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俠 蔣康莉
摘 要:新形勢下加快江蘇省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勢在必行。通過分析江蘇省會計人員轉型中面臨的“五個不足”問題,提出了“四個一批”的會計轉型路徑,并從財政廳、會計學會與企事業單位三個層面提出了加強會計人員管理“三位一體”之對策。
關鍵詞:會計轉型;會計人員;管理會計
中圖分類號:F8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2-0130-02
近年來,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對我國會計行業產生了強烈沖擊。2016年起,四大會計事務所相繼推出了智能財務機器人,這意味著會計分錄、記賬、報賬不再需要人力,會計人員轉型迫在眉睫。然而,嚴峻的現實是:我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人員數量之比為9∶1,江蘇省情況大致相當。新形勢下,如果傳統會計無法轉型,未來有近2/3的傳統會計人員將被淘汰。在此背景下,財政部于2014年頒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首次以國家政策方式提出了會計行業應變革原有的體系制度,建立起管理會計體系;隨后,《基本指引》《應用指引》以及新修訂的《會計法》陸續得到發布。基于此,加快江蘇省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勢在必行。
一、“五個不足”:江蘇省會計人員轉型面臨的問題
(一)會計轉型認知不足
首先,財政部雖出臺了有關管理會計的意見與指引,但具體措施不足。由于會計人員沒有明確的準則約束,導致會計人員認知缺失。其次,部分企事業單位管理水平比較落后,滿足于傳統的財務會計,對管理會計缺乏認識和需求。再次,會計轉型還未引起會計學會(協會)的足夠重視。
(二)會計轉型能力不足
目前絕大多數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還是基于傳統的財務會計知識體系,加上不少單位會計人員年齡偏大,對學習管理會計知識缺乏積極性。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財務經理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仍局限于傳統的會計核算、稅務處理以及提交會計報表等方面,而對于財務預算、稅務籌劃、風險管理、投資融資、內部控制、績效評價、戰略決策、信息系統應用等管理會計的知識與能力普遍不足。財務經理尚且如此,其他會計人員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則更為傳統。
(三)會計轉型壓力不足
首先是組織層面上缺乏壓力。除了極少數管理水平先進企業自主制定實施了會計轉型方案外,多數單位對會計轉型缺乏壓力。調查發現,不少企業單位負責人對會計轉型不敏感、不迫切,認為管理會計雖然重要,但遠沒有市場營銷、技術創新重要,會計轉型的好壞和快慢不會危及企業生命。其次是會計人員缺乏壓力。“車到山前必有路”、“單位總要管飯吃”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存在于會計人員的腦海中。
(四)會計轉型外部支持不足
首先,政府財政部門、會計學會(協會)針對性地開展會計轉型專題培訓力度不夠,無論是培訓規模還是培訓場次等遠不能滿足會計轉型的需求。其次,會計人員通過網絡方式所開展的繼續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再次,會計人員職稱考試也未發揮其對管理會計的導向作用。
(五)會計轉型有效供給不足
一是在制度設計層面上,財政部對會計轉型沒有硬性要求,目前僅以“指導意見”、“基本指引”、“應用指引”等形式出現,缺乏類似“會計準則”、“財務通則”這樣的硬約束。二是財政部雖然加大了管理會計案例庫建設,旨在讓企業找到參考模板,但目前案例庫還不成熟。三是財政部及省財政廳雖然開展了會計領軍人才的選拔與培養,但其數量少、周期長、覆蓋面小,且會計領軍人才的“引領”機制尚存不足。
二、“四個一批”:江蘇省會計人員的轉型路徑
(一)提升一批
面對面廣量大的傳統會計人員,需要通過培訓等舉措大力提升一批現有會計人員的知識與能力。要注重四個提升:一是提升他們的轉型意識,增強轉型的危機感;二是提升他們的管理會計專業知識,增強轉型的信心;三是提升他們的管理會計應用能力,增強轉型的實力;四是提升他們的職業道德,增強轉型的原動力。
(二)新增一批
會計人員轉型需要“存量”轉型與“增量”補充相結合,除培訓外,還應補充一批“新鮮血液”來激發轉型活力。企事業單位要注重引進具有管理會計知識背景的財會類優秀本科生、研究生,以改善財務部門整體性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在此過程中,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要下大力氣調整現有基于財務會計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基于管理會計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培養過程,切實為社會輸送大批合格的管理會計人才。
(三)重組一批
管理會計強調會計與管理相結合、財務與業務相結合、現在與未來相結合,這就需要企事業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對一批傳統的會計人員開展知識與能力重組,通過業務交叉融合,切實提升會計人員的管理能力。“重組一批”的主要路徑有兩條:一是業財融合,有計劃地讓會計人員熟悉經營業務、參與經營管理活動;二是多崗位交流,有計劃地讓會計人員在單位內部各經濟部門進行輪崗或掛職鍛煉。
(四)淘汰一批
傳統的會計人員占據了90%的會計崗位,不僅其知識與能力結構老化,而且部分年齡偏大的會計人員還存在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思想,形成會計轉型的“負能量”,對這部分會計人員需要采用淘汰機制。一是要淘汰財務部門中的“簿記員”,該崗位被ERP、會計信息系統等信息技術所替代;二是要淘汰財務部門中不愿轉型的“蛀米蟲”。采用淘汰機制,有利于傳遞轉型壓力,激發轉型動力,煥發財務活力。
三、“三位一體”:加強江蘇省會計人員管理之對策
(一)宏觀:正確發揮財政廳在會計轉型中的引領作用
1.對接財政部出臺的推進管理會計的《指導意見》《基本指引》《應用指引》,加快構建江蘇省管理會計的“4+1”體系。要結合江蘇省情,加強江蘇省管理會計推進中的理論建設、標準建設、人才建設、信息化建設以及咨詢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管理會計在江蘇的全面落地,使江蘇省管理會計的推進工作“走在前列”。
2.高度重視中介組織的建設與培育,包括會計學會(協會)、管理會計咨詢公司、會計軟件公司等。面對面廣量大的會計轉型任務,財政廳需要通過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中介組織在會計轉型中發揮培訓、咨詢作用。財政廳首先要組織好、建設好、培育好會計學會(協會)等中介組織,制定“游戲規則”,提升中介組織的服務質量。
3.會同教育主管部門開展高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鑒于目前高校培養的會計人才大都基于財務會計知識與能力體系,這將造成“新增一批”的會計人員仍需要二次轉型。換句話說,目前的會計教育已落后于時代需要,必須加大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力度。建議省財政廳會同省教育廳開展基于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使江蘇省高校管理會計教育“走在前列”。
4.加大會計領軍人才的培養力度,發揮好領軍人才的引領作用。一是要進一步擴大會計領軍人才的培育數量及其覆蓋面;二是要設計好會計領軍人才的引領機制,發揮好會計領軍人才“培養一個、受益一片”的優良效果。
5.改革會計職稱考試內容,發揮職稱考試在會計轉型中的導向作用。會計人員無不重視職稱考試,財政廳可以以職稱考試為抓手,促進會計轉型。有兩種選擇:一是由財政廳呼吁財政部加快會計職稱考試改革,全國統一行動,充實管理會計內容;二是由財政廳會同省人社廳開展江蘇省會計職稱考試改革試點,自行命題,管理會計導向,職稱證書注明管理會計師(初級、中級、高級),提升職稱證書的含金量。
(二)中觀:充分發揮會計學會(協會)等中介組織在會計轉型中的推動作用
1.要明確會計學會(協會)的地位。會計學會(協會)改革的趨勢是與政府行政機關脫鉤,成為市場主體,但由于會計學會(協會)具有特殊性,決定了即使脫鉤之后,會計學會(協會)仍將是政府財政部門的參謀與助手。在推動會計人員轉型、推進管理會計落地過程中,會計學會(協會)應積極作為、大有可為。
2.會計學會(協會)在會計人員轉型中要履職盡責。一是要制定會計行業自律行為守則,確保會計人員職業自律;二是要發揮助手功能,積極參與會計改革;三是要深化管理會計研究;四是要助力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五是要加強學會(協會)自身建設,提高其認可度。
3.要發揮會計學會(協會)等中介組織在管理會計培訓、咨詢中的主渠道作用。第一,鼓勵會計學會(協會)、管理會計咨詢公司、會計軟件公司等會計中介組織開辟“管理會計骨干訓練營”,開展管理會計專題培訓,大力推動傳統會計人員向管理會計轉型。第二,鼓勵會計中介組織面向企事業單位開展管理會計咨詢服務,有力推進管理會計落地生根。在此過程中,政府財政部門要發揮好引導、促進、監督、評估作用,促進會計中介組織健康發展、規范發展、持續發展。
(三)微觀:積極發揮企事業單位在會計轉型中的主體作用
1.要將會計轉型列入單位一把手工程。管理出效益,管理會計非同小可。單位的一把手要高度重視傳統會計人員向管理會計轉型,全力保障管理會計體系在本單位的扎實貫徹。
2.要按照“四個一批”的轉型路徑落實會計人員轉型。企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會計人員轉型規劃,分批、分期開展扎實有效的轉型行動。
3.設置管理會計崗位,強化管理會計應用。既有的會計崗位設置讓管理會計難以“對號入座”,建議設置專門的管理會計崗位,將管理會計職能具體化、落實化。同時建議具備條件的單位設立管理會計部門,將管理會計做深、做精。
4.建立學習型組織,構建常態化的會計能力提升機制。企事業單位不僅要注重安排會計人員積極參加外部培訓,更要注重財務部門內部的學習提升。通過打造學習與工作研究平臺,建立有效的學習機制,將管理會計能力提升組織化、常態化。
5.適應信息化要求,提高會計人員信息化能力。管理會計離不開業財融合,離不開會計人員信息化能力的提升與保障。因此,要下大力氣提升會計人員的信息利用與處理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適應管理會計轉型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牛四剛.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的機遇與挑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8):116-117.
[2]? 關改霞.制造企業財務會計如何向管理會計轉型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10):67-68.
[3]? 時軍.管理會計轉型與創新研究——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視角[J].新會計,2018,(1):13-17.
[4]? 孫玉甫,劉梅玲.“互聯網+”時代的技術運用與會計轉型升級——第十五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學術年會主要觀點綜述[J].會計研究,2017,(2):90-92.
[5]? 陳元華.財務會計到管理會計的轉型問題淺析[J].時代金融,2017,(24):166-167.
[6]? 熊磊.財務云下會計人員的轉型路徑與策略[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12):102-104.
[7]? 左占衛.加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研究[J].商業會計,2016,(3):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