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梅 李方園
【摘 要】 幼兒小班教育是幼兒啟蒙教育的重要環節,教師在進行幼兒習慣培養引導期間,根據現階段的幼兒行為特征以及心理特點,掌握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關鍵環節,能夠對幼兒進行更加全面性、針對性的引導,給幼兒的未來成長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對此筆者將結合實踐工作展開細致化的分析與討論,以期能夠給廣大幼教老師帶來積極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 幼兒園? 小班幼兒? 良好習慣? 教育引導
引言:
在幼兒的學習以及生活實踐之中,與教師之間的接觸相對較多,所以幼教老師要針對幼兒的習慣引導,讓幼兒能夠體會到幼兒學習生活的豐富性和趣味性,以及個人良好習慣對自己的成長積極影響作用。當幼兒有意識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指導,就能在實踐生活中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與同學保持一個良好的關系,對家庭和睦和綜合能力提升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
一、教師以身作則,做好幼兒示范引導
教師對幼兒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以身作則對幼兒進行示范引導,無論是從文明禮貌還是從個人形象、言語交談方面,教師之間的互相禮貌問候以及教師在人際交往期間的謙和態度,是透過課堂給幼兒提供的一種激勵作用。為了將整個教室的秩序性進一步提升,教師平時應避免對幼兒大力的斥責,讓幼兒能夠認識到個人的言語或不良情感很容易造成其他人的不適,這樣幼兒就能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模仿學習,同時還能在自我控制與管理階段,將與人的相處之道逐步探索出來,個人的自控力提升,還能與老師一樣在社會實踐中尊重他人、愛護班集體。
二、加強對幼兒的鼓勵與幫助,重視積極教育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需要教師多多進行鼓勵與支持,幼兒能夠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在班集體中感受到教師的溫暖與愛心,能夠有將這種良好的思想意識以及行為習慣保持下去的動力。所以教師在發現幼兒行為端正或思想積極之后,需要通過眼神交流或話語鼓勵,給予幼兒必要性的肯定。
對于多數幼兒來講教師是具備權威性的,很有可能比家長說話還要有作用。當幼兒體會到教師的表揚與肯定,個人的積極行為態度就會被逐步強化。對于一些天性活潑頑劣的同學,即便幼兒在課堂上不遵守紀律或者有一些小動作,但是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肯定會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教師在課堂上應避免對這些同學進行批評或訓斥,這樣才能維護幼兒的自尊心。而教師通過正面的鼓勵與引導,比方說幼兒表達能力強、繪畫能力強,教師發現幼兒的優點之后提出表揚,幼兒一定會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認識到自己有很多的進步和發展空間,從生活小事開始自覺約束自我、鼓勵自我。
三、組織幼兒家長會,要求家長共同參與幼兒的習慣培養
幼教老師在小班幼兒的良好習慣培養期間,要認識到幼兒教育引導本身就不是教師以及幼兒園單方的管理,而是需要家長參與到其中,給予幼兒相應的幫助與鼓勵。父母作為幼兒的啟蒙老師,無論是思想態度還是行為意識,幼兒難免都會受到家長的影響。所以幼教老師要認識到家長在幼兒良好習慣培養期間的重要作用,鼓勵家長與幼兒多多接觸,準確傳遞自己的思想,在一個健康的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這對于幼兒來講是提升幸福感的有效途徑,也是加深與父母之間情感關系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師在組織幼兒家長會期間,經過細致化的溝通與交流,讓家長參與到幼兒良好習慣培養的過程之中。
教師可以建議家長建立一個愉快和諧的家庭氛圍關系,父母之間相敬如賓能夠從小對幼兒的家庭意識產生影響。而在空閑時間組織家長會,則是通過親子活動加強幼兒與家長之間溝通交流的有效途徑。當家長能夠在幼兒教育階段認識到陪伴的重要性,那么幼兒也能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到良好的情感因素,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處于一種情緒穩定的狀態之中,自信心建立起來,能夠從熱愛父母開始,給自己的良好社會人際關系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教師在給家長開會期間,要讓家長認識到日常小事就是讓幼兒養成良好習慣的基本條件,不可對幼兒提出太多的限制要求,這樣會導致幼兒產生一些逆反心理。日常生活無論是在打掃衛生、個人整潔方面還是在社會生活中的尊老愛幼、文明禮貌,都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引導的契機。而此時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接觸相對來講較為頻繁,家長應做好對幼兒的鼓勵與幫助,當幼兒存在行為意識的錯誤時也能及時進行糾正,那么幼兒的發展進步就能得到良好的保障,與家長之間的良好關系也由此提升。
四、強化幼兒的明辨是非能力,讓幼兒規范個人行為
對于小班幼兒來講,如果存在行為習慣不當,多半是因為幼兒沒有良好的是非判斷能力。只有將好的行為以及不良行為區分開來,幼兒才能在實踐生活中有章可循,發現在實踐中各項事物的基本規律。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習慣培養期間,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或故事,讓幼兒能夠認識到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是必須堅決杜絕的。當幼兒能夠從小明確明辨是非能力對個人的重要影響意義,那么在與他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階段,就能先思考不良行為的危害性,通過自我反思與改進,端正自己的行為態度,經過糾正之后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五、結束語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加強日常的幼兒教育引導,幫助幼兒認識到自我在實踐探究或與人交往期間存在的行為確實,讓幼兒在生活實際體驗期間,能夠將自己的良好習慣培養起來,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體諒他人,能夠給自己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敏娟.播種行為收獲幸?!獪\談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學園,2012(22):106.
[2] 姚艷玲.健康快樂成長從良好飲食習慣開始——淺談小班幼兒養成教育中飲食習慣的培養[J].家教世界,2013(22):15-16.
[3] 余麗紅.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