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潔靈
【摘要】進行中專室內設計教育改革,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應用能力,使中專學生在社會就業環境中具備更好的競爭力。在創新視域下分析中專室內設計教育的改革,既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又進一步鞏固了基礎知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創新視域 室內設計 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42-02
目前對于中專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理論扎實技術過硬,還要具備出色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就給中專教育提出了一道新的難題。然而機遇與風險并存,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中專教育也將踏上新的發展節點。本文在分析當前中專室內設計教育現狀的基礎上,引入并介紹了創新視域角度下的教育方法,并結合實際提出了若干建議,希望能夠為室內設計教育在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靈感、鍛煉學生技能等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中專室內設計教育的現狀
(一)缺乏創新理念
缺乏創新理念是大部分中專院校的主要問題,也是阻礙室內設計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傳統的教育方式過于依賴書本教學和理論陳述,這種教育理念下的學生在考試中雖然表現出色,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就容易暴露出動手能力差、思維僵化等缺點,根本不符合當前社會對于室內設計人才的要求。
(二)教學方法落后
很多教師依然在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即強調對理論知識的背誦,卻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更嚴重的是,有一少部分教師為了取得所謂的“教學效果”,只將重點和考點講授給學生,對于其他知識點,包括其內在的聯系和深層的含義,統統被選擇性的忽略掉。這就造成了學生的知識體系不完整,對于室內設計的專業缺少系統性的理解,進而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逐漸落后直至被淘汰掉。
二、創新視域下教育改革的特點
(一)理念先進
創新視域下的教育改革首先強調要理念先進,所謂理念先進就是教師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定位,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做到與時俱進,即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才能做到尊重學生的想法,給予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進而采取合理的方法來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理念先進的教育改革,能夠培養學生不同于常規的思考方式,相當于間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理念先進是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教育的基礎所在。
(二)計劃合理
教學計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考核三個部分,合理的教學計劃會在制定教學目標上廣泛征求師生意見,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制定出最符合學生情況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既重視理論學習,幫助學生深入發掘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也強調實踐應用,以社會需求為目標,帶領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方法,充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考核將卷面考試與日常表現結合在一起,特別是對于有著潛在的創新能力的學生,綜合性的教學評價更加有助于提高其成績和信心。
(三)資源豐富
在創新視域下的中專教育,將培養創新人才放在了院校建設工作的首位。第一是保障師資力量,在加強已有教師隊伍質量的前提下,定期開展教師社會實踐活動,幫助教師將創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應用,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其次,學校引進大批先進的教學器材和學習設備,為創新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進一步完善了創新教學體系,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三、創新視域下中專室內設計教育改革的求索
(一)打好基礎能力
近些年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開始將研究重點放在室內設計方面。國內很多中專院校緊跟潮流,紛紛開設了與室內設計相關的專業,但是現階段的室內設計教育存在著較多的缺點,尤其是基礎能力嚴重不足,很多學生甚至看不懂平面圖,這就導致學生不能夠設計出符合用戶實際需求的設計作品,直接降低了設計的合理性。
1.注重基礎環節
學習室內設計專業,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及圖紙分析能力,這些基礎環節是保證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保證。例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住宅平面圖,對平面圖中常見的各種標識要做到了然于胸;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快速建立設計雛形,同時也有助于增加學生的應變能力,在客戶提出額外要求的時候可以快速地在平面圖上進行添加和繪制,提高了設計的貼合性和時效性。
2.更新教學理念
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很容易使學生陷入固定僵化的思維模式,對于室內設計專業來說,這是最嚴重的問題。教師可以不必照本宣科,要敢于憑借自身深厚的教學經驗將教學內容進行歸納提煉,省去簡單的繁瑣的內容,將重要的復雜的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融合,然后進行深入講解,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加模擬訓練
室內設計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踐性極強,因此一定要增加模擬訓練,才能達到提高實踐應用能力的目的。目前多數中專學校采取的模擬訓練方式都是課程模擬,即引用社會上的真實案例來進行教學講授,或者分析一些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以打開學生的思維和視野。還可以在室內設計教育中增加模型教學的運用,使二維平面轉化為更加直觀準確的立體空間,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室內設計中的細節,對空間概念和施工流程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1.把握空間尺度
室內設計師一定要對空間尺度有著出色而敏銳的把握,即所謂的尺度感必須要強。一般情況下室內設計的圖紙以及施工方案都是二維形式的,如果把握不好空間尺度,就很容易出現較大的施工問題。通過模型教學,可以將二維平面轉化成為立體模型,幫助學生更準確地去理解和把握空間尺度,并且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基礎。
2.檢驗設計方案
室內設計的方案需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和調整才能投入施工,很多中專學生在編寫設計方案的時候經常會有偷懶的想法,找幾個經典方案拼湊一下就算完成。這樣的方案既沒有原創性,也經不住實踐的考驗。通過模型教學,將學生的設計方案在電腦上模擬實施出來以進行檢驗,讓學生自己看到方案中的不足之處;有時模型制作還可以激發出學生的靈感,幫助學生做出更好的設計方案。
3.熟悉材料工藝
室內設計要求學生要熟悉各種施工材料,例如卡紙、PVC板、泡沫板、有機玻璃、木材、金屬等,還要熟悉施工工藝,即如何組合運用這些材料來制作符合設計要求的作品。一些學校采取了實地參觀的方式,帶領學生到工地去近距離的觀察了解材料工藝;但是這種方法成本較高,且學生的安全存在著一定的隱患。通過模型教學,可以在電腦上直觀地比較不同材料之間的差異,讓學生熟悉每種材料的特點;運用動畫的形式將施工工藝連貫清晰地展示出來,既不會危害學生的人身安全,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總結
室內設計是當前的熱門專業,中專教育想要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競爭力,就一定要從社會需求角度出發,在改革室內設計這類具備長遠發展潛力的專業教育的同時,還要打好學生的理論基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為創新室內設計教育改革的探索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董迎春.室內設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淺論 2014(1)
[2]趙飛樂.當代室內設計中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