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非洲對人類出版的歷史性貢獻

2019-03-25 06:54:44萬安倫李儀周楊
出版參考 2019年2期

萬安倫 李儀 周楊

摘 要:人類最早從非洲叢林走出,非洲是人類最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也是人類出版活動最初的發源地之一。非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開展了豐富的出版實踐活動,從原始巖畫出版到銘文出版;從亡靈書、Kinglist(法老王年表類)為代表的宗教、王權相關文獻的出版到世界性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建成。古代非洲已經具備了完善的出版文字符號系統,萌發了早期圖書出版產業和圖書貿易市場形態,并探索出一套初期出版物制作規范和以政府主導的早期出版制度。非洲對于人類出版具有獨特貢獻:古代非洲的巖畫出版和銘文出版為迎來人類文明曙光發揮了積極和重要作用;象形文字成為人類最早的成熟文字符號系統之一;古代非洲文明見證了出版范式由單一到多樣的嬗變;神廟圖書館推動了古代出版系統的形成與完善;莎草紙出版促進了出版活動基本要素的協同發展。而“莎草紙的硬質略軟的獨特性能,又開啟了人類出版從硬質邁向軟質過渡的新航程”。

關鍵詞:巖畫出版 銘文出版 象形文字 莎草紙 神廟圖書館 書吏

非洲最早的出版實踐是距今一萬多年的巖畫出版。古代非洲的硬質出版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非洲史前無文字記載時期的巖畫出版;二是非洲象形文字誕生后的銘文出版;三是莎草紙作為出版載體的紙草紙出版。象形文字發明標志著非洲進入文字記載的時代,此時銘文出版,包括墓銘、廟銘、碑銘等,成為非洲最主要的出版方式,其出版符號主要為象形文字系統,包含由其演變而來的僧侶體、圣書體。此外,非洲的文字符號系統在出版實踐的過程中也隨之豐富發展,例如古埃及各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系統,包括斯瓦希里文、阿扎米文等。從出版學的不同維度來看,古代非洲與出版有關的實踐活動對于人類出版的萌芽和早期發展具有領跑性作用。

一、非洲的巖畫出版和銘文出版增亮人類文明曙光

“出版與文明具有極強的正相關性。”非洲的原始巖畫出版和銘文出版對于人類文明曙光的升起具有積極的促進和增亮作用。

(一)強烈敘事色彩的非洲巖畫出版

之所以將巖畫歸入出版史,是因為巖畫出版符號的圖畫符號與我們今天的圖冊出版只是形式上的出版載體不同而已,現在是紙質載體,巖畫是石質載體。其出版的本質和目的是一致的。早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非洲早期原始狩獵族便進行了巖畫出版實踐,孕育了巖刻這種獨具特色的原始出版方式。通過在天然巖石或巖洞洞壁上刻滿各式各樣圖案來記載當時自然界境況和日常生活,這些巖畫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出版史跡,是早期人類出版活動的萌芽。

非洲巖畫具有強烈的敘事色彩和時代氣息。公元前5000年的南非布須曼巖畫及稍晚的中非坦桑尼亞巖畫是杰出代表。布須曼巖畫分巖刻和巖繪兩種。巖刻的年代較早,題材各式各樣:動物、人物、頭飾、面具以及狩獵、捕魚、采集、舞蹈、戰爭和歡慶場景。巖繪的年代稍晚,早期為黑白兩色,后期有了一些簡單的顏色。巖繪線條流暢,其畫筆可能是鳥類羽毛或動物尾毛。一些精致的小圓圈,可能是用空心蘆葦桿點成。坦桑尼亞巖畫出版畫風粗獷,主要記錄了石器時代當地人們的衣著面貌和日常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場景。巖畫中的人物一般沒有臉部特征,這與當時人們的習俗信仰有一定的關系。

非洲這些寫實主義風格的巖畫,反映了史前人們對自然的思考和自我的認知,是早期人類表現事物、習俗、信仰的一種重要出版方式,是人類文明的晨曦。

(二)形式多樣的非洲銘文出版

非洲最早的成熟文字符號系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500年左右,象形文字被古埃及人發明,非洲自此進入文字記載的時代。從出土的考古實物來看,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出版文獻除莎草紙外,主要為銘文出版,包括“墓銘、廟銘、碑銘以及采石場銘文”。這些以象形文字為主要出版符號的銘文出版與兩河流域以楔形文字為主要出版符號的泥版書,共同標志著人類從蠻荒走向文明。

1.墓銘。從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890-公元前2686年)開始,埃及陵墓的墻壁、屋頂上便出現了大量的壁畫和浮雕出版物及大量的古埃及銘文,體現了濃厚的宗教氣息,一般被稱為金字塔銘文和墓葬銘文。有些埃及學家更將古埃及墓銘稱為“集體備忘錄”。這與墓銘的出版作用有關。金字塔銘文,是古埃及《亡靈書》的重要部分之一,“非皇室成員開始得以閱讀和制作亡靈書及其他宗教性圖書,但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只能在墻上刻寫這些內容”。這種出版載體上的文字符號多為早期象形文字,即碑銘體文字,這種文字樣式,具有很強的圖畫性,金字塔銘文既是古埃及人們重要的出版物,也是人類文明的早期結晶。

2.廟銘。古埃及人認為,神廟是神在人間的居住場所。神廟在古埃及中極具特殊性,兼具宗教崇拜、經濟、教育、行政等多種功能。古埃及的神廟,不同于中國的寺廟或教堂,不是宗教集會和祈禱的地方,普通埃及人是被禁止進入神廟的,浮雕上的象形文字也并非為了教育訪客而雕刻的。主要功用是頌神和記功。少數廟銘也會記載神廟建造者的生平,或將國王生平、登上王位情況等悉數刻寫下來。神廟的墻壁成為重要的硬質出版載體,幾乎所有地方都布滿了象形文字,構成廟銘的出版內容。

3.碑銘——石柱圖書。碑銘,可以說是一種石柱圖書出版樣式。石柱,是埃及現今保存完好的最重要的出版文物之一,時間大約從古王朝時期到羅馬時代。石柱一般用于供奉和紀念,也有用來界定土地邊界。石柱上的圖畫通常表現的是石柱的主人及其家人,碑文會寫明向掌管死亡的神的禱文和供奉的請求,接著會刻上死者的名字和頭銜。巴勒莫石碑是現存埃及年代最為久遠的石刻出版作品,是記錄古埃及國家歷史的活化石,是研究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出版史料。方尖碑銘也是碑銘的重要形式,有紀念神靈的,也有記載法老(國王)武功文治的。此外,在石碑或墳墓墻壁上還刻錄有記載各個國王的歷史文檔和傳記文學,一般是貴族顯要們的職業生涯和豐功偉績。

4.采石場銘文。古埃及是盛產石頭的國家,石碑、石柱、雕塑、金字塔、神廟等建筑都需要大量的石料。阿斯旺地區石質好,古埃及硬質出版所用的石料大部分是從阿斯旺開采而來。許多銘文都是在采石場完成雕刻任務的。采石場留下的象形文字銘文不僅有國王的名字、負責隊伍的官員的名字、派遣隊伍的標記,還會出現很多出征細節的記錄。除了這些正式文書,采石場還散落有在石頭上刻寫的文字,類似于當今社會的涂鴉出版,這些與采石場銘文一同成為古埃及歷史銘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古埃及硬質出版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人類最早的成熟文字符號系統之一

5500年前,古埃及人創造出一套獨特的象形文字符號系統,古代非洲由此跨進文字記載和文明時代的門檻。象形文字(Hieroglyphs),由希臘語“神圣的”(hīeros)和“雕刻”(glūpho)兩詞合成,意為“神圣的雕刻”(sacred sculptures)。

中國古代有“倉頡造字”的傳說;古巴比倫有名叫納布的文字神;古印度人稱他們的文字為“梵天大帝的文字”;古埃及人認為象形文字也是由神——月神、計算與學問之神圖特創造的。古埃及文字最初是圖畫文字,后發展為成熟的象形文字符號系統,有表意符號、表音符號及限定符號。

古埃及文字產生初期,任何一個能畫得出來的實物都可以用該物的圖形表示,一個圖形可以代表一個詞,即表意符號(ideograms)。例如,“太陽”——畫一個圓圈中加一點;“月亮”——畫一個月牙兒的形狀;“星星”——畫一個五角星;“水”——畫三條波浪線等。表意符號雖然是直接采用圖形表示詞義,但不同于繪畫,其造字原則具有約定俗成的特點。例如,“走”——畫一前一后邁開的腿;“吃”——畫一個人把手放在嘴里;“藏”——畫一個人蹲在一堵墻后面。古埃及人開始采用象征的方法來發展形象文字,如“正義”——畫一根鴕鳥羽毛,鴕鳥兩翼的羽毛幾乎是一樣長,表示“公平正義”;“力量”——畫一個獅子頭的圖形。“死亡”——畫一個人頭部淌血,向前傾倒的姿勢;“多”——畫三條小蝌蚪等等。表音符號(phonograms)是從早期的部分表意符號轉化而來的,在外形上與表意符號完全一致,但它具有發音功能。古埃及人還創造了限定符號即在表音符號詞尾加上一個純屬表意的圖形符號,使詞的意義范疇不言自明。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帝國鐵騎攻占埃及;公元前30年,東羅馬帝國完成對埃及的占領;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經過多次覆滅性擊打,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最終被歷史的煙塵完全掩蓋,直到十九世紀初,法國語言學家商博良的出現,才破解這種古老神秘的象形文字,為復活這種沉寂的死文明打開通道。

三、莎草紙促進了出版活動基本要素的協同發展

莎草紙的創世發明是古埃及人對人類出版載體探索的杰出成就,也是古埃及對人類出版最偉大貢獻之一。古埃及人使用尼羅河三角洲特產的水生植物紙莎草的莖稈,剖成薄片,縱橫交錯編織成片,用重力擠壓,制成莎草紙。莎草紙對人類出版史書寫材料的創新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一)莎草紙為古代非洲、歐洲及西亞地區長時期提供穩定的出版載體

在古代埃及,莎草紙成為了埃及文明的主要出版載體,“紙莎草的本質同樣是為了進行詳細記錄(講述),一卷卷的莎草紙推進了人類文明,不僅在當世是如此,在后世仍能讓人銘記 ”。在古埃及,最早的書籍和文獻被王室壟斷,閱讀和學習文獻的權利被控制少數人手里,但紙莎草的出現使埃及的圖書貿易成為可能。作為一種優良的書寫材料,紙莎草不同于古代非洲的石料、金屬等,其具有書卷的韌性;又可以由莎草片粘貼連成長幅,逐漸代替了石質、木質、陶器、金屬等出版載體成為人們廣泛采用的出版載體。“以石頭和象形文字為核心的知識壟斷,受到莎草紙的挑戰。后者是一種更為有效的新媒介。”

紙莎草“主導性出版載體”的地位體現在它存在了長達4000年的時間及其廣泛使用地理區域,它從非洲傳播到西亞地域,公元前6世紀傳播到希臘,而后傳播到整個羅馬帝國,公元1017年,在法國和西班牙也確認了有一些莎草紙出版物。總體而言,莎草紙的使用不僅深刻影響了非洲北部和地中海沿岸,甚至普及到了歐洲內陸和西亞地區,記錄了大量古代西方世界彌足珍貴的歷史信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建立是莎草紙出版物生產激增的象征,托勒密三世時期保存了40萬卷單一內容作品的紙草卷以及9萬卷混合不同內容的紙草卷。這也是紙莎草作為當時主要出版載體的重要證據。

古埃及的莎草紙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早期非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傳播和傳承具有關鍵而深遠的意義,是后世人們通過文獻了解古埃及文明甚至古代非洲、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文明的重要窗口。

(二)莎草紙促進了古代埃及出版符號的發展更新

在埃及古老文明中,象形文字和莎草紙是極具代表性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符號在莎草紙的制作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應用的過程中不斷更新,主要表現在從象形文字到草書體再到僧侶體(世俗體)的變化。“如果沒有埃及充足的莎草紙供給,僧侶體書寫是否還會發展和繁榮是令人懷疑的。”

在古埃及的早期,象形文字主要被刻在石頭上和墻壁上,同時由于象形文字的書寫非常復雜,最初這一體系有800多個不同的符號。到公元前300年,這一數字增加到了6000個以上。隨著宗教和神學的發展進步,以及莎草紙這種易于書寫、易于攜帶的出版載體的普及應用,古埃及社會對于文獻材料的需求變得更大,為了使圖書資料的生產更為有效,古埃及書寫者在使用早期象形文字的同時,也更新了一種更為潦草的、非正式的草書體文字符號,以便提高文字書寫速度。這種被稱為草書體的字體,“在木頭或莎草紙上書寫,文字簡化、形態圓潤……草書體和圣書體都匆匆揮就,筆法潦草、儉省,或略或連……文字不再像圖畫,而成為單純的文字”。古埃及文字和草書文字都用墨水書寫在莎草紙上。

約公元前700年,埃及的書吏們發明了一種更為世俗的“僧侶體”(也稱為世俗體),與草書體極為相似,兩種文字符號大多都是遵循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書寫規范。僧侶體是一種普通的手寫體,上一個字母的尾端通常與下一個字母相連,它的符號大多看起來像是簡化版的象形文字,并且所包含的符號數量比象形文字體系要少。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僧侶體宗教文獻,還有很多私人信件或商業記錄。通過使用僧侶體,書吏的書寫速度得以快速提高,不用抬筆便能流暢書寫出一行。著名的“格林菲爾德紙草卷”就是用僧侶體象形字工整繕寫的卷軸。

(三)莎草紙的廣泛應用催生了紙草書裝幀及筆墨制作等出版技術

隨著紙草書慢慢成為古埃及主要的出版載體,以紙草書售賣為主的早期圖書市場應運而生,在古埃及的新王朝時期,以莎草紙為主要載體的亡靈書開始被自由制作和銷售,亡靈書貿易是古埃及唯一合法的圖書貿易形式。紙草書的生產者也在不斷地發展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紙草書裝幀方式以及與紙草書出版相關的出版技術。

在紙草書的裝幀和儲存方面,紙草卷的末端會附著一個軸棍,并會飾以突出的球柄;更高檔一些的還會配上一個皮紙封套,不用的時候加以保護;而這封套可以用彩色加以裝飾。在書架上的卷子存放在盒狀的書函或桶狀的書筒內,同時,紙草書的封面上配一個突出的標簽,寫著書名。當在書架上卷子橫放在書函(scrinia)里或豎放在書筒(capsae)里的時候,標簽朝外飄垂,利于文獻的查找和整理。

“紙莎草紙的發明,古埃及人不再用泥、石、木、陶、金屬等材料記錄文字或圖畫,開始以削尖的紙莎草或鵝毛為‘筆,用煙渣調水或菜汁當‘墨汁,在莎草紙上書寫,寫好后卷在木桿上,用細繩扎好,形成卷帙。”書寫工具包括調色板、盛刷子和顏料的器皿以及筆。調色板由長方形的木頭或雪花石膏制成,中部有兩個放墨的橢圓形的凹槽,分別盛放紅色和黑色的墨塊。盛刷子和顏料的器皿大多為陶制品。書寫的筆最初是由燈心草制成,后來,古代埃及人又發明了蘆葦筆,由一端削平、頂端削尖的蘆葦管制成,這種筆結實耐用、制作簡單,但用它書寫的字不甚美觀。

四、古埃及神廟推動了現代出版系統的初步形成

神廟(Mortuary Temple)在文獻、書籍制作和集藏上具有獨特的作用,是古埃及十分重要的出版中心,“在文化方面,神廟是古埃及的文化中心,集學校教育、圖書館、檔案館、天文館、科技館和心理治療于一身, 具有多重功能”,“神廟是世界的一面鏡子,也是創造力的發源地”。例如,“Tebtunis神廟圖書館”保存了從古埃及幸存下來的最大的文學和科學文本的同源集合,包括大約從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三世紀之間的300-400份莎草紙手稿,是目前在埃及發現的最重要的莎草紙群。同樣,在法尤姆的泰卜圖尼斯城鎮一座神廟圖書館里發現了包括文學、宗教和科學等內容的莎草紙文獻;此外刻在埃德弗神廟墻上的銘文里也出現了書名的列表。現有的考古材料無一不證實了神廟承擔著古埃及“圖書館”的職責,它培養了書吏這一專業的出版人才,并在具體的文化實踐中發展了一套早期的出版制度,形成了一個功能相對齊全的出版系統。

(一)神廟中的“生活之屋”是世界最早的專業“出版機構”

“生活之屋”(house of life)是古埃及神廟中最重要的職能部門,它最初可以追溯到埃及古王朝時期(公元前2575-前2134),主要是書吏編輯、抄寫復制和存儲其宗教文本的地方,包括用于寺廟儀式的宗教文本和亡靈書。但同時,它也作為研究中心和教育機構而存在,專業的書吏在此處創造了很多非宗教主題的文獻和圖書,如歷史、地理、天文學和醫學相關資料。“‘生活之屋顯然一直是神廟中充當圖書館、書房和高級教學機構的地方,在那里,神圣的文字制造、收藏,古埃及的教育活動也在那里進行。醫藥和魔法文書以及宗教圖書也可能在那里編輯謄寫。”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生活之屋”是一個依附于神廟的教學機構,類似于現代的大學。

(二) 神廟圖書館的書吏扮演了“職業出版人”的角色

書吏是古埃及受過閱讀、寫作、藝術等教育,并精通算術的精英,他們主要為政府和宗教機構工作,職責主要是詳細地登記財產、人員,以及負責各種日常供給的發放。

古埃及神廟里的書吏可以說是古埃及的高級知識分子, “(在神廟里)書吏不用穿僧侶那種粗糙的工服”,他們在一個名為“生命之屋”的部門里工作,主要負責記錄祭品、管理神廟財產、編寫宗教書籍(包括亡靈書)、制定宗教教規和訓令等。此外,書吏還會與畫家和工匠合作,用場景、人物或象形文字裝飾浮雕和其他建筑作品,包括神廟的建造。

關于古埃及書吏最著名的象征符是其書寫工具,包括調色板、裝刷子和顏料的器皿、壓平莎草紙的石頭和蘆葦筆,顯而易見,書吏承擔著編寫的任務。掌握書寫能力的書吏樂于抄寫和創作書籍,他們“創造了一個廣義的文學——小說、詩歌、抒情詩、贊美詩、沉思錄、教諭和哀悼詩”。書吏也作為史官而存在,負責記載古埃及各個王朝的歷史。書吏作為知識分子階層,在創造、傳播和保存古埃及文化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古埃及出版成就的直接創造者,是古埃及重要的“職業出版家”。

(三)書吏在出版實踐中探索出一套“出版制度”

以神廟書吏為主的書吏群體在大量的圖書制作和復制工作,逐漸探索出一些約定俗成的出版規范及一套較為完整的圖書制作流程。例如,除了古王朝時期的一些文獻,大部分書寫在莎草紙上的宗教性內容,特別是亡靈書,都是用更現代的草書體書寫;在排版上,通常是從右到左沿著水平方向書寫,但也有一少部分豎排書寫的圖書。另外,古埃及中王國時期的手稿上通常會有一些標點來指示停頓,由于書吏是通過聽寫來進行文獻的抄寫和復制,他們會在聽到的“短語或者句子結尾標注紅色小點”,以便后期修改,這在當時也是作為一種編校符號而發揮作用。另外,神廟對皇室紀念冊的內容寫作也有一套標準的格式和模版,例如必須包含“某位國王演講的場景、他對于國家發展的一些積極、有效的觀點”等內容,并提供了一些固定的修辭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此類歷史文獻生產的效率,并為其大量復制提供了便利。

五、“稍遜風騷”的非洲軟質出版和“尚屬起步”的非洲虛擬出版

從以上論述中不難看出,古代非洲的硬質出版在整個人類硬質出版活動中“木秀于林”。但較為遺憾的是,其軟質出版“稍遜風騷”,而虛擬出版則“尚屬起步”。

(一)與硬質出版相比非洲軟質出版“稍遜風騷”

與古代非洲的硬質出版的輝煌成就及杰出貢獻相比,古代非洲的軟質出版則較為遜色。其對人類出版較有價值的亮點有二:一是在中國造紙術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節點性作用;二是對文字符號的多樣性探索取得了不俗成績。

1.中國造紙術經北非開羅和摩洛哥跨海遠傳至西班牙和意大利

中國造紙術“經北非到西班牙和意大利——造紙術西傳完成跨海動作”。公元9世紀末,中國造紙術沿“絲綢之路”傳入北非,非洲第一家植物纖維紙的造紙廠在尼羅河三角洲的開羅設立,開羅在造紙過程中,推陳出新,在原有造紙原料麻、桑等中加入本地盛產的棉花,生產出品質更為精良的“開羅紙”。開羅由此成為造紙術傳播的重要節點,“從此以后,分成兩條線路傳播,一條是經過摩洛哥再渡海于1150年到歐洲的西班牙;另一條是通過地中海進入西西里島于1276年傳至意大利,再轉傳到歐洲內陸各地。”“開羅紙是通過地中海運往西西里島和歐洲大陸。”紙張及造紙技術從開羅、摩洛哥等地跨海進入歐洲。從北非的開羅和摩洛哥到西班牙和意大利,中國造紙術的歐傳之旅完成最為關鍵的跨海動作,此后便是一路凱歌,直接推動歐洲文藝復興的發生發展。

2.軟質出版時代非洲對文字符號的多樣的探索

硬質出版時代盛極一時的非洲象形文字及埃及文明因外族入侵被中斷。非洲大陸主體開始使用占領者的文字。但也有一些區域性的出版文字符號被探索創造出來,其中一些文字已經達到成熟水平。這是軟質出版時代非洲大陸對于人類出版的重要貢獻。

斯瓦希里(Swahili)文字。7世紀,黑人居民同阿拉伯人交往密切,形成一種“共通的語言”。這種文字以班圖語言為基礎,融入些許阿拉伯詞匯,并使用阿拉伯字母注音,之后將阿拉伯字母換成拉丁字母。主要流傳于東非沿海地區。

阿扎米(Ajami)文字。9-12世紀,阿拉伯語在蘇丹及乍得湖等地迅速發展。豪薩族、富爾貝族和卡努里族在原語言的基礎上,借用阿拉伯字母,加入一些輔助符號,發明了適應本民族特有的文字體系,統稱為阿扎米文字。其中,豪薩文的應用最廣泛,代表作有《卡諾編年史》。

瓦伊(Vai)文字。19世紀非洲人布克拉根據以前瓦伊人使用的記事符號創制了瓦伊文字。這是一種音節文字,主要在利比里亞、塞拉里昂境內使用。在瓦伊族文字的影響下,周邊其他一些民族都創造了與之相似的、適用于本族的語言文字。

巴蒙(Barnum)文字。20世紀初期,巴蒙國國王尼奧亞選用早期流傳在土著居民中的圖形與符號,學習模仿歐洲和豪薩等地的文字,賦予原固定符號相對應的語音和語義,創制巴蒙文字。巴蒙文字在某種程度上和古埃及文字相似。

恩西比底(Nsibidi)文字。20世紀初,在尼日利亞南部的卡巴拉爾地區和喀麥隆克羅斯河流域,發現了恩西比底文字。這些文字由簡易的圖畫組成,具備一點文字體系的特征。

(二)非洲的虛擬出版“尚屬起步”

互聯網技術與數字技術給出版業帶來的變革是世界性的,沒有哪個地方能夠避開軟質出版向虛擬出版的變革態勢,非洲也不例外。非洲的虛擬出版“尚屬起步”但“加速度很快”。21世紀以來,非洲互聯網使用率增長了3606%,是世界互聯網平均增長水平566%的6倍多。2016年,總人口12.26億的非洲互聯網用戶達3.4億,2017年已超過3.5 億。但是非洲大陸的虛擬出版遠遠落后于世界整體水平,一方面是出版內容的匱乏,一方面是技術的落后。因此非洲大陸的虛擬出版產業形勢較其他國家、地區來說更為嚴峻。非洲的虛擬出版剛剛起步,還有較長的追趕之路。“隨著非洲互聯網及手機市場的快速發展,非洲出版界把希望投向數字出版,不少非洲國家的出版商已經開始嘗試通過數字出版來彌補傳統出版的不足,并期盼數字出版給非洲人民帶來福音。”

非洲對于人類出版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也是巨大的。在出版載體探索方面,石質、木質、金屬載體蔚成大觀,莎草紙載體更是燦若晨星。在出版符號方面,其象形文字系統成熟,使用長達四千多年,而且成為人類第一個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的直接源頭之一。在出版技術方面,硬質出版的刻、抄技術臻于完善。總之,非洲硬質出版“木秀于林”,軟質出版“稍遜風騷”,虛擬出版“尙屬起步”。

參考文獻:

1.萬安倫.中外出版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06.

2.萬安倫,曹晶晶,曹繼華.對出版學科理論邏輯和結構范式的思考[J].出版發行研究,2018(4):20.

3.李曉東.埃及歷史銘文舉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3.

4.Van de Mieroop. 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Blackwell history of the ancient world) [M].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2011.

5.王海利.埃及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30.

6.A. Gardiner, Egyptian Grammar. Be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tudy of Hieroglyphs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9.

7.B.A.伊斯特林.文字的產生和發展[M].左少興,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27-128.

8.令狐若明.埃及學研究——輝煌的古埃及文明[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248-249.

9.張曄.古埃及象形文字淺談[J].阿拉伯世界,2000(4):46.

10.邁克爾·伍茲,瑪麗·B.伍茲.古代傳播技術—從象形文字到古代書卷[M].蔡林翰,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28.

11.Burrows, Toby. Libraries and archives: a comparative study (Chandos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 Series)[J].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 2013, 62(3):242-243.

12.Shafer B.E, Arnold D. Temples of ancient Egypt[M]. I.B. Tauris, 1998:30.

13.Allen K.W. Papyrus—some ancient problems in bond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hesion & Adhesives, 1996, 16(1):47-51.

14.Bevan,E. A history of Egypt under the Ptolemaic dynasty (Routledge revivals). Abingdon, Oxon: Routledge.2014:125.

15.Editor(s): Keith Brown, Writing Materials,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 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Elsevier,2006:682-684.

16.哈羅德·伊尼斯.帝國與傳播.中文修訂版[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5:47.

17.Bunson.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Egypt (3rd ed., Facts on file library of world history) [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12:82-83,388.

18.肖東發,于文.中外出版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59.

19.文化趣談:世界上最古老的紙——紙莎草紙[EB/OL].http://sanwen8.cn/p/24cn11M.html.

20.趙克仁.埃及新王國時期神廟的功能與作用透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4(6):7-11.

21.Bunson, M.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Egypt (3rd ed., Facts on file library of world history).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12.

22.Christiansen T , Buti D , Dalby K N , et al.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black and red inks inscribed on ancient Egyptian papyri: The Tebtunis temple library[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017(14):208-219.

23.羅莎莉·戴維.探尋古埃及文明[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332.

24.James,T.G.H.An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Egypt[M].London:British Museum Publications Ltd,1979:99.

25.Bard, 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Egypt. Malden, MA: Blackwell Pub,2008:32.

26.Lloyd, A. A Companion to ancient Egypt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the ancient world. Ancient history) [M]. Chichester, West Sussex ;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2010.

27.萬安倫,王劍飛,杜建君.中國造紙術在“一帶一路”上的傳播節點、路徑及邏輯探源[J].現代出版,2018(6):73.

28.劉仁慶.中國造紙術的西傳[J].中華紙業,2008(9):79.

29.蘇榮譽.造紙術技術的早期傳播[C].第一屆東亞紙張保護學術研討會,2006:19.

30.張艷秋,郭昕璇,嚴崴.非洲數字出版業的機遇、困境與發展[J].現代出版,2018(2):79.

31.羅伯特·洛根.字母表效應:拼音文字與西方文明[M].何道寬,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81.

32.侯霞.甲骨文與瑪雅文象形字取象方式比較[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0.

33.中國出版傳媒商報與多家海外相關機構、專家共同推出.年度國際出版趨勢報告·澳大利亞分報告[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6-08-23(14).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一帶一路上的傳播及影響研究”(17BXW046)階段性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日韩午夜片|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日本91视频|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亚洲一区第一页|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色香蕉影院|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激情乱人伦|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伊人|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19p|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日本成人一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五月婷婷丁香色| 国产在线小视频| 天堂亚洲网| 99手机在线视频| 成人一区在线| 欧美精品xx|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91视频首页| 色国产视频| 亚洲人人视频|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黄色片中文字幕|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9免费视频观看| 毛片在线播放a|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成人福利视频网| 欧美日韩专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精品91视频|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99re在线免费视频|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综合五月天网|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95在线 | 在线免费观看AV|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