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 翔 周狄波 張 穎 盧 遜
圍繞著“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杭州在全面推進“三化融合”,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行動計劃中,提出了“培育世界級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的目標。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推動形成新的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成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依托和信息技術跨界融合的重要領域。
在全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過程中,杭州應發揮傳統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的雙重優勢,促進互聯網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此,杭州需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產業應用、網絡基礎、安全保障、工作推進“五大體系”,讓工業互聯網真正成為杭州經濟發展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杭州是全國工業行業體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3184億元,擁有35個行業,規上工業企業5533家,這為工業互聯網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場景。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融合下的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為工業互聯網深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2018年全市數字經濟線上主營業務收入預計突破1萬億元,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經濟總量的25%以上,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以上。特別是坐落于杭州的海康威視、中控科技、浙大網新、信雅達、士蘭微等中國軟件業務收入百強企業,阿里巴巴、泰一指尚等互聯網百強企業,富通集團、大華技術、新華三、富春江通信集團、南都電源等電子信息百強企業,這些企業有力地支撐了工業互聯網的平臺、網絡、安全三大體系建設,成為杭州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有力產業和技術支撐。
2018年,杭州市出臺《杭州市爭創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全面推進“三化融合”行動計劃(2018—2022年)》《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大力實施“工業互聯網”專項行動,加快supET等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培育打造一批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面向特定行業、場景的工業APP,推動大中小微企業深度應用。目前,已出臺的數字經濟發展政策涉及技術創新、國際化、人才、標準、品牌、知識產權、財政、金融、規劃等各個方面,形成了完備的政策體系,為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打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成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依托和信息技術跨界融合的重要領域。
在平臺方面,杭州擁有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網易云工業智能平臺、邁迪工業互聯應用服務平臺等開放服務平臺。在網絡方面,杭州是全國首批5個5G商用試點城市之一,正在開展IPv6規模實驗和推廣;新華三的工業互聯網交換機技術國際領先;力太科技、集控科技、拓峰科技在工業數據采集與集成的服務方面獨樹一幟。在安全方面,杭州有國內第一個以工控安全技術研究及工控安全產品研發為核心的工程化平臺——浙江大學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中控、阿里云、安恒、迪普為代表的安全企業,為工業互聯網的安全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在物聯網方面,海康、大華、宇視產品占全國安防市場份額70%以上;華立、聚光、大立、遠方等智能儀器儀表企業都是國內細分行業中的龍頭。
通過網絡問卷、走訪、座談等多種調查方式,杭州在全面了解本市工業互聯網產業的“剛性需求”(企業引入工業互聯網的需求情況和主要困難)和“技術短板”(工業互聯網體系各環節在相關企業的分布、發展情況)后,發現杭州市工業互聯網產業存在著工業企業數字化水平較低、政策措施還需完善、缺乏專門人才、協同創新能力不足、安全防護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由于工業互聯網產業處于發展初期,產業生態不夠完善,對產業跨行業跨領域快速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引起的。這些雖然都是產業從無到有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問題,卻也是加快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必須解決的問題。產業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整個體系中,加強頂層設計至關重要。
首先,建議在杭州市數字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新型工業互聯網產學研用聯盟,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新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在制定實施標準、優化政策環境、升級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加強整體規劃布局和分步組織實施,通過信息交流和重大項目協調推進等機制,協調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充分利用國家對工業互聯網及相關產業的系列優惠政策,優化現有工信專項資金,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工業互聯網示范推廣與技術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與關鍵技術開發應用、工程服務商與信息技術企業協同創新以及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等重點領域。加快載體建設,推動建設一批創新活力強、創業環境好、市場影響大的工業互聯網特色園區和示范基地。加快新興應用領域法規制度建設,開展人機交互、智能產品等新興領域個人信息保護、數據交易、政府數據公開、安全責任等相關規則制定。積極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新觀念宣傳和普及,鼓勵相關市場主體依托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和技術積極開展產品、業務、模式創新,針對傳統工業門類確立一批細分行業的典型項目開展試點示范。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和社會組織服務功能,鼓勵企業面向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工業互聯網產品服務研發和行業應用,做大做強工業互聯網平臺。
其次,推動電信運營企業、重點IT企業、重點工業企業利用5G、IPv6、窄帶物聯網、北斗導航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快部署“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培育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整合優勢力量,充分發揮政府統籌協調作用,實行市場化運營,打造基于平臺的生態協同創新體系。通過專題培訓、行業對接、示范應用等多種途徑,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建設完善和應用推廣。推動行業龍頭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核心業務系統云端遷移,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應用云化軟件開展協同設計和協同供應鏈管理。充分發揮軟件在工業領域的“賦值、賦能、賦智”的作用,加快提升軟件對制造業的支撐能力。力爭國家工業互聯網公共標識解析服務節點落地杭州,利用標識推進全球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間精準對接,實現跨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信息資源集成共享。圍繞制造企業安全需求,研究構建覆蓋全市范圍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支撐體系。
最后,加大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內協同創新支持力度,幫助產業企業提質增效降本創新。推進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與行業性服務商協同創新,面向物流、軸承、服裝等本市現有基礎條件較好的細分行業或領域,促進行業性服務商在supET平臺上開發工業互聯網APP,豐富平臺內場景應用,服務更多行業內企業。推進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與重點企業的協同創新項目,面向具有較大規模和一定研發實力的我市龍頭企業,支持重點企業與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大協同創新合作深度,推動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掌握核心技術。同時,積極培育和應用其他行業級、企業級平臺,打造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可復制可推廣的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培育1—2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形成2—3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地安全企業;培育3—5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能夠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統集成與解決方案的服務商;打造10—15個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推廣一批工業APP應用。為廣大企業轉型樹立榜樣,引導帶動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2018年,杭州市出臺多個文件,加快supET等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培育打造一批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面向特定行業、場景的工業APP。