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倩文
摘 要:本文對北京區域管制中心扇區頻率使用維護的復雜性進行淺析。頻率信號從甚高頻遙控臺經過傳輸鏈路進入區管內話系統后,接入管制席位。由于中間節點較多,容易出現頻率使用問題,本文結合濟南扇區頻率故障案例,分析故障原因,從而提高扇區頻率使用的保障能力。
關鍵詞:頻率使用;故障案例;保障能力
中圖分類號:O15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2-0253-01
近年來,隨著民航的大力發展,地空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管制扇區增多的同時,提供給管制員使用的頻率也在增多,為管制員提供清晰、可靠的地空通信質量具有突出的意義。
1 區管頻率使用現狀
北京區管中心共有27個管制扇區,分別為北京、太原、呼和、濟南和鄭州扇區,每個管制席位設有1個主用頻率、1個備用頻率和2個應急頻率,區管中心設有主用和備用頻率共達到40余個,甚高頻臺站有30余個,傳輸鏈路分為光纖路由、微波路由和衛星路由。
管制扇區頻率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外界干擾、串頻干擾和廣播干擾,還會因為收/發信機、傳輸鏈路和內話系統的原因出現使用中的故障。
管制扇區頻率是管制員對空指揮的重要手段,頻率故障會給管制員的工作帶來壓力和困擾,嚴重的時候會造成流量控制,影響航班的正常運行,因此,為管制員提供穩定、可靠的扇區頻率是技術保障人員的重要職責。
2 頻率使用維護的復雜性
外界干擾出現情況隨機,不容易排查和處置。串頻干擾需要根據管制員提供的反饋信息,并結合語音記錄判斷出現串擾的另一個頻率,避免同時使用或者進行改頻處理。廣播干擾需要根據管制員和機組提供有規律的相對固定的位置和相關內容信息,及時通報給監測部門,共同完成排查任務。其中,大面積頻率干擾的情況比較棘手,需要更加快速響應,及時處置,否則將導致管制員轉用其他可用頻率或者流量控制,甚至無頻率可用的嚴重后果。
呼和多個臺站鏈路異常的案例中,管制反映呼和某一頻率中可收到斷續掐話筒聲,立即檢查設備發現甚高頻監控顯示呼和的多個臺站鏈路中斷,管制又反映呼和其他頻率也能收到嚴重的“咔咔”聲干擾,檢查相關頻率比選器,發現多個呼和頻率的多個臺站的比選板中均收到“咔咔”聲干擾,隨即在比選器上將這些臺站的比選板臨時關閉,確保“咔咔”聲干擾不再傳入內話系統,避免管制員接收到的語音信號受到嚴重干擾影響。技術人員在做完這些操作后,一方面密切關注傳輸部門處理進展,另一方面協助管制員轉用衛星路由、應急臺站和其他單臺等其他通信手段。在初步確定故障原因為聯通傳輸路由的問題后,技術人員積極配合傳輸部門測試鏈路,并將處理進展情況及時向管制部門及值班領導進行通報。
某扇區主、備頻率不同程度故障的案例中,地區聯通光纜中斷,同時某方向的聯通電路因電路接口松動造成傳輸異常,造成甚高頻傳輸故障。因外部施工原因,雙路光纜同時被挖斷,造成2M傳輸出現故障,同時地區聯通電話局與其它程控交換系統間中繼中斷,地區設備保障單位間熱線中斷。根據分析傳輸異常情況及緊急處置手段,對此甚高頻傳輸故障現象進行了故障還原,確定貝利PCM的用戶板配置項設置存在問題,當參數設置為“Modified”時,如果2M中繼鏈路中斷,則E線就變為低阻(下地),從而啟控甚高頻電臺長發,直至甚高頻發射機保護,即該臺只能接收信號,不能發射。
3 頻率使用維護建議
當扇區主、備用頻率受外界強干擾均不可用的情況下,分析確認該扇區主要覆蓋臺站;結合臺站覆蓋及《各扇區可借備頻表》中可借備頻的使用情況,協調相關扇區借用頻率;確認可借備頻不在用、該扇區主管同意借用后,協助受干擾扇區管制員試用頻率,直至找到效果好的借用頻率。
當管制反映某區域內叫不到飛機或聽不到機組回復時,可能判斷為信號弱、干擾等外界因素,容易忽視臺站異常發射情況。技術人員需要根據臺站覆蓋范圍,并結合臺站錄音進行分析,確定是否為臺站異常發射情況。當懷疑存在異常發射時,首先需要檢查內話系統日志文件中是否有關于席位長劃的告警信息;其次,技術人員要在甚高頻配線架檢查相應臺站PTT情況,及時聯系相關臺站人員,根據異常發射情況依次斷開衛星路由和光纖路由,觀察設備狀態。
針對傳輸方案不完善,只有一種路由的情況,需要建設第二路由,增加相應的備份手段,并且確保傳輸設備PCM配置正確。技術人員還要與運營商密切聯系,避免人為造成傳輸路由中斷。
甚高頻傳輸故障處理過程中,設備保障單位值班員需要提高跨區配合及應急協調能力。地區空管局之間設備保障單位值班員在應急通報過程中需要了解對方設備情況,準確理解信息通報內容,及時針對故障情況采取有效測試和處置措施,減少排障時間。
在故障處理過程中,設備保障單位值班員與管制人員配合緊密,及時了解管制運行情況,掌握管制采取流控措施信息,主動提示管制員當前設備情況。
對于甚高頻業務傳輸設備,一方面,技術人員要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進行學習和使用;設備保障單位要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業務學習,加強對設備單位值班員的業務水平和流程規范培訓,要求在故障處置和信息通報過程中,密切關注管制運行風險,技術人員在運行現場與管制人員協調時,要及時將設備恢復情況告知管制部門,最大限度減少對管制運行的影響。另一方面,設備保障單位需要完善相應的制度和程序,對甚高頻傳輸關鍵業務設備的參數設置及調整等工作進行規范。統一相關部門值班人員技術資料,編制聯合應急處置程序,加強通報協調和定期溝通。明確設備保障協議,包括配置傳輸資料、通報程序及跨區交流等相關內容,補充和完善相應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4 結語
為了做好頻率使用維護工作,技術部門需要聯系相關部門,根據管制扇區甚高頻臺站覆蓋范圍和使用經驗,按照“首選、次選和備選”原則,共同為管制部門提供更加完善的甚高頻頻率推薦使用方案。根據管制頻率使用方案,技術部門結合實際需求做好內話系統面板頻率優化配置工作。
技術部門建議管制部門定期使用扇區備頻進行指揮,掌握信號覆蓋、無線電干擾情況和設備運行狀況等信息,如在備頻使用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解決,保障備用頻率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在保證設備運行資料正確性和一致性的前提下,當扇區頻率使用出現異常時,技術值班員應及時協助管制員使用相同頻率的其他路由進行指揮,必要時轉用其他正常頻率,事后聯系甚高頻遙控臺站和傳輸部門的技術人員共同協作排除故障,為管制員正常工作提供有力的設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