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燕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心衛生院 浙江 慈溪 315300
我科應用推拿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48例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相關性腹瀉(AAD)患兒,觀察其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β-內酰胺類AAD患兒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觀察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10個月~8歲,平均4.23±1.12歲;β-內酰胺類藥物應用時間4~13天,平均7.31±2.20天;腹瀉程度:輕中度35例,重度13例。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11個月~9歲,平均4.33±1.21歲;β-內酰胺類藥物應用時間3~14天,平均7.24±1.83天;腹瀉程度:輕中度36例,重度12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應用對癥支持治療,蒙脫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9]:1歲以下1包/日,1~2歲1.5包/日,2歲以上2包/日,每日分3次服用;媽咪愛(枯草桿菌二聯活菌;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37):1歲以下0.5g/次,1~3歲1.0g/次,每日服用2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推拿和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方藥:黨參、薏苡仁各30g,白術、茯苓、蓮子肉、扁豆各15g,黃芪、葛根各12g,桔梗10g,炙甘草、砂仁、藿香各6g,陳皮3g。加味:腹脹、腹痛加木香;食欲不振加雞內金、山楂、麥芽;嘔吐嚴重加半夏;腹瀉頻繁伴發熱加黃芩。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推拿:清脾經、退六腑各直推100次;清大腸、小腸各直推150次;推三關、磨臍以及揉腹各200次;揉天樞100次;揉龜尾、按揉足三里以及推上七節骨各150次;順時針、逆時針按揉腹部10min,自中脘至神闕周圍用手背摩擦皮膚,直至皮膚發熱為止。5天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1~2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治愈:大便次數、性狀均恢復正常,飲食好轉,精神恢復正常,大便常規檢查結果顯示正常;有效:腹瀉明顯好轉,大便次數≤3次/天,大便性狀顯著好轉,精神顯著好轉,大便常規檢查顯示有少量白細胞或脂肪球;無效:腹瀉情況未見改善,精神不振,大便常規檢查無改善。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3.19±0.56ab 5.07±1.03a例數48 48治療前16.28±2.34 16.19±2.22
3.4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天)

表3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天)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住院時間4.68±1.16a 7.11±1.79例數48 48退熱時間2.28±0.49a 3.17±0.52大便次數正常時間3.52±0.69a 5.17±1.04大便性狀正常時間4.17±1.15a 5.34±1.49
AAD屬于中醫學“泄瀉”范疇,由于長期使用抗生素這類藥物,嬰幼兒臟腑嬌嫩,脾胃虛弱,導致脾胃之氣受損,脾失健運,濕濁內生,從而肺脾氣虛而泄瀉。參苓白術散加減方中,黨參、黃芪、茯苓、炒白術、扁豆、薏苡仁健脾利濕;蓮子肉益氣健脾;砂仁、藿香、陳皮、桔梗醒脾和胃行氣;葛根清熱解毒;炙甘草和中健脾;諸藥合用,共奏行氣健脾化濕之功。手法刺激患兒相應的體表穴位,起到平衡陰陽、扶正祛邪、補虛瀉實以及調和脾胃等作用,從而達到止瀉、改善患兒機體免疫功能的目的。推拿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β-內酰胺類AAD患兒取得的臨床療效顯著,可以顯著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值得在臨床上進行進一步觀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