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2018年2月7日,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農業局對碧湖鎮蒲塘村蔬菜種植戶尤某種植的準備上市的芹菜進行抽樣檢查,經檢測發現毒死蜱含量均超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0.05毫克/千克”的規定。
經查,當事人尤某在移栽芹菜前,明知農藥“敵百·毒死蜱”屬于中等毒性農藥,且該農藥產品包裝袋上明確標注使用作物為花生,還仍在種植芹菜做畦過程中將農藥毒死蜱撒入土中用于毒殺蠐螬。
尤某的行為違反了原農業部第2032號公告“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使用”和《農藥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根據《農藥管理條例》第六十條第二項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一、二款的規定,蓮都區農業局于3月5日以尤某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將案件移交麗水市公安局蓮都區分局刑事立案偵查。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當事人尤某將施用了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農藥的芹菜銷售給不特定消費者,危害不特定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理應支付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價款10倍的賠償金。
經公安機關補充調查取證,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檢察院于10月12日提起公訴并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0月26日,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法院依法開庭審理了此案。經依法審查查明,2017年9月,被告人尤某在種植芹菜前,將“敵百·毒死蜱”撒入土里打底用于毒殺蠐螬,每個大棚均用了1包(凈含量:1000克/包)多,其明知“敵百·毒死蜱”不能用于蔬菜,且該農藥包裝袋上明確寫明該農藥使用作物為花生,但其以為將農藥撒入土里,不屬于直接用于蔬菜上。并采收銷售該批芹菜750余公斤,獲得銷售款2000余元。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尤某的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尤某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支付賠償金20000元。
在此提醒廣大農民朋友,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大如天。農民朋友應謹守農副產品生產施用化肥、農藥的標準,堅持從源頭上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心、放心的綠色優質農產品,切不可知法犯法,做有損消費者權益的事情。
【法條鏈接】
1.《農藥管理條例》
該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農藥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農藥的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加大用藥劑量或者改變使用方法。農藥使用者不得使用禁用的農藥。標簽標注安全間隔期的農藥,在農產品收獲前應當按照安全間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的生產,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第六十條規定:農藥使用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農藥使用者為農產品生產企業、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倉儲企業、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和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單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農藥使用者為個人的,處1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不按照農藥的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安全間隔期使用農藥;(二)使用禁用的農藥;(三)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防治衛生害蟲,用于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生產或者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四)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使用農藥;(五)使用農藥毒魚、蝦、鳥、獸等;(六)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道內丟棄農藥、農藥包裝物或者清洗施藥器械。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解釋》第九條規定:在食品加工、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使用禁用農藥、獸藥等禁用物質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適用前款的規定定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