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潔芳
本文研究幼兒教育中幼兒安全環境創設,幼兒安全環境的創設是培養幼兒安全意識的前提,幼兒教師為幼兒提供安全環境,調動幼兒參與性,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并在安全環境創設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安全意識和最基本自我能力的培養。目前我國的幼兒園安全教育更加注重保護,注重傳授安全知識,而忽略了訓練安全行為。幼兒安全環境創設措施為創設充滿“危險”的自然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情感教育、注重游戲滲透等。
一、幼兒教育中幼兒安全環境創設的重要性
幼兒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容易出意外。讓幼兒幸福、快樂、健康是廣大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心愿,但幼兒活潑好動,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加之身體協調性較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二、國內目前幼兒的安全教育問題
從近年來幼兒園發生的安全事故問題,及從幼兒園現有的安全制度及安全教育總結,歸納出目前國內幼兒園安全教育尚存在的一些問題。
1.過度重視保護,輕視教育問題
孩子的安全問題一直為廣大家長和教師所關注。為了防止孩子發生意外,老師總是小心翼翼,時時刻刻對孩子嚴加保護和防范。如果孩子有危險,當前,教師多是幫助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如何應對危險,保護自己。在幼兒園里,老師偏重對兒童采取全方位的保護,認為少活動就可減少危險事故的發生。有的幼兒園甚至減少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剝奪了孩子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學校教師強調對幼兒的保護,但是生活中各種危險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保護幼兒的同時,我們也更應該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2.注重傳授安全知識,忽略訓練安全行為
目前大部分教育方式屬于灌輸式的被動教育,幼兒常常是左耳進,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兒童的行為多是自發產生,潛移默化到他們的認知構成中,所以創設氛圍濃厚的安全教育環境就顯得十分重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創設適應的良好環境,為每個幼兒提供學習與表現的機會。”所以說,環境是保護幼兒的第一要素,需要通過安全行為的訓練讓幼兒學會在危險環境中保護自己。
三、幼兒教育中幼兒安全環境創設的措施
幼兒教育除了講授安全知識外,還需要創設安全環境。對于安全環境創設的措施歸納如下。
1.創設 “危險”的自然環境
幼兒受傷類型常見的有摔傷、扭傷、骨折等,這些意外常發生在戶外,比如秋千、跑道、山坡等。首先要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場地足夠寬敞,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戶外活動設施。故意創造“危險”的環境,讓幼兒能夠體會到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如何去避免危險,增加自我保護意識。在戶外活動場地放上適當的安全提醒。材料上使用橡膠木等材料,模仿野外環境,運用沙子、泥土、草地等創設模擬自然環境。符合幼兒探索自然的天性,也符合幼兒天生愛冒險的特質,在快樂的玩耍中體會安全的重要性。
幼兒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新的危險也會不斷出現,當老師過度地注重安全知識的講解時,幼兒接受度不高,或者老師過度保護時,家長過度避免幼兒遇到危險時,反而降低了幼兒的安全保護行為。因此通過“危險”環境的創設,教師讓幼兒嘗試適當的冒險行動,允許幼兒大膽地去挑戰,幼兒通過積累經驗,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十分重要。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學習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礎。所以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要注重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通過各種形象直觀的物質環境,提醒幼兒注意紀律:飯前便后洗手、上下樓梯排隊、不亂打鬧等。將幼兒安全教育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結合起來。
3.注重家園共建和諧的安全環境
家長對于幼兒的成長非常重要,如果家長能夠配合老師共同創設安全的幼兒教育環境,將會事半功倍。因此不能忽略家長的作用,而一味地依靠老師。
4.注重情感教育
教師在保護幼兒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主要的職責。教師通過對幼兒的關懷可以增加幼兒的信心,讓幼兒體會到世界的溫暖,更好地學習與成長。因此情感教育在現代教育中顯得非常重要。
5.通過游戲和生活體現安全教育的內容
幼兒對游戲的接受程度很高,而對理論的接受程度不高。因此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在安全教育及環境創設中要將教育與游戲相融合,讓幼兒通過玩體會安全的意義。
總之,幼兒安全教育不應該以保護為主,要在安全環境創設中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創新改變現狀的安全環境創設,創設充滿“危險”的環境,在環境創設上注重為兒童創設一種自然的環境。
【作者單位:柘榮縣機關幼兒園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