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24-02
大家好!我是來自于二年級組的語文老師,我叫高婷。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理念、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板書設計、說作業設計七個方面對本課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今天我要說的這一課選自部編小學語文教材,部編本在思想上重視“立德樹人”,在編寫體例上采用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結構組織單元。三年級上冊共八個單元,其中包括六個以雙線結構組織普通單元和兩個特殊單元,兩個特殊單元分別是第四單元,閱讀策略單元學會預測,第五單元,寫作單元學會觀察。今天我要說的這一課《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閱讀策略單元的第一課。
本課是一篇童話,課文運用了反復的手法推進情節,每一個片段都是老屋準備倒下,小貓、老母雞、小蜘蛛請求老屋不要倒下,老屋滿足了它們各自的心愿。
部編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第四單元第一課《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為精讀課文,指導學生學習預測的基本方法,以星號標注的略讀課文《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不會叫的狗》,指導學生進行預測的實踐,預測過程、預測結果。
教材將第四單元的目標設定為:
1.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去猜想。
2.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
3.嘗試續編故事。
據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認識“暴、湊”等8個生字,會寫“洞、準”等13個字,會寫“變成、門板”等13個詞語;
2.能試著一邊讀一邊預測,知道可以根據題目、插圖和故事內容進行預測;
3.結合生活常識和閱讀經驗進行預測,初步感受預測的好處和樂趣;
4.懂得預測的內容跟故事的實際內容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依據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本課劃分為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認識“暴、湊”等8個生字。
2.試著一邊讀一邊預測,知道可以根據題目、插圖和故事內容里的一些線索進行預測。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會寫“洞、準”等13個字;
2.知道結合生活常識和閱讀經驗進行預測,預測故事內容,初步感受預測的好處和樂趣;
3.懂得預測的內容跟故事的實際內容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今天我將對第二課時進行詳細闡述。
二、說學情
三年級上冊的同學完成的一二年級的學習,達到課程標準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出示一二年級認字表、寫字表),部編教材重視整本書的閱讀,以我們班的同學為例,這是我們一年級上冊和寒假的閱讀書目,一年級下冊和暑假閱讀,二年級上冊和寒假閱讀書目是這樣,二年級下冊和暑假閱讀書目是這樣。我們學校特別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推進,學生通過微信閱讀打卡鼓勵、督促學生閱讀,通過閱伴APP對學生的整本書的閱讀結果進行測評。我們的學生一二年級的閱讀量遠超過課程標準五萬字的要求,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積累,急待給予學生更多閱讀策略的指導。
三、說教學理念
二十世紀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西方心理學家發現閱讀高手與普通閱讀者相比,除了擁有更多的背景知識,還能靈活、有效地使用各類閱讀策略。因此,很多西方國家更是將閱讀策略寫入自己母語課程標準。2013年-2017年,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
我們的部編本教材也非常重視給予學生閱讀策略指導,三年級上冊指導學生學會預測,四年級是提問,五年級是提高閱讀的速度,六年級是有目的地閱讀。本課是閱讀策略學習的起始年級、起始課,因此非常重要。
四、說教法、學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設定的教法為:點撥法、討論法,設定的學法為:自主體驗法、合作探究法。
五、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第二課時的學習分為以下四個板塊:
1.明確預測要有依據
2.懂得預測正確與否并不重要
3.操練預測總結方法
4.夯實基礎,指導書寫
(一)明確預測要有依據
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實現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關注批注,學生知道可以根據題目、插圖和故事內容進行預測。
課文的批注呈現了學習伙伴的預測,這些預測是如何得出來的,我們一起來尋找其中秘密吧。結合課后習題二(出示表格),指導學生運用以下句式來說一說,預測的內容是怎么得出來的。
例如:
讀到小貓剛剛離開,老母雞又來請求老屋不要倒下,我想老屋可能會不耐煩了。因為不斷地被別人打擾,可能會覺得很煩。
讀到,我猜到了老屋會怎么回答。因為_____。
引導學生每人選一處旁批說一說,在自主體驗中發現每一處的預測是如何得出的,引導學生在交流中發現,預測不是隨意猜測,預測要有一定的依據。
可以依據生活常識、閱讀經驗和上下文內容。
(二)懂得預測正確與否并不重要
指導學生再次關注旁批,看看閱讀伙伴的預測是否與故事內容一致,如果一致在旁邊打√,如果不一致,在旁邊畫○。
在合作探究中,學生知道預測的內容可能跟故事的實際內容一致,有可能不一致。
如果說“依據”是預測之理,那么“結果”是預測之趣,此處指導學生感受預測的好處和樂趣。
課文結尾處的兩處預測,我們并不能確定他是否與故事內容實際一致?因為故事并沒有講完。
(三)操練預測總結方法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沒講完,因此,老屋到現在還站在那兒,邊曬太陽,邊聽小蜘蛛講故事……后面又會發生什么,老屋會倒下嗎?
也許還會有一只跛腿的小狗,一只壞了翅膀的蝴蝶,一只老到牙齒都掉光的大老虎,來找老屋。
指導學生大膽預測,并說出預測的依據。
預測的內容可能跟故事的實際內容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此處意在調動學生原有的認知,利用差異資源鞏固預測,再一次打開預測的思路,建立預測的正確認知,即“預測要有依據”、“預測可與原文相同也可不同”。
(四)夯實基礎,指導書寫
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都非常的特點。
第一行六個字,“洞、漂”“餓、飽”“蜘、蛛”三組為同偏旁、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求左窄右寬,放在一起指導,幫助學生習得字形、理解字義、規范書寫。
“暴、曬”的字義都與太陽有關,指導學生觀察日的不同位置,日在上,要寫得寬而扁,日在左,要寫得瘦而長。
“墻、壁”字義都與土有關,土在左,要寫得略窄,最后一筆變成提,土在下,要寫得略寬,最后一筆橫最長,穩穩的托住整個字。
課上,我們重點指導書寫墻壁兩個字。
六、說板書設計
學習預測
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預測依據:生活常識閱讀經驗
預測內容可與原文相同,也可不同。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二課時,重點指導學生明確,預測要有依據,可以依據:生活常識、閱讀經驗、上下文內容。預測內容可與故事內容相同,也可不同。課上重點指導書寫“墻、壁”兩個字。
七、說作業設計
1.規范書寫本課所學生字。
2.對比閱讀90后青年作家慈琪的真正的故事結尾。我們對故事的結尾進行了預測,故事真正的結尾是怎樣的呢?原文的結尾又來了一位想要冬眠的熊寶寶,想知道故事真正結尾嗎?課后在班長出領取課后閱讀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