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璠 劉夢娜 劉哲 歐陽春明
摘 要:當前,我國科技孵化器項目引進與管理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不足。筆者基于自身實際工作經驗,首先介紹了孵化器的發展歷程,然后在介紹科技孵化器運營范圍和評估現狀的基礎上,構建了科技孵化器引進項目的評估指標體系,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科技孵化器;項目引進;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2-0230-02
1 孵化器的發展歷程
1.1 國外科技孵化器的發展
科技孵化器最早產生于美國。相關文獻表明,1950年前后,美國就已孕育和產生了科技孵化器的雛形,不過其有序發展要從1980年后才開始的。美國科技孵化器的數量從1980年的12個發展到2010年超過1000個,這些孵化器為解決就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孵化器已成為了全球現象。現階段,科技孵化器發展較為成功的西方國家主要有美國、法國、英國、以色列等,盡管這些國家在文化背景和國情上有著顯著的差異,但還是存在著以下共性:首先,從外部環境的層面來說,這些國家在國家戰略和國家層面上,都大力支持科技孵化器的發展。不僅對科技孵化園進行統籌規劃,而且還給予大量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扶持。除此之外,這些國家都建設了齊全完備的中介機構服務體系,所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財務申報、法律服務、經營管理輔導、市場策劃、企業戰略輔導、資助申請、項目評估、商業計劃書的撰寫等。其次,從內在建設的層面來說,這些國家在強調產學研相結合的同時,大力促進孵化團隊的建設。總的來說,西方國家的科技孵化器所提供的物理空間以及所容納的被孵企業數量都相對較小,但都能夠為被孵企業提供優惠的政策以及全面、細致的服務。
1.2 國內科技孵化器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在積極推進科技創新的當前,科技孵化器已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不同類別的孵化器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據權威統計數據表明,當前我國共有896家納入國家火炬計劃的孵化器,在這其中,43.3%的孵化器為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達到了388家,共提供近3000萬m2的孵化面積和118萬的就業崗位,為5.6萬家企業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務。縱觀我國科技孵化器的發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階段:第一階段為發展萌芽期,在這一階段中,我國各級政府在政策以及資金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從而使科技孵化器能夠提供最為基本的孵化條件。第二階段為多元成熟期,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為被孵企業提供國際化發展、盈利性發展、網絡化發展、創業投資、專業化發展等全面的服務。現階段,我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科技孵化器的發展已進入到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為全球發展期,這將成為我國科技孵化器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主要特征是利用全球資源進行跨國孵化。
2 科技孵化器的運營范圍概述
由于經濟發展具有典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征,因此,科技孵化器的運營和發展也必須為被孵企業提供多樣化、差異性的服務。歸納而言,科技孵化器的運營范圍包括的共性內容如下:
(1)咨詢服務。為引進的被孵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在遵守現象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協助企業完成代碼審批、銀行開戶、稅務登記、工商注冊等相關活動。(2)合作服務。為孵化器內的企業構建交流溝通的橋梁,通過組織舉辦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為企業合作創作良好的外部條件。(3)融資服務。構建融資平臺,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資金支持方式主要包括物業入股、科技貸、種子資金等方式,為被孵企業及時提供發展所需的資金支持。(4)申報服務。積極引導被孵企業向政府部門申報相應的資金補助,提高他們對專利申請和知識產權重要性的認識,幫助企業及時、全面和準確的解讀相關政策,引導和協助其完成項目申報。(5)培訓服務。組織被孵企業開展財務、市場、法律、稅務、金融、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培訓講座,為企業進修、訪問、出國交流的手續辦理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為其學習和考察提供便捷、快速的渠道。(6)綜合服務。為更好的促進被孵企業的發展,盡早“畢業”,還應當為被孵企業提供人才需求窗口,第一時間準確的掌握被孵企業發展所需人才的信息,開展多樣化的人才招聘、引進的活動,幫助企業所引進的高素質、高能力人才完成落戶、檔案調動等相關手續的辦理,建設優美的園區環境。引進風投、知識產權中介機構、稅務公司等輔助性單位,盡可能降低被孵企業手續辦理所需的時間和流程。
3 科技孵化器孵化項目引進與評估現狀
我國科技孵化器歷經多年發展,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產業轉型,推進了改革工作的深化,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成功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維護了我國社會的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科技孵化器還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以及入孵項目引導評估體系亟待構建完善等。就當前現狀而言,盡管絕大多數科技孵化器都必須追求利潤最大化,以便維護自身持續、健康和穩定的發展。但筆者認為,對引進入孵項目的評估,也應當成為評估科技孵化器運營效率和質量的關鍵因素。
筆者在大量參閱相關權威材料和研究文獻后發現,我國絕大多數科技孵化器項目引進評估體系欠缺完整性和體系性,亟待構建和完善。所以,對于科技孵化器孵化項目引進與評估,必須實務界與理論界開展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4 科技孵化器引進項目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4.1 引進項目的技術評價
引進項目(入孵項目)的技術評價,是將科技孵化器定位成需求方,對項目方的技術水平進行評估和論證。第一,必須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術、產品及發展的表征方法。就使用效果而言,功能方法樹、結構樹和功能樹都能夠表征入孵(引進)項目的技術組成。筆者的觀點是,作為體系性的、從上到下、從抽象到具體的表征方法,功能方法樹能夠應用到引進項目的表征方法之中,能夠直觀、全面、準確地表述相關的因果關系。
4.1.1 技術創新類型
科技孵化器對引進項目評價時,需要將技術創新類型作為關鍵的評價指標要素。
基于差異化的類別以及層次,創新包括破壞性創新、漸進性創新以及突破性創新。結合大量實際案例來看,成功的引進項目基本上都是破壞性創新和突破性創新,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科技孵化器實現最大化的利潤水平。
首先,對于突破性創新來說,能夠大幅提升已有技術或產品的性能極限。其次,對于破壞性創新而言,主要包括新市場破壞以及低端破壞兩大主要的類別。顯然,破壞性創新必須將先進的技術作為依托和支撐。一般情況下,這些先進的技術雖然在短時間內無法被市場所接受和吸收,不過卻能夠有效的提高客戶的關注程度。破壞性創新的主要目標市場在于新興市場或對價格非常敏感的客戶。筆者認為,科技孵化器所引進的入孵項目若采取破壞性創新方式,將極大的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4.1.2 技術成熟度
對于引進項目的技術成熟度來說,主要包括退出期、成熟期、成長期和嬰兒期這四大階段。對科技孵化器所引進項目的技術成熟度進行科學、準確的評估,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將直接決定項目的發展和科技孵化器的運營效益和收益。所以,科技孵化器在評估引進項目時應將技術成熟度作為重要的指標來客觀、準確的進行評估。
4.1.3 技術進化潛力
所謂技術進化,主要指的是項目由低級階段進化到高級階段的過程。對科技孵化器引進項目的技術進化路線進行評估,準確的獲得引進項目技術進化潛力。該項指標是判斷項目未來所能夠取得的發展水平,因此也應當納入到項目技術評估體系當中。
4.2 引進項目的市場評價
科技孵化器引進項目之前,一方面需要通過技術指標體系對其進行評估,另一方面還要對其市場發展予以重點關注。筆者認為,市場新穎性和細分市場,是科技孵化器引進項目市場發展的重要表征。首先,對于市場細分來說,是通過行為細分、心理細分、人口細分和地理細分等差異化的方法,把市場劃分為差異化的目標市場。具有發展潛力、能夠取得成功的引進項目必須可以自主的創造客戶群。其次,就市場新穎性而言,是項目企業向市場所提供服務及產品是否具有較高的獨特性,該項指標較高的項目,可以獲得更為可觀的市場發展機遇。
4.3 科技孵化器引進項目的評估指標體系
綜上所述,引進項目的評估指標體系應當包括技術發展以及市場發展兩個層面,具體來說,主要包括技術創新類型、技術成熟度、技術原理、技術進化潛力、市場細分和市場新穎性這六大評估指標模塊。
第一步需要開展技術原理評價。以此為基礎,評估引進項目可能的技術極限和未來的發展空間。所評估的性能極限指標越突出,那么該引進項目將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對于科技孵化器來說,必須要考慮到所引進項目具有不同的技術原理,以此來評估該項目是否值得引進和培養。
第二步需要開展技術創新評價。在引進項目的過程中,應積極的引進屬于破壞性創新技術或者是突破性創新技術的項目,具體來說,對于發明級別指標超過3級的項目,必須積極的引進項目進行入孵。
第三步是要開展技術成熟度評價。利用曲線的繪制,來對成熟度進行科學、客觀的分析和評估。科技孵化器應當重點引進嬰兒期的項目,這樣才來取得更好的運營效率和質量。
第四步是要開展技術進化潛力評估,重點引進進化潛力大的項目。
第五步是要開展市場細分評估,若其具備較高的培育全新客戶群體的能力,應當進行優先的選擇。
第六步是要科學、準確的評估引進項目的市場新穎性,若其可以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應當積極考慮入孵。
5 結語
科技孵化器要想維護持續、健康和穩定的發展,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設計科學、合理的指標評估體系,該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市場發展以及指標發展兩大方向。詳細的來說,一方面需要基于技術進化潛力、技術成熟度、技術創新類型、技術原理等要素進行技術發展方面的評價;另一方面需要基于市場新穎性、市場細分等要素進行市場發展方面的評價。基于以上方法和步驟評估所獲得的結果應當成為科技孵化器孵化引進項目的重要決策標準。除此之外,還應當綜合考慮環境適應性、資本、團隊等相關指標,經過全面、客觀的評價,最后確定該項目是否引進。項目評估管理人員將直接影響引進項目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筆者最后建議科技孵化器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學習相關理論和原理,以便能夠提供更為準確和客觀的評估結果。
參考文獻
[1] 殷群,丁偉.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篩選機制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4-17.
[2] 張明,王琪.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服務標準體系框架構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4(1):123-128.
[3] 趙珺,蔡建峰,王曉東.基于語言信息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動態篩選模型[J].科技與經濟,2016(4):71-75.
[4] 簡兆權,劉榮.基于科技中介的區域創新系統知識轉移路徑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8):97-101.
[5] 檀潤華,孫建廣.破壞性創新技術事前產生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