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關于做好2018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財發〔2018〕13號),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特色畜牧業發展,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部分省實施蜂業質量提升行動。
為推動養蜂業健康發展,各地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要進一步深化對養蜂業在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節本增效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重要意義的認識,更加重視蜜蜂授粉釀蜜的“月下老人”作用和“健康益友”作用,圍繞養蜂業關鍵技術和薄弱環節,以良種化、標準化、集約化、產業化為重點,探索建立蜂產業提質增效、產業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我國蜂業發展質量。
據悉,此次實施區域包括:黑龍江、江蘇、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10個蜂業主產省。各省可結合本地實際,支持蜜蜂良種場或高效優質蜂產業發展示范區建設,提升養蜂業裝備現代化水平。
支持蜜蜂良種場建設。在充分考慮蜜蜂良種需求的基礎上,選擇蜜蜂良種育繁推體系基礎較好的區域,新建或改擴建1個年生產1萬只以上西方蜜蜂生產用王的種蜂場或年生產5000只以上中華蜜蜂生產用王的種蜂場。原則上要求種蜂數量達到西方蜜蜂150群以上或中華蜜蜂100群以上,品種血統來源清楚并已經國家審定或鑒定通過,具有相關技術人員和設施,有較強的技術能力,能有效控制蜂王交尾,開展生產性狀評價。
支持高效優質蜂產業發展示范區建設。選擇1個龍頭企業實力較強、產業鏈健全的蜂產業優勢區域,以現代化養蜂基地、區域品牌培育和技術示范推廣等為重點,提高蜜蜂標準化養殖水平,打造產加銷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建設高效優質蜂產業發展示范區。區域內蜂群要達到一定規模,原則上西方蜜蜂達3萬群以上或中華蜜蜂達1.5萬群以上,要求是生態環境優良,技術力量較強,蜂農合作社發展較好,產品加工營銷有基礎的縣(區)。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