合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1):189-190.
[6]? 李悅森. 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及內科綜合治療的臨床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4):135-136.
[7]? 李洋,門嵐,李冬梅,等.糖尿病足的臨床特點及內科綜合治療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32):6764-6766.
(收稿日期: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