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肖晴晴 彭沄
云南姚安縣木署村村民自治問題研究
摘 要:村民自治是農村改革進程中黨領導下的偉大創造,是農村主要的治理機制,發揮著化解基層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村民自治制度的績效分析,是衡量村民自治實施過程中所取得的實際效益和成績的重要標尺。通俗地說,是指村民自治以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程度。以姚安縣木暑村村民自治的實踐為例,對木署村村民自治的績效進行分析,找準云南木署村村民自治的問題。
關鍵詞:村民自治;績效分析;木署村
中圖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4-0027-02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礎。”[1]農村基層治理一直以來都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從我國實施村民自治以來,國內曾數次掀起研究村民自治制度、基層社會治理等問題的高潮。直到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三農問題依然是黨和政府十分關注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的思想,中國要保持長遠穩定的發展,必須把農村的發展和穩定作為前提和基礎。農村基層民主的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發展和建設的重要課題。
村民自治工作在全國已經開展幾十年,但發展很不平衡。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之一的云南村民自治起步較晚,有其特殊性?!按迕褡灾蔚目冃?,是基層民主化發展程度的檢驗,也是黨和政府對未來開展農村工作的重要參考,對村民自治績效的思考與判斷關乎未來農村政策的道路走向,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盵2]村民自治的實施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思想、行為和觀念,影響著農民的方方面面,有力地保障了農民的利益,也加強了村級組織的廉政建設。而姚安縣木署村是一個集民族、高山、貧困為一體的貧困山區,村民自治制度的績效分析有利于促進其民主政治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
一、木署村村民自治演進歷史
“1982年憲法正式確立了村民委員會作為農村群眾自治組織的法律地位。”[3]“四個民主”最先出現在1994年民政部下發的關于開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動的通知之中。1998年《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頒布,從“村民自治”到“四個民主”,再到《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標志著農村基層民主初步形成了制度化的運作模式。
姚安縣前場鎮木署村村委會位于前場鎮東部,距前場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姚安縣城28公里,西與石河村委會相鄰,南接新街村委會,北鄰大姚龍街村委會,東鄰稗子田村委會。轄石碓窩、羅家箐、處署地、依克堵、大棚樹、普家凹、梁家、李家8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其中彝族占總人口的93.7%。姚安縣木署村主要是以彝族為主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經濟較為落后、干群矛盾突出等原因,《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發布后三年都沒能有效地開展村民自治,而村民自治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一些經濟基礎和經濟水平比較落后的村莊,在實行村民自治之后,經濟社會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此背景下,云南省于2001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始了村民選舉,姚安縣木署村就在其中,到2013年已召開了5屆村民選舉大會。
二、木署村村民自治績效調查
1.民主選舉的績效方面,公民積極參與,基本走向民主化選舉。民主選舉是廣大農民政治參與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僅以姚安縣木署村為例,發放100份問卷,有效問卷90份。以“你對村委會選舉持什么態度”等問題調查木署村的村民自治績效。結果顯示,有71%的村民對選舉持積極態度,有43%的村民都是自覺自愿去的。在木署村流動的票箱很少使用,都是使用中心會場,規定投票時間、地點,村民積極主動地參與村民選舉,有55%的村民表示對結果滿意。以上數據充分說明木署村村民選舉確實是在村民自覺自愿的情況下,積極地行使自己的權力。
2.民主決策績效方面,村民參與村務決策,實現參與主體的民主化?!按迕褡灾沃贫葘嵤┮郧?,村務決策都是以黨支部和管理區干部為中心展開,主要是由政府包辦,影響了村民參與村務決策的積極性?!盵4]在實行村民自治以后,村民更加關注自己的選票和表達意見的權利。在對木署村民主決策的調查中,“在填選票時,采取那種方式”這一問題中有52%的村民都是自己填自己的,單獨完成?!按逯兄卮笫马椀臎Q定方式”這一問題中,絕大多數都是由村民會議決定。村民更加注重選舉過程和決策的公正性。
3.民主管理績效方面,村民參與民主管理,基本權利得到保障?!按迕褡灾沃贫葘嵭幸詠恚迕瘛Ⅻh支部、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以及各種農民組織在內的管理主體相繼出現,參與到民主管理中。由于黨支部、村委會、村民小組多數是由村民民主直接選舉出來的,因而他們更多地關注了村民的管理訴求,為實現民主管理創造了可能性前提?!盵4]木署村在新農村建設中,設立了公共設施管理協會,由村民小組帶頭,選出2—3名村民成立新農村管理協會,主要負責村容村貌。在調查中,“您覺得現在村委會的服務態度怎么樣”這一問題中,有48%的村民表示很好,充分說明木署村在民主管理方面已實現多樣化和多元化。
4.民主監督績效方面,依法進行民主監督,保障當家作主權利。在對木署村的調查中,在“你關注你們村的村務公開欄的內容嗎”問題中有大多數村民經常關注,少數村民是偶爾關注。對村務公開欄的關注度體現了村民對政府政務的監督?!皩Υ逦瘯虼迕裥〗M有意見時,采取的方式是什么”這一問題中,大多數村民選擇都會向上級反映,依法行使自己的監督權,使民主監督得到了穩健有效的落實。
三、木署村村民自治的績效分析
1.村民民主監督意識不高,對村務公開的關注度低。民主監督是實行村民自治的保障,在現行的制度框架下,村務公開是民主監督的平臺之一。對木署村的調查顯示,有31%的村民對村務公開欄的內容只是偶爾關注,經常關注和不關注的比重竟然占到了26%和29%。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多數人不關注村務公開欄或者不知道村務公開欄的信息是否真實,就不能更好地行使村民的監督權。
2.村民自治過程中公民參與者缺少有文化、有知識的青壯年?!肮駞⑴c的素質問題也是村民自治中十分重要的方面。有能力的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到了城市,農村留守人員大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因此,在實現村民自治的政策過程中,村民參與出現了人員組成上的失衡。”[5]有文化、有知識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那么,村民自治的參與者就會出現文化和素質低下,達不到村民自治的效果,更不能促進基層政治建設、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建設。因此,在實現村民自治的政策過程中,參與者的素質、人員組成都是促進村民自治績效的重要方面。
3.村民自治下兩委的矛盾突出?!皬闹贫鹊脑O計來看,黨支部和村委會之間是一種民主合作關系,黨支部對村委會的工作給予充分的支持,但不干涉村委會的正常工作,村委會也定期向黨支部匯報工作,遇到重大問題,由村兩委聯席會議集體討論決定?!盵6]黨支部和村委會之間的矛盾,自村民自治實施以來,就是基層村莊社會治理中最突出的問題。邊疆民族地區基層村民自治的實施起步較晚,兩委之間的矛盾也是基層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云南木署村村委會主任和黨支部書記進行訪談,分析可知,木署村村民自治中兩委矛盾突出,重大事務的決定也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缺少民主協商的過程。
四、木署村村民自治下的經濟與社會
1.村民自治進一步解放了木署村的生產力,促進了產業變遷。推進村民自治,就是保障農民當家做主的民主權利,就是為解決三農問題奠定制度基礎,并且能夠維護農村穩定,促進農村的改革發展。木署村村民委員會改變思路,加強黨組織建設以來,經濟總收入從2012年的1 390萬元上升到2015年的2 248萬元,增長了近1倍。與云南農業大學的幫扶相連接,建立了木署村蔬菜種植合作社,增加了種植品種,給農民創造就近就業機會,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有力地解放了生產力,推進了產業變遷。
2.村民自治為木署村的貧困與脫貧奠定了政治基礎。精準扶貧、脫貧都離不開村民自治制度提供的政治基礎。2014年,木署村委會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行政村,原因之一是村委會村組干部能力素質偏低,村組干部文化水平不高,部分村組干部思想不解放,拼搏進取意識不強。在十九大精神和鄉村振興思想的指導下,村委會加強自身建設,引進人才,為村委會注入新的力量,采取多種扶貧方式,打贏脫貧攻堅戰。政府投入專項扶貧資金8 489.4萬元,實現基層黨建與扶貧雙推進。
3.村民自治促進了木署村社會主義民主建設??贫髟谡務撁裰鲿r指出:“民主的廣度是由社會成員是否普遍參與來確定的,而民主的深度是由參與者參與是否充分,是由參與的性質來確定的。”[7]從古至今,廣大農民往往身處社會底層,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凸顯出明顯的臣民意識。邊疆民族地區地理位置特殊,基層群眾在政治參與中更是處于被動。
木署村村民自治實施以來,村民漸漸參與到政治生活中,特別是農村政務。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下,村民更加關注村務公開,以行使自己的權利和享受國家相關政策的補貼。村民積極參與,慎重投票選舉村干部,為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7.
[2]? 鐘鸝.實施村民自治政治績效研究——基于云南省部分地區實證調查的基礎[J].青年與社會,2014,(7):111-112.
[3]? 徐勇.中國農村村民自治[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0.
[4]? 莫勇波.村民自治的政治績效分析——以廣東省村民自治的實踐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5,(2):1-7.
[5]? 董紅,王有強.村民自治背景下黨支部與村委會關系研究[J].理論與改革,2013,(1):76-78.
[6]? 陳雁.村民自治政策下的公民參與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3,(7):210-211.
[7]? 科恩.論民主[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